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金花捷报
2019-11-20中医文化 5858人已围观
简介金花捷报(中药秋葵)学名是黄蜀葵,我们福州这边也叫它金花捷报。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
金花捷报(中药秋葵)
学名是黄蜀葵,我们福州这边也叫它金花捷报。
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黄蜀葵根)、茎(黄蜀葵茎)、叶(黄蜀葵叶)、种子(黄蜀葵子)等亦供药用。
金花捷报是福建当地对黄蜀葵的别称。
黄蜀葵(Abelmoschus maihot L.Medic.),别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花期6~8月,黄色。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清热解毒,润燥滑肠。
黄蜀葵产于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
药用价值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味】①《品汇精要》:"无毒。"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钱。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黄蜀葵: 好种,易活,花多。浑身是宝,具有很不错的药用价值,一般人平时主要是摘下花朵泡花茶(鲜花、干花都可以)
【习 性】
生命力顽强,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但在半阴环境下,肥沃的 腐蚀质土壤中生长较好。常见于山谷、草丛间。
【应用价值】
1.观赏美化。黄蜀葵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草花,花朵大而美丽,民间栽培颇多,只是园林中未 见成规模应用,因人多不识为何物。
2.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收叶和花;秋季收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根、叶: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花:浸菜油外用治烧烫伤。
根:甘、苦,寒。利水,散瘀,解毒。用于水肿,淋证,乳汁不通;外用于痈肿,痄腮,骨折。 茎或茎皮:甘、滑,寒。活血,除邪热。用于产褥热; 茎皮:外用于烫伤。 叶:甘、寒、滑。解毒托疮,排脓生肌;外用于痈疽疔疮,痄腮,烫伤,(研末敷)刀伤出血。 花:甘,寒、滑。通淋,消肿,解毒。用于砂淋;外用于痈疽肿毒,(浸油涂)烫伤,小儿秃疮,(烧存性研末治)小儿口疮。 种子:甘,寒。健胃润肠,利水,通乳,消肿。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利,水肿,淋证,乳汁不通,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种子3~5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服0.5~1钱;根、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医药用途:
【僳僳药】质腊西:种子治大便秘结,尿路结石;根、叶用于疔疮,腮腺炎,骨折《怒江药》。ifsair yot:功用同前《滇药录》。
【畲药】野芙蓉,三胶破:根、叶、花、果用于肺热咳嗽,痈疽发背,表虚自汗,脾虚泄泻,风湿疼痛,劳倦伤脾,黄肿,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畲医药》。
【瑶药】温补迥,水芙蓉:根、树皮水煎服治便秘,白浊,白带;捣烂敷患处治疮疖肿毒《桂药编》。
【白药】华福菜:全草用于拔毒,排脓,消肿《滇药录》。全株治疮疖《滇省志》。
【傣药】文波,不来俄(西傣),水海郎扭日(德傣):种子用于补血,消肿;根外敷治无名肿毒,乳腺炎《滇药录》。烘董(德傣):根外用于乳腺炎,无名肿毒;郭波(西傣):根皮外用治疮疖《滇省志》。
【景颇药】棘脚,半检播:叶、全株外敷治疮疖脓肿《滇药录》。
【哈尼药】碧约:功用同景颇族《滇药录》。
【彝药】野棉花:根皮外敷包疮《滇药录》。冶绵华:根皮外用于疮疖《滇省志》。
【藏药】索玛那保:叶、花、种子主治“黄水”病,皮肤病,虫病《藏本草》。
【苗药】朝天木麻,崽狗鞭:根用于阿米巴痢疾,尿路感染,疮疖痈疽《湘蓝考》。adag-lishe:根外敷用于生肌拔脓《滇药录》。
【基诺药】补拍勒:根治痢疾,外治疮疖;叶、花外用治烧伤《基诺药》。
中药化学成分
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Araba)12.30%、华乳聚糖(Galacta)13.19 %、鼠李聚糖(Rham-oxa)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粘液质水解得大量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半乳糖、木糖;用铜盐或钡盐精制的粘液质水解得三聚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鼠李糖),以及六聚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此外尚含蔗糖和淀粉
单方验方
治淋疾:黄蜀葵根五钱至一两五钱,水煎服。
消疮排脓:黄蜀葵根,捣烂敷。
治疳疔,痔疮:黄蜀葵根,煎水洗。
治肺热咳嗽:黄蜀葵根七钱。水煎,酌加冰糖化服。
通乳:黄蜀葵根一两。煮黄豆或猪腿服。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徽州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歙(Shè)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歙县位于黄山市东部,在杭州、千岛湖 -
《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郑风【75.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 -
安居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安居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安居古城,古城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景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内含安居古城核心区3平方公里以及黑龙嘴、琵琶岛、黄家坝、波仑寺等文化旅游功能区块。 古城历史悠久,早在2万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汉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时,已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安居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 -
育儿全攻略【必修知识】
育儿全攻略【必修知识】新生儿照顾必修10门课:第1门课哺喂母奶或配方奶。第2门课睡觉。第3门课宝宝哭泣与抱法。第4门课换尿片。第5门课洗澡。第6门课宝宝的穿衣哲学。第7门课脐带护理。第8门课便便和疾病。第9门课亲子互动。第10门课婴儿用品消毒。 孩子营养状况公式:考普氏指数:体重/克÷(身长/厘米×身长/厘米)×10,如3个月婴儿体重6000克,身长62厘米:6000÷(62×62)×10≈16;根据考普氏指数标准,指数达22以上表示太胖;20-22为稍胖;18-20为优良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