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2025-02-23中医文化 896人已围观
简介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文献。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之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作用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4.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
5.用于湿疹,水火烫伤, 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黄柏、青黛或升丹等同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钱至二两,打碎,先煎。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 石膏知母汤(原名白虎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阳明病发热大烦大渴、大汗出、脉洪大。
石膏熟地煎(原名玉女煎《景岳全书》):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怀牛膝,治热病烦热口渴、头痛、牙痛。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成分:天然石膏的初步分析,悬浮液含硅酸、硫酸钙、氢氧化铝;溶液含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镁。据报道,石膏在复方汤剂中含量大多数比单味石膏有所增加,石膏与一些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生物碱盐类等在水中同煎时可使其溶解度增加;与碱性物质、淀粉、粘液、胶质、蛋白质等同煎时可使溶解度降低;而脂肪油、挥发油、树脂、糖类、贰类、叶绿素等对石膏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药理: 石膏的水煎溶液,对家兔等实验性发热,有退热作用。有的认为石膏的水煎溶液内服后,经胃酸作用,变成可溶性钙盐,吸收入血后,对神经(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及肌肉有抑制作用,并能减低血管渗透性,因而有解热、镇痉及消炎作用。
按语: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澹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
石膏善清肺胃热,如见邪热郁肺或胃火炽盛等症,均可使用本品。在临床应用时如配以知母,则清热泻火,可治阳明里热;如配麻黄,则清宣肺热,治肺热咳喘;配桂枝,则清热通络,治热痹肢痛;配细辛,则清热止痛,治胃火齿痛;配熟地,则清胃滋阴,治虚火牙痛;配人参,则清热益气;治热盛津气两伤。总的说来,大都是取它清肺凉胃的功效。
生石膏清热泻火,煅石膏(熟石膏)收敛生肌。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州旗山[休闲天然氧吧]
福州旗山[休闲天然氧吧] 旗山位于福州主城区西部,福州闽江南岸的住置,为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又名翠旗山,脉延福州闽侯县的南屿、上街两镇。山势逶迤似翠旗招展,故名之旗山。与福州鼓山东西对峙,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的佳誉。山势延绵数里,山峰海拔高达775米。 -
豆豉[豆科植物黑豆发酵品]
豆豉[豆科植物黑豆发酵品]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黑色的种子(即黑大豆),经加工发酵而成。豆豉即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处方用名: 淡豆豉 清豆豉 炒香豉。 性味与归经: 辛、甘、微苦,寒(因炮制方法不同,又有偏于辛微温者) 入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疏风解表、清热除烦、解毒。 -
艾灸理疗治胃溃疡
艾灸理疗治胃溃疡胃脘痛是指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肠的黏膜受到损伤,导致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情志不舒畅,肝气横逆犯胃,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内生热,饥饱失常,脾胃虚弱,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胃脘痛病症以剑突下疼痛为主,胃溃疡多为餐后上腹正中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上腹部偏右痛,肝气犯胃见胃脘痛,两肋涨闷,嗳气吐酸,肝火耗伤胃阴,入食易痛,口干苦,吞酸、便秘,寒邪犯胃胃脘痛,畏寒喜暖 -
福州芋泥饮食文化
福州芋泥饮食文化福州菜吃到最后必须上甜食。甜食一般是一干一汤,干的如菜头饼、千页糕等;汤则有菠萝汤、桂圆汤、花生汤等。但是,最具有福州街居传统美食特色的应首推芋泥、炒糕和粉包汤。芋泥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把槟榔芋蒸熟捣成泥状,加白糖、梅舌、芝麻、猪油等,拌匀后在蒸笼中蒸些许时间即成。吃芋泥时应注意别烫着了,因为芋泥端上来时,猪油盖在上面,热气不易散发,而表面又看不到热气,所以不能匆忙下嘴。福州有个民间传说,说有一回,林则徐宴请英国人,上了一碗芋泥,烫了“番仔”的嘴,为的是搞“报复”,因为英国人曾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