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傅淑云【中华国术十段】
2022-01-11武术文化 4969人已围观
简介傅淑云【中华国术十段】傅淑云(1915—2004),出生于上海人。自幼喜武,十二岁随父母迁居天津,初入天津国术馆习拳,打下坚实的武术基础。1933年傅淑云报考中央国术馆,合格顺利入学。在中央国术馆中他主攻太极拳,学习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及八卦太极拳等多种太极拳,还擅长绵拳和八卦连环腿。
傅淑云【中华国术十段】
傅淑云(1915—2004),出生于上海人。自幼喜武,十二岁随父母迁居天津,初入天津国术馆习拳,打下坚实的武术基础。1933年傅淑云报考中央国术馆,合格顺利入学。在中央国术馆中他主攻太极拳,学习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及八卦太极拳等多种太极拳,还擅长绵拳和八卦连环腿。
1935年傅淑云参加全国第六届国术比赛,获得器械女人双人冠军。
1936年中国奥运国术选拔赛在上海举行,最终傅淑云被挑选为奥运武术表演队队员,与郑怀贤、张文广、温敬铭、寇运兴、金石生(又名:金丽贵)、张尔鼎、刘玉华、翟涟源等6男3女组成中国国术队,随团出发到德国柏林,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奥运会武术表演。中国国术队在露天剧场进行表演,除各国政要外,还有3万名市民前来观看,项目有:春秋刀、飞叉、双刀、单刀、九节鞭、空手夺枪、双人对打、器械对打,空手夺白刃等,傅淑云与刘玉华表演的对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是张之江(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创建,校址设在南京孝陵卫。国立体专国术教师,全由中央国术馆调任,国术部主任是李元智,傅淑云与张文广、何福生、康绍远、李锡恩、温敬铭、张登魁、胡云华等担任国术讲师。
1949年傅淑云国民政府赴台湾,她在冈山寿天宫广场、高雄龙泉寺、体育场传授武术。
傅淑云的丈夫孟昭勋也是武术家,是黑虎拳、白猿通臂拳的传人,夫妇两人一起教拳。
傅淑云还曾担任电影《潮州怒汉》 、《日落紫禁城》等片的武打演员。
傅淑云在台湾对武术贡献卓著,被授予国术十段。【来源于网络】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紫砂壶中国十大经典器
紫砂壶中国十大经典器供春壶·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壶盖止口外缘刻有 -
剑仙王显斋
剑仙王显斋王显斋(1849-1965)为万籁声老师的老师之一,传授“千八躜”等道功。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记载:王显斋,奇士也,隐于京师,凡十有余年,人莫不知。先生博通今古,天资优异,所见辄善奇术,即百工杂技之流,过目无不通者。而尤精于数法,上朔天文地理,下稽诸子百家,莫不了如指掌。先生有安邦之材,嫉世不士,委曲于古刹兰若中,常吭声言曰:大丈夫得志则行于天下,不得志则独善其身。据《天水武术》记载:王维,字显斋,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利桥乡人。16岁投师道士学气功,练武术,学文化,背诵道家经书。为 -
龙行武术的由来与发展
龙行武术的由来与发展龙行武术的雏形是“龙行剑”。而“龙行剑”启蒙于“三穿掌”。刘志清老师在“健身功法——三穿掌”基础上,经长年不懈地探讨、实践,首先创编了“一路龙行剑”。早在一九二六年,刘志清戎马生涯中随冯玉祥的部队在山西省五台山下的桃花浦驻扎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相识了铁林寺内的峰清长老。长老见刘志清有扎实的武术功底,便把自己长年演练的“健身功法——三穿掌”传授给他。并口授要诀:“此掌,掌法虽简单,久练能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融会贯通,变化无穷。此为要诀,切记心中。”刘志清将此“要诀”铭记在心。 -
千八攒除疾道功
千八攒除疾道功(道家秘传小八段锦)千八攒除疾道功,亦称小八段锦、但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有抻筋拔骨之意,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