最近更新
-
劈挂拳【传统武术】
劈挂拳【传统武术】劈挂拳是中华传统武术拳种之一,流行于中国北方,原称“披卦拳”,“披者,打开、破开也,卦: 八卦也,”。顾名思义,披卦者,指打开,破译八卦变化之玄奥,后人传承,称劈挂拳。劈和挂为本拳的两大功法,它们有机的结合成为劈挂拳实用之核心。是中华传统武术中典型长击远打类的传统拳种之一,属于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盛名久远。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外文名:Kick Boxing】,又称国际自由搏击,欧美全接触自由空手道等。它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实战中根据战况临场自由发挥,风格开放,灵活施展拳、脚、肘、膝和摔跌等各种立体技术,长短兼备,全面施展,以最终击倒或战胜对手为目的,指一方倒地便不允许另一方击打,同时不能使用反关节技、肘等,对摔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禁止,是一种没有套路、没有宗派,强调个性风格,以实战求胜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触徒手攻防搏击术。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点苍派武术
点苍派武术:点苍派是一个神秘的门派,位于云南大理苍山,苍山又名点苍山,古籍中又作“玷苍山”。武侠小说中的点苍派,就是来源于此。该山山色翠绿,只有山顶留有积雪,故得名“点苍”。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理,苍山便被誉为释迦修行的“灵鹫山”,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点苍山自古以来便在武术界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各派武术精华也随之在这里落地生根,点苍武术共有:太极门、八卦门、通臂门、形意门、南拳门、八极门、无极门等十大门派,器械主要有绳镖、十三节鞭、龙凤双刀、铎鞘、单刀、五行剑等近20种,值得一提的是铎鞘,就是今天的霸王鞭。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红拳【传统武术之地方拳】
红拳【传统武术之地方拳】红拳是传统武术之地方拳,也是中国民族传统武学重要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享誉武林。红拳是陕西关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传统武术地方拳的主流派,起源于周秦、扬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陕西境内又以潼关、大散关为标志分为“关东红拳”、“关中红拳”和“关西红拳”三支。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蛇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蛇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蛇拳属中国传统拳法中象形拳之一,属于模拟蛇的各种动作形象结合技击的象形拳类。主要流传于浙江、福建、四川、广东、台湾、香港一带。蛇拳的动作开合得宜,刚柔相济,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上体要求松柔,下肢则要灵活,做到步活而桩实,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实战中则要求:身要颤,步要转,双手忽闪神要战,圈绕步,步偕身,用指抢喉快为准,龙戏珠,掌插肋,勿手啄人勿顶击;脚尖点,虎爪进,急来缓应巧柔还。发劲同时还发声,以声助势,蛇拳的动作开合得宜,刚柔相济,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上体要求松柔,下肢则要灵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拳术中象形拳之一,又称鹰爪翻子拳。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其手型似鹰爪,即手指的第二、第三指节勾屈,手背后张,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该拳的特点是:姿势雄健,手眼犀利,身步灵活,发力刚爆,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手法有抓、打、拿、掐、翻、砸、锁、靠、崩、截、拦、挂等,注重抓拿,腿法有蹬、弹、撩、踹、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杨家枪现有传承入
杨家枪现有传承入:一、杨家枪河南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传入杨家枪谱的49代传人——63岁的关顾身。二、杨家枪的另一支传承人--在四川绵阳梓潼县“杨门”37代传人杨开华,而且继承了“三十六路杨家枪法”。三、成都市石人东路1号居民小区内,杨家将第37代后人杨文震,是北宋名将杨无敌将军杨业的第37代孙,杨业之子杨六郎之后。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傅淑云【中华国术十段】
傅淑云【中华国术十段】傅淑云(1915—2004),出生于上海人。自幼喜武,十二岁随父母迁居天津,初入天津国术馆习拳,打下坚实的武术基础。1933年傅淑云报考中央国术馆,合格顺利入学。在中央国术馆中他主攻太极拳,学习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及八卦太极拳等多种太极拳,还擅长绵拳和八卦连环腿。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古传杨家枪谱
古传杨家枪谱:枪为“百兵之王〞。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也是枪术的基本动作。谚语:“强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枪不但能扎一条线,同时也能“棍”打一大片,但由于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故此也有:“年棍,月刀,一辈子枪”之说。古代车战时代称作矛,为捅刺类兵器,枪的长度一般约相当于个人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随着冷兵器车战的消退,枪随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故枪形、枪法皆类似于矛,只是枪柄比矛短了些,但仍属于长兵类器械。枪的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变化莫测,劈、砸、扫,拦、拿、扎,点、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形意拳大师李三元
形意拳大师李三元:李三元又名李福利,字永山,1914年10月生,山西省太谷县白城村人,祖籍河北通州三河县小务庄村。其父李胜对传统拳术极其精通,一生务农兼事保镖护院。李三元大师共有兄弟三人,长兄李福元、二兄李悦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时,李三元大师的父亲李胜随着其护院的温家家属(清嘉庆皇帝的老师温仓寿的后裔)来到山西太谷白城村,李家也就在山西太谷白城村定居下来。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截拳道【武术自由搏击术】
截拳道【武术自由搏击术】:截拳道(英译:Jeet Kune Do)是由一代功夫巨星、武术名家李小龙先生创立的一种由中华传统武术与技击打斗相结合的科学的自由实战技击术。截:截断对手攻击或阻击,即为防守;拳:代表四肢主动出拳或踢打,即为攻击。道:老子的哲学理论的思想和动作的源泉,这里的道主要源于古代先哲老子思想中的道,即术、法。截拳道的最大优势是以最短的出拳距离和最快的时间进行防守反击、直接反击、防御和攻击的拳脚之道,即有效的不拘形式的实战与搏击。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弹腿拳谱与主要流派
弹腿拳谱与主要流派:十路弹腿,十二路谭腿,少林弹腿,少林潭腿 十二路,精武潭腿,通备弹腿,汉门弹腿等,弹腿的功法按传统的教学训练方式,要求分为五个相互衔接的练功过程。弹腿主要流派:如临清潭腿、少林潭腿、精武潭腿、教门弹腿、通备弹腿等。临清潭腿为五代后周龙潭寺昆仑大师所创。其有十路拳,一路顺步单鞭势,二路十字起蹦弹,三路盖马三捶式,四路斜踢撑抹拦,五路栽捶分架打,六路勾劈各单展,七路掖掌势双看,八路转环剁子脚,九路捧锁阴阳掌,十路飞身箭步弹---------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弹腿【传统武术-北腿】
弹腿【传统武术-北腿】 弹腿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也是传统武术中一种以腿法打击为主的古老拳术,配合各种手法、步法、身法所组成的中国传统拳术套路。此拳腿法快速屈伸踢出以击打力,如弹射之势而故名之,中华传统武术有“南拳北腿”的称颂,弹腿是“北腿”的代表。武林传有歌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发愁”,弹腿也被中华武林当作是传统武术腿功基础训练项目之一。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福建咏春拳郑祖杰[国家非遗传承人]
福建咏春拳郑祖杰[国家非遗传承人] 郑祖杰,男,1977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自幼习练传统武术,1998年拜国际咏春拳大师郑忠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咏春拳。曾先后参加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以及电影《咏春小龙》的拍摄,在剧中出演功夫演员角色,并担任咏春拳功夫动作指导及主演陈国坤(李小龙扮演者)的咏春拳动作替身。福建传统咏春拳(海峡)文化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特聘教官。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咏春拳第八代“指”字辈传承人。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戳脚翻子门功法拳械
戳脚翻子门(包括拳、长短器械)共有上百个传统套路。戳脚拳九趟,燕青翻子十八趟,大翻子八趟,寸翻子六趟,八闪翻八趟,地功翻子六趟,金刚捶八趟小翻子六趟,地行拳八趟,醉八仙拳(文武各一趟)。传统器械有五虎断门枪、五虎点刚十二枪,绝命十三枪,正把罗丝枪,左把罗丝枪,四门枪、奇枪、卡枪(五龙卡)、锦枪(双头蛇)、大昆仑刀、小昆仑刀、金背缥刀、金背连环刀、双刀(带缥)、双手带、连环剑、七星剑、青云剑、武子十三剑、乾坤剑、炎焰剑、双剑、虎头双钩、牛头档、小双挡、锁手棍、齐眉棍、九节鞭、刀里加鞭、虎尾鞭、走线锤、双流星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戳脚翻子拳名家吴斌楼
戳脚翻子拳名家吴斌楼: 吴学海、字斌楼,武林雅号"花鞭吴斌楼",著名的武术家。出生于1898年,1977年病逝,原籍河北省蠡县齐家庄人,自幼习武,从师武术名家魏赞魁(人称"魏铁腿")习武。吴斌楼先生不但拳术技艺精湛,而且武德高尚,在北京武术界是一位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老武术家。精戳脚、翻子拳、地躺拳,并擅长软器械如:牛头镗、流星捶、九节鞭、虎尾鞭(杆子鞭),所以被北京武林人士送一雅号"花鞭吴斌楼"。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戳脚翻子拳【传统武术之北腿】
戳脚翻子拳,是古老的拳种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又称枝子门、也称“九枝子,九翻子”。戳脚拳属温家流派,称枝子门,是十大拳种之一,【十大拳种:洪、留、枝、名、磨、弹、查、炮、花、龙】戳脚拳经历代拳师继承和发展,去粗取精发展而成,它即非外家、亦非内家。自宋朝已形成,盛行于清代,在中国北方盛行,故被誉为"北腿"。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壳子棍【甘肃省非遗】
壳子棍【西北棍术】 高世定,男, 1940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高家屲人,秦安壳子棍第八代传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壳子棍传承人。脸上有麻点,与人比棍时,棍法准、快、灵、狠(西北方言“吔子麻”),敢下手,干脆麻利,人称“麻世定”。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是中华武术最精粹的概述,在西北棍术中的壳子棍可谓独树一帜,它朴实无华,内敛凝重,变化多端,实战效果堪称一绝。是流传于甘肃省秦安县高家屲一代的传统武术的独门棍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福建咏春拳大师郑忠
福建咏春拳大师郑忠 郑忠1945年出生在长乐城关大社村,祖籍福建省长乐区首占镇上洋村,福建传统詠春拳第七代“标”字辈继承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小受父辈影响,从小就好动的他还好琢磨,最早迷上的是魔术,后来更痴迷于传统武术”,四处拜师学艺。1960年随父移居香港后,郑忠进入一杂技团。其间拜传统武师学拳。郑忠大师的第一位师傅叫李胜,是叶问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几年后他不但学就了一身的魔术杂技,咏春拳等传统拳术也练得炉火纯青。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 -
福建咏春拳[国家级非遗]
福建咏春拳是中华传统武术南拳拳种之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福建传统闽地文化的一部分。由福建福清南少林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海内外各地广为流传。福建传统咏春拳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咏春拳是中国武学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故又有“女人拳”美称。
2021-11-06【武术文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