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马齿苋【糖尿病良药】
马齿苋(学名:PortulacaoleraceaL.)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医学研究治疗糖尿病良药。别称: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蚂蚱菜。马齿苋,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中国中医药形成
中国中医药形成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中药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颈椎病
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头晕、手麻痹、疼痛、呕吐、心率不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颈椎病诊断鉴别
颈椎病诊断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山茶油发展历史
山茶油发展历史起源山茶油是从山茶科(Camellia)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等。经纬度及土质气候适宜营养成分高。不含芥酸、胆固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中医药简史
中医药简史中医学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是先秦哲学的两个名词。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被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交替又被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医学中引进阴阳,不仅方便归纳某些孤立的现象,也为解释其中的变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金花捷报
金花捷报(中药秋葵)学名是黄蜀葵,我们福州这边也叫它金花捷报。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中国传统中医被世界认可
中国传统中医被世界认可第67届世卫大会通过传统医学决议中医药有望走向世界,24日在日内瓦闭幕的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决议确认了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与潜力,敦促各成员国实施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这一决议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开启了一扇大门。传统医学是本次世卫大会关注的议题之一。近年来,包括中国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在疾病预防和慢性病治疗方面的独特作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世卫组织发布了《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今年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湿疹艾灸疗法
湿疹艾灸疗法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得了湿疹比较麻烦,发作起来往往奇痒无比,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心情。湿疹怎么治呢?中医认为,可采用艾灸疗法治疗湿疹。当手部患有湿疹,情况比较严重。当湿疹发作起来非常痒,如果忍无可忍,将挠得满手到处是伤口,难看极了。可用艾灸熏患处。熏灸半个月后,手部湿疹可得到很大的缓解。如果是脚部,则可以先在湿疹部位用梅花针点刺、拔罐。要多拔几次,直到不出血为止,然后再熏灸,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病因病理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其他因素:内因:患者的过敏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导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人体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人体腰肌劳损或腰椎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膨出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或血管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2-3、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基本病因(一)病理形成因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针灸学
针灸学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原则,运用针刺、艾灸、拔罐和电、磁、声、光、药等方法,刺激腧穴、皮部、经络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祖国医学防治疾病的方法,可分内治河外治两大类。《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历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孙思邈、杨继洲等,既擅方药,亦善针灸,治病常方药、针灸相兼,或单用,或合用。方药、针灸疗病各具特点,前者以内治为主,后者属外治范围。而针灸防治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针灸的历史与发展
针灸的历史与发展针灸起源于我国,相传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与自然界风雨寒暑,虫兽猛禽博斗中,不可避免的会患各种疾病。一旦发病,自然或本能地会用手或石块、木棍、捶击抚摸,或用火熨烤体表的某一部位,以消减病痛。或用火时不慎被烫灼,或不慎被棍石所击,但却使原来的病痛减轻或痊愈了。漫长时期的经验积累,就逐步由意识的使用砭石、火灸作为治病的手段,针灸治病也许就这样萌芽了。据专家考证,针灸大约诞生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用的针具是砭石。《山海经·东山经》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推拿发展历史
推拿发展历史推拿历史由来悠久,有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一种最原始最人性化最不可替代的方法,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跷、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更,而且包含着千百年来,从事中医推拿医术的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它的方法简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黄瓜对人体的十三种好处
黄瓜对人体的十三种好处一、黄瓜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如果你很忙,没时间喝水的话来一根冰冰凉的黄瓜吧~黄瓜里有90%都是水,能够很好的很愉悦的补充你流失的水分哦!二、黄瓜可以排毒,黄瓜里的水分在你的身体里就像是一把扫帚来为你扫除身体里的那些欲望废物。经常吃黄瓜还可以溶解肾结石哟。三、黄瓜能补充每天需要的维生素,黄瓜里含有大多数你身体每天都需要的维生素:A,B和C。补充这些维生素能增强你的免疫系统,让你容光焕发。加上胡萝卜和菠菜的话更加强大哦。涂在皮肤上也是极好的,因为它含有每天需要的大概12%的维生素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名医华佗
名医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二十种杂粮养生功效
二十种杂粮养生功效从小米、高粱到燕麦,20种五谷杂粮的营养价值和做法,想养生的朋友们,先收藏起来慢慢学!一、小米: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米所含丰富的色氨酸,可轻松被人吸收,色氨酸会促使分泌五羟色氨酸促睡血清素,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 二、高粱:高粱能温中涩肠、止霍乱、利小便、健脾益中、补气清胃。高粱对小孩消化不良、大人脾胃气虚现象有显著的治疗功效,对体质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三、薏米:薏米能够清热强身、健脾补肺、止泻和胃、消浮肿,可缓和肠、胃轻度炎症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榴莲
榴莲属木棉科植物榴莲的全草。性味归经:辛、甘,热。入肝、肾、肺三经。功效:滋阴强壮、疏风清热、利胆退黄、杀虫止痒、补身体。《本草纲目》记载,“榴莲可供药用,味甘温、无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榴莲可用于精血亏虚须发早白、衰老、风热、黄疸、疥癣、皮肤瘙痒等症。榴莲核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榴莲果核——温和补肾。民间就有用榴莲核煲汤的做法。相对榴莲果肉,榴莲的核质较温和,晒干煮汤有补肾、健脾的作用。营养价值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胃溃疡【中医学胃脘痛】
胃溃疡【中医学胃脘痛】胃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艾灸理疗治胃溃疡
艾灸理疗治胃溃疡胃脘痛是指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肠的黏膜受到损伤,导致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情志不舒畅,肝气横逆犯胃,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内生热,饥饱失常,脾胃虚弱,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胃脘痛病症以剑突下疼痛为主,胃溃疡多为餐后上腹正中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上腹部偏右痛,肝气犯胃见胃脘痛,两肋涨闷,嗳气吐酸,肝火耗伤胃阴,入食易痛,口干苦,吞酸、便秘,寒邪犯胃胃脘痛,畏寒喜暖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植物草本艾草制作的艾绒或艾条和其他药物制作的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艾条在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温熏、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气血、活血祛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非药物治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八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其经济价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深受百姓喜爱。古人云:“针
2021-11-06【中医文化】
阅读更多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