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4-02中医文化 1240人已围观
简介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茎的花序。 处方用名: 谷精草 谷精珠 移星草。 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 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晴等症﹣﹣谷精草善于散风热,功能退翳膜,为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晴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谷精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茎的花序。
处方用名: 谷精草 谷精珠 移星草
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药用价值
全国多数地区以该种植物全草作谷精草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谷精草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谷精草可以用于缓解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等症状。
主治范围: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现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植物生理特性
谷精草科谷精草属的草本植物。叶线形;花葶多数,花序近球形,外苞片倒卵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部的有毛,总(花)托常有密柔毛;苞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雄花花萼佛焰苞状,花冠近锥形,近顶处有黑色腺体,花药呈黑色;种子长圆状;花期7-12月;果期7-12月。以得谷田之余气,故而得名“谷精草”。
谷精草属草本植物。叶线形,丛生,半透明,具横格,长4-10(-20)的厘米,中部宽2-5毫米,脉7-12(-18)条。花葶多数,长达25(-30)厘米,粗0.5毫米,扭转,具4-5棱;鞘状苞片长3-5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时近球形,禾秆色,长3-5毫米,宽4-5毫米;总苞片倒卵形至近圆形,禾秆色,下半部较硬,上半部纸质,不反折,长2-2.5毫米,宽1.5-1.8毫米,无毛或边缘有少数毛,下部的毛较长;总(花)托常有密柔毛;苞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1.7-2.5毫米,宽0.9-1.6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有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外侧裂开,3浅裂,长1.8-2.5毫米,背面及顶端多少有毛;花冠裂片3,近锥形,几等大,近顶处各有1黑色腺体,端部常有2细胞的白短毛;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萼合生,外侧开裂,顶端3浅裂,长1.8-2.5毫米,背面及顶端有短毛,外侧裂口边缘有毛,下长上短;花瓣3枚,离生,扁棒形,肉质,顶端各具1黑色腺体及若干白短毛,果成熟时毛易落,内面常有长柔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短于花柱。种子矩圆状,长0.75-1毫米,表面具横格及T字形突起。花果期7-12月。
生长环境
谷精草具大量须根,着生了水底泥中;生于池沼、溪沟喧、水田边等潮湿处。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旱、忌严寒。宜选择水田或低湿地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稻田、水边。日本也有。
主要成份:
含谷精草素。本品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毛谷精草水浸剂,也对絮状表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效。其煎剂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对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弱。
临床应用: 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晴等症﹣﹣谷精草善于散风热,功能退翳膜,为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晴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谷精龙胆散(《证治准绳》):谷精草、龙胆草、生地、红花、荆芥、甘草、赤芍、牛蒡、茯苓、木通,治目赤翳障,头风齿痛。
谷精散《证治准绳》:谷精草、蝉退、绿豆衣(一作白菊花)、猪蹄退,治斑疹入目生翳膜。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药理:谷精草在体外对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1:6的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黄河流域概况与主要湖泊
黄河流域概况与主要湖泊黄河是由许多个湖盆水系演变而成的,到目前为止残留下来的湖泊较大的只有3个,它们是河源区的扎陵湖、鄂陵湖和下游的东平湖。一、扎陵湖和鄂陵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为构造湖,是由古代的大湖盆演变而成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国内海拔较高的淡水湖。二、东平湖东平湖是黄河下游仅有的一个天然湖泊,地处山东梁山、东平和平阴三县交界处,北临黄河,东依群山,东有大汶河来汇,西有京杭运河傍湖直接入黄。 黄河地貌特征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 -
擒拿术练习和实战
擒拿术练习和实战由于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常配合其它技击方法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事实上,擒拿术也包括解脱法。 擒拿术要诀1.胆大古人说的“胆大人艺高,艺高胆更大”,是一条重要的实战经验。所谓“胆大”,是指临阵杀敌时的胆略。胆大是建立在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无比仇视的基础上,在战斗时充满必胜的信心。平时训练为了临战,因而能带着强烈的敌情观念,本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严格要 -
音乐疗法-五音调养五脏
音乐疗法-五音调养五脏音乐疗法:【五首曲子保您五脏健康】据说在古代,医术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也能治好病。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 -
壳子棍【甘肃省非遗】
壳子棍【西北棍术】 高世定,男, 1940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高家屲人,秦安壳子棍第八代传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壳子棍传承人。脸上有麻点,与人比棍时,棍法准、快、灵、狠(西北方言“吔子麻”),敢下手,干脆麻利,人称“麻世定”。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是中华武术最精粹的概述,在西北棍术中的壳子棍可谓独树一帜,它朴实无华,内敛凝重,变化多端,实战效果堪称一绝。是流传于甘肃省秦安县高家屲一代的传统武术的独门棍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