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惠安女[传统文化]

2021-10-23民俗文化 9421人已围观

简介惠安女[传统文化]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而闻名海内外。因为她们奇特的文化,所以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其实惠安

惠安女[传统文化]
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而闻名海内外。因为她们奇特的文化,所以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其实惠安女是受古代越族文化影响的汉族。惠安女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大多以渔业为主,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开公路、修水利、锯木、扛石头、拉板车,还是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里里外外自然成了勤劳的代名词。进入惠安的崇武乡间,旅行者还会坐上由惠安女驾驶的各式摩托车,而男人们则把精力放在抚养小孩,雕刻、打鱼、照看店铺上。惠安女因美丽、勤劳、贤惠和一身奇特服饰而著名。

 

惠安石工也一样天下闻名,坚固的花岗石在她们手中柔如面团,;捏塑;成各种物件,大自整座石砌楼宇、高峡飞渠,小至镂空青石球。而从采石场到作坊,这材料多半是由女人用肩膀抬出的。从泉州、惠安直至崇武半岛的山崖水湄,沿途可见姣好的惠安女子在抬石头。她们或二人或四人搭伙,一根粗而短的竹杠,下边套着硕大粗砺的花岗岩石条,每条重数百斤,扎扎实实压在了这些海的女儿双肩之上,一路微喘轻叹,不避烈阳的脸上挂着汗珠,此景此情,让人怜惜、让人震撼。尽管惠安女肩负双重的重荷,使她们原本柔嫩的身骨变得坚硬,但她们的爱美之心从没被压碎,更不曾泯灭。稍加留意,我们便可以发觉她们都爱随身带着粉饼、唇膏和各种面霜之类的小玩意,在劳动之余或小憩时刻,便掏出必不可少的小圆镜和小角梳,落落大方地对镜涂抹梳妆。人们习惯于把女性和水联系在一起,女人的智慧和灵气都近于水。惠安女更多了一层石质的坚硬和沉稳,执著坚定的男子气概。如今回头再看这闽南乡村道上的惠安抬石女子,却是另一种风情。在这里,海水和石的矛盾对立且和谐,两种不同的质的结合创造出新的美感,坚定和婉丽,刚强和柔和,形成海边最美的风景。不仅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独特民俗景观,更为崇武古城增添了难以言表的魅力。惠安女虽然只是惠安县人口的一小部分,却引起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走向世界。



惠安女服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安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为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统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
解放初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形象的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
"封建"惠安女的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民主"腰、腹部衣服较短,展现新女性美。"浪费"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节约"上衣短得连露出肚脐。
于是,所谓思想的"封建"与"民主",衣料的"节约"与"浪费",在惠安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的和谐审美观。
惠安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和雨淋的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惠安女下身穿的裤子,凡四、五十岁以上妇女多穿汉装"旷(宽)裤",年轻妇女多穿裤管宽大的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腰部扎有红、蓝色塑料裤带,已婚者常加上银裤链。裤式腰围小、臀围大,既美观又便于劳动。此外,年长的惠安女还有在门牙两侧各镶一颗金牙做装饰的习俗,现已不再盛行。到1949年之后,惠安女的服饰有了更明显的变化,她们的上衣越裁越短。据说这种变化来自1958年的大跃进。当时全县青壮年妇女集中起来修建鸟坛水库。正是在艰苦的劳动中,为了遮风挡雨,惠安的妇女不得不学习其它地区的妇女,戴起了头巾和斗笠,不料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来了,成为吸引人们注目的风景线。时刻不离身的斗笠里,藏着女人家的许多秘密。海边的气候变化多端,尤其是在惠东半岛的海湾,有时刮起海风特别冷,然而惠安女的上衣却越做越短,这其中的究竟,可从越来越被暴露出来的未婚女人腰间的彩带,和已婚女人的银腰带看出些端倪。据说银腰带是男人送的结婚聘礼,它能展示家庭财富的多少。也许这就是节约衫越做越短露出肚脐的原因吧。20世纪50年代后,惠安女的结婚头饰不再是沉重的金属饰品和黑布,而是用绸布制作的红绣球,美观又轻巧。在不同的时代,她们的结婚服饰也不尽相同。


 

惠安女的婚俗非常奇特,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裤当地人称为黑凤凰衣,打着黑伞,由娘家的亲朋好友陪送过来,男方并不派人前去迎接。据说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的,只能站在床边过夜。她们结婚三天以后就要回娘家长住,直到这一年的除夕夜,丈夫才可以将妻子接回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必须把妻子送还娘家。
此后,只有等到较大的传统节日来到时,比如春节的时候,清明的时候,还有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还有冬至和农忙的时候丈夫方可将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复,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顺地长往婆家与丈夫共同生活。其实,惠安女形成这种一个长住娘家的习俗,并非无中生有。因为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从而形成了惠安女长住娘家的习俗。长住娘家的习俗,过去给许多惠安女带来不幸,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旧习俗有了许多变化。
新娘迈过火炉走出娘家的祖屋,是惠安女传统婚俗的一个程序。据说,红色的火焰预示着新婚的生活红红火火。像传统的习俗一样,新娘通常都会梳着非常奇特的头饰。只有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惠安女才能梳这样漂亮的头饰。它是由五、六个心灵手巧的妇女,梳理了四个小时才成功的。可是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把它弄乱了,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再把它梳好。那为什么这些妇女要给新娘梳成这样难以整理的头饰呢?这里存在着什么奥秘呢?原来,在过去长住娘家的婚俗中,它对新娘的新婚之夜有监督的作用。据说新娘结婚三天后回娘家。如果人们发现她的头发乱了,同辈的姐妹们就会讥笑她。因此为了保持发式整齐不乱,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着睡觉,千方百计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
惠安女结婚或出门做客等庆贺场合,头饰突出一个“喜"字,讲究鲜艳、丰采。梳大髻,插上各式各样金银饰品,间以各种式样的绒花,打扮得犹如春意盎然的小花坛。同时用一条黑丝巾从髻边向后与衣沿等长,巾的两端再用黑帛接上,并以绿丝线缝制出各种花纹图案。平时居家,头饰则贯穿一个简字,追求简洁、实在,但绝不随随便便。她们往往插少许饰品和绒花,头顶套一块黑帛做面、里缝一层黑粗布拼凑的长方形罩,用三支竹子撑着,一半伸出前额,同时用黑帛做成羊角三角形竖于其上,尖端缝一道红色织带。住娘家或守寡时,恪守一个淡字。不梳髻,不插任何饰品,只把头髻尾部卷起,一半包黑头巾里、一半露在巾外、状似一束面线,俗称褶职。前者表示无拘束,后者强调守节。惠安女以其比较独特的风俗吸引了民俗研究者的关注。
早婚:多数惠安女都有娃娃亲的习俗,在出生后不久即由家人包办订婚,如今仍有少数人延续该习俗。
长住娘家:长住娘家婚俗又称不落夫家,如今已经没有这一习俗。妇女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只有过年过节及农忙时到夫家住一两天。只有等到怀孕以后才允许长住夫家。住娘家的时间至少有二三年,最长达20年以上,一般五到八年。她们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过三日。回夫家时多半要用块布遮著脸,到晚上熄灯后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怀孕生子时不能生在娘家,生在娘家会被认为不吉利,所以必须在夜间赶到夫家生产,也因此常有出现来不及而生子于半家。由于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于夜间,且多用布遮脸,所以常出现夫妻多年可互不相识的怪事。
对于该婚俗人文成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该婚俗是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过渡期的遗俗,  二是因两性分工不同而引起的,  三是该婚俗与当地的早婚有关系,是构成了同一婚姻制度下功能互补的部分, 四是这种特殊的婚俗是土著闽越人不落夫家婚俗与汉文化中推向极致的封建贞操观念相结合的产物。



惠安女穿着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脐,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每天在崇武做导游的惠安女谢聪慧都这样打扮自己,尽管她不太清楚这种服饰是谁传承下来的,但是惠安的女人视其为美,她也就穿上这种约定俗成的服装了。这种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呢?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惠安女服饰的色彩与样式和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她们戴上斗笠,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她们短小的上衣,特别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惠安女喜欢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从色彩上看,和云南水族的服装几乎是一样的。逢年过节妇女们都梳蝴蝶型的发式,因为蝴蝶是古代百越族崇拜的图腾,那么惠安女和古代百越族有什么关系呢?人们众说纷纭。确实是有人这样说,这种根据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这个地区从1951之后的十几年间,发现了一些少量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迹,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岞村的山上也曾发现一处所谓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些东西据考古分析,在两千多年前,在福建这里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闽越人。
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发展过程一直是中外人类学、民俗学专家关注的课题。其来源有种种传说,尚无定论。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后期,惠东妇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长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裤。衣长、胸、腰背宽阔,下沿稍呈弧形外展,与清代流行的大夫衫(长式挖襟衫)类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长,故名接袖衫又名卷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为的是让新娘入洞房时提起长袖以遮掩一脸羞红;过了3日,才在长袖一半处翻卷逢住固定。到了清末接袖衫各部分略为收缩,衣沿弧度加长,臂围宽度加阔并向外弯展,腰围处的中式纽攀减少,两个连在一起,袖口绕蓝布边。领围上刺绣图案由简变繁,领根下方形色布改为三角形。胸、背中线两侧缀做两块方形黑色、深褐色绸布,其四边各镶接一块三色形色布,改称缀做衫。裤子为大折裤又名大筒裤,俗称汉装裤。裤一般用黑色布,也有用蓝色的。裤脚宽约1.2尺,裤头约2尺,缝一道5寸的蓝色布边。其样式从清代中后期至今没有多大变化,惟质料由旧时用粗布,今天改为通用黑绸布。惠东女服饰,历来重视腰以上部分,特别以头饰最为突出,花样繁多,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头饰有明显区别。
清代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宽大,衣摆长至膝盖,腰间系条百褶裙,这种服装在古代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当时的裤管就很宽大,和如今的裤样相似,中国各地农村的男女都穿这种汉族人常穿的裤子,那时妇女的头上没有戴斗笠和头巾,戴的是这种重达10多公斤的头饰。出门时蒙上黑纱的,是新婚和没有生育的妇女,为了躲避见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这种黑纱只有睡觉的时候才摘下来,甚至在夫妻睡觉关灯时,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没有认出对方是自己的妻子。到了20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惠安女服饰的风格有一次大的变化。原来过膝的上衣下摆,逐渐缩短到臂部,但是还没有短到露出肚脐。这时妇女的头饰已变成用黑布包头,不戴花头巾,也不戴斗笠。惠安女的服饰有了更明显的变化,那是在1949年之后,她们的上衣越裁越短。这是谁发明创造的呢?据说这种变化来自1958年的大跃进。当时全县青壮年妇女集中起来修建乌潭水库(现已更名为惠女水库)。正是在艰苦的劳动中,为了遮风挡雨,惠安的妇女不得不学习其它地区的妇女,戴起了头巾和斗笠,不料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来了,成为吸引人们注目的风景线。



惠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成为国内外旅游与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浪费, 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于是,所谓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美观。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惠东女穿着慢慢地时尚化了,35岁以下的惠安女已经几乎不穿传统服饰。
惠安女上身穿节约衫,比过去的接袖衫和缀做衫更富有装饰性。即减去过去繁杂的拼接工艺,胸围、袖管收缩紧贴着胸部和手臂,充分衬托出妇女身上的曲线衣袖长仅至小臂的一半,袖口滚接二环节,一环为黄或金黄色,一环花布;衣长仅至脐位,衣沿是大幅度的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使腰间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链显耀示人,又可避免劳动时弄脏衣沿衣袖。布色在冬春季多蓝、黑色,夏季多苹果绿、白地柳条线或两色套装。妇女婚装则用全套黑色丝绸衣服。
惠安女下身穿的裤子,凡四、五十岁以上妇女多穿汉装旷(宽)裤,年轻妇女多穿裤管宽大的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腰部扎有红、蓝色塑料裤带,已婚者常加上银裤链,宽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为佳。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仅为三十厘米,既美观又便于劳动。
惠东老年妇女一般在脑后梳一发髻,近似长方形,然后套上发网,压平,左右各插一个别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围上一条黑巾,用饰有珠花的别针别上。 此外,年长的惠安女还有在门牙两侧各镶一颗金牙做装饰的习俗,现已不再盛行。
另外惠安女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来呢?这里有个传说: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过此地,地方官吏为显其所辖庶民十分富足,于是下令打制银腰带系于女人裤腰上,同时弄短上衣以便让银腰带显露出来。此后,佩带银腰带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一直流传下来。 (图片由国家高级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