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密蒙花[灌木树花中药名]
2025-04-05中医文化 1117人已围观
简介密蒙花[灌木树花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马钱科落叶灌木密蒙树的花蕾。 处方用名:密蒙花。 别名:蒙花、小锦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蒙花树等。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肝经。 【功效】清肝热、明目退翳。现代临床医学报道:成分密蒙花含醉鱼草试、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抗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作用,临床用于干眼症、白内障、角膜软化、两眼羞明等疗效较好。俞景耀/提供文章。
密蒙花[灌木树花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马钱科落叶灌木密蒙树的花蕾。
处方用名:密蒙花。 别名:蒙花、小锦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蒙花树等。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肝经。
【功效】清肝热、明目退翳。
植物生理形态:
密蒙花为马钱科落叶灌木密蒙树的花蕾。株高达4米、小枝密被灰白色星状毛;叶窄椭圆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稀疏生锯齿;花密集成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萼及花冠密被星状毛, 花冠白或淡紫色;蒴果椭圆形,被星状毛;种子两端具翅;花期3-4月;果期5-8月。“密蒙花”一名始载于《开宝本草》。
密蒙花喜阳光充足的石灰岩坡地,多生长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夹砂土。密蒙花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繁殖方法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
据《本草求真》载:“密蒙花,味薄于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性味甘,微寒。归经归肝经。干燥的花(包括花序)有清热利湿、明目退翳之功效。根可清热解毒,兽医用枝叶治牛和马的红白痢。鲜花芳香而美丽,为南方一种较良好的庭园观赏植物。而且还含有蒙花甙,水解后可供药用,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做黄色食品染料。茎皮纤维坚韧,可做造纸原料。密蒙花又叫染饭花,傣伪语叫“萝凡”。花与糯米一起浸泡,淘出蒸成黄米饭,金黄可爱,是傣族节日食品。
植物特征:
灌木,高1-4米。小枝略呈四棱形,灰褐色;小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 叶对生,叶片纸质,狭椭圆形、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9厘米,宽2-8厘米,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有时下延至叶柄基部,通常全缘,稀有疏锯齿,叶上面深绿色,被星状毛,下面浅绿色;侧脉每边8-14条,上面扁平,干后凹陷,下面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2-20毫米;托叶在两叶柄基部之间缢缩成一横线。
花多而密集,组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序长5-15(-30)厘米,宽2-10厘米;花梗极短;小苞片披针形,被短绒毛;花萼钟状,长2.5-4.5毫米,外面与花冠外面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一些腺毛,花萼裂片三角形或宽三角形,长和宽0.6-1.2毫米,顶端急尖或钝;花冠紫堇色,后变白色或淡黄白色,喉部桔黄色,长1-1.3厘米,张开直径2-3毫米,花冠管圆筒形,长8-11毫米,直径1.5-2.2毫米,内面黄色,被疏柔毛,花冠裂片卵形,长1.5-3毫米,宽1.5-2.8毫米,内面无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黄色,基部耳状,内向,2室;雌蕊长3.5-5毫米,子房卵珠状,长1.5-2.2毫米,宽1.2-1.8毫米,中部以上至花柱基部被星状短绒毛,花柱长1-1.5毫米,柱头棍棒状,长1-1.5毫米。
蒴果椭圆状,长4-8毫米,宽2-3毫米,2瓣裂,外果皮被星状毛,基部有宿存花被;种子多颗,狭椭圆形,长1-1.2毫米,宽0.3-0.5毫米,两端具翅。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长分布:
密蒙花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不丹、缅甸、越南等地也有分布。
采收加工:
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即成。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多哆、多泪、羞明畏光、目昏生翳等症﹣-本品为眼科常用药,对目赤肿痛、多泪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木贼草等配合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密蒙花散(《和剂局方》):密蒙花、羌活、白蒺藜、木贼、石决明、菊花;治目赤痛、羞明及翳膜。
现代临床医学报道:
成分:密蒙花含醉鱼草试、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密蒙花含有黄酮类、挥发油、黄色素、三萜类、环烯醚萜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抗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作用,临床用于干眼症、白内障、角膜软化、两眼羞明等疗效较好。食疗也用于眼部疾患。
食用习俗:
密蒙花又叫染饭花,傣伪语叫“萝凡”。花与糯米一起浸泡,淘出蒸成黄米饭,金黄可爱,是傣族节日食品。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大枪刘德宽【八卦掌名家】
大枪刘德宽刘德宽的名字,清末民初在河北、北京一带叫得最响,人称“大枪刘”。刘德宽,字镜远,河北沧州人。大约出生在19世纪20年代至民国初叶。他自幼习武,练过“八极门”拳械,后拜沧州老武师人称“田九把式”的田春奎为师学习“六合门”拳术,尤精“六合大枪”,并擅长“马牙剑”、“飞镖”、“弹弓”、“袖箭”等技术。到北京后,曾向徐六学习散手。徐六乃刘仕俊的弟子,见刘德宽功夫深厚,遂将其引荐给刘仕俊,刘德宽得列刘仕俊门墙执弟子礼,他深得刘仕俊老师真传,并学习岳氏散手等功,此前刘德宽已拜董海川为师习“八卦掌” -
中药药性大全【中华养生宝典】
中药药性大全【中华养生宝典】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 -
中国四大古城
中国四大古城中国四大古城是指四川阆中古城、重庆安居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歙县徽州古城四座历史悠久,保存最完好,皆有千年建县历史和城墙的古城。中国地理中四座古城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传统文化千年的中华宝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阆中古城、徽州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安居古城为国家4A极景区。 -
推拿发展历史
推拿发展历史推拿历史由来悠久,有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一种最原始最人性化最不可替代的方法,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跷、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更,而且包含着千百年来,从事中医推拿医术的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它的方法简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