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饮食文化 >
福州芋泥饮食文化
2019-11-20饮食文化 1520人已围观
简介福州芋泥饮食文化福州菜吃到最后必须上甜食。甜食一般是一干一汤,干的如菜头饼、千页糕等;汤则有菠萝汤、桂圆汤、花生汤等。但是,最具有福州街居传统美食特色的应首推芋泥、炒糕和粉包汤。芋泥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把槟榔芋蒸熟捣成泥状,加白糖、梅舌、芝麻、猪油等,拌匀后在蒸笼中蒸些许时间即成。吃芋泥时应注意别烫着了,因为芋泥端上来时,猪油盖在上面,热气不易散发,而表面又看不到热气,所以不能匆忙下嘴。福州有个民间传说,说有一回,林则徐宴请英国人,上了一碗芋泥,烫了“番仔”的嘴,为的是搞“报复”,因为英国人曾
福州芋泥饮食文化
福州菜吃到最后必须上甜食。甜食一般是一干一汤,干的如菜头饼、千页糕等;汤则有菠萝汤、桂圆汤、花生汤等。但是,最具有福州街居传统美食特色的应首推芋泥、炒糕和粉包汤。
芋泥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把槟榔芋蒸熟捣成泥状,加白糖、梅舌、芝麻、猪油等,拌匀后在蒸笼中蒸些许时间即成。吃芋泥时应注意别烫着了,因为芋泥端上来时,猪油盖在上面,热气不易散发,而表面又看不到热气,所以不能匆忙下嘴。福州有个民间传说,说有一回,林则徐宴请英国人,上了一碗芋泥,烫了“番仔”的嘴,为的是搞“报复”,因为英国人曾经用冰淇淋为难林则徐。
制芋泥讲究三要素:一要好芋头———北岭槟榔芋;二要上等白砂糖;三要好猪油。俗话说“做芋泥没功夫,糖油做师傅”。过去所谓地道的芋泥,就是甜度够,加上蒸熟后碗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猪油。这种标准让今天的年轻人闻而生畏,谁敢问津?所以今天的商家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比如尽量降低芋泥的甜度,用奶油代替猪油等,都使芋泥这道福州传统甜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福州菜最后上甜点、甜汤是有道理的,因为吃了许多咸味的荤食之后,来一下甜点、甜汤,令人胃口又开。有的人吃到最后,什么都吃腻了,但来了甜点、甜汤又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芋泥小故事:据说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英、德、美、俄等国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宴请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洋相。事后,林则徐也备盛宴回请,几道凉菜过后,端上来芋泥。芋泥颜色灰暗,不营热气,乍看犹如凉菜,实则烫舌。外国领事们一见佳肴,纷纷舀起来就吃,满嘴粘着,烫得唔唔直叫。林则徐这时才幽默地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州的名菜芋泥。”芋泥深受福州人的喜爱,是酒楼、菜馆宴席上的常菜。每当宴席接近尾声时,端上来的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
制作此菜,先将槟榔芋芋去皮,洗净后切块,上笼屉蒸1个小时左右,取出,用刀板压成泥,注意此时要拣去粗筋。再将芋泥装碗,加上白糖、熟猪油,用清水搅拌均匀,抹平后上笼屉用旺火蒸1个小时,取出。依据各人的口味,还可适当在芋泥中包些豆沙馅,风味更佳。上盘后,在芋泥上撒些肉果、枣泥、桂花、花生仁、桂圆、蜜枣、青红丝等八样配料,五颜六色,美观醒目,八宝芋泥由此而得名。
福州地区福鼎芋质地优良,资源丰富,民间普遍人家都能自己动手制作这一甜食。
材料:芋头500克,豆沙100克,装饰用蜜饯(糖莲子、红绿丝、葡萄干、青梅等)适量。 调料:(A)白糖两匙,色拉油两匙;
(B)白糖三匙,热水一杯;
(C)干淀粉、水各半匙。
做法: ①将芋头削皮切片,水洗后用微波薄膜包起(勿滴干),以高火加热8分钟至筷子能
穿透,取出后趁热用刀背压成泥状,加入调料(A)拌匀。
②取一中碗,内侧抹上一层色拉油,然后将装饰用的蜜饯排成圆形,填入一半芋泥,
将豆沙放在其中央,再用剩余之芋泥填满压平,覆上微波薄膜,高火加热3分钟,
取出倒扣在盘子上。
③将调料(B)放入容器中,高火加热2.5分钟,加入调料(C)拌匀,继续加热20
秒取出,趁热淋在芋泥上即可。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建地术拳传承
福建地术拳传承地术拳一代宗师陈依九 陈依九(1903—1997)福州市晋安区西园村人,人称“铁腿九师”。自幼酷爱武术,到处寻师习武,先后学会“狮拳”、“龙形拳”、“虎形拳”、“罗汉拳”等当地盛传的民间武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了进一步拓展武术视野远渡重洋到了新加坡,先后又学了“泰拳”、“柔术”等。在一次缘遇隐居在新加坡地术拳传人陈阿银后,拜他为师,勤学苦练得真传,不传之秘始传承。在陈阿银师傅的精心传授下,结合吸收所学的武艺,练就成世上唯一的铁腿功(双 -
针灸的历史与发展
针灸的历史与发展针灸起源于我国,相传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与自然界风雨寒暑,虫兽猛禽博斗中,不可避免的会患各种疾病。一旦发病,自然或本能地会用手或石块、木棍、捶击抚摸,或用火熨烤体表的某一部位,以消减病痛。或用火时不慎被烫灼,或不慎被棍石所击,但却使原来的病痛减轻或痊愈了。漫长时期的经验积累,就逐步由意识的使用砭石、火灸作为治病的手段,针灸治病也许就这样萌芽了。据专家考证,针灸大约诞生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用的针具是砭石。《山海经·东山经》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 -
桑搏[俄罗斯格斗术]
桑搏[俄罗斯格斗术]桑搏是俄罗斯武术,俄罗斯国的两种格斗技之一,一种是:桑搏,一种是:西斯特码。桑博被称为“徒手格斗”技术。桑搏分为运动式桑搏(一种国际性的摔跤运动)和格斗式(即实战)桑搏两种,其中实战桑搏是集踢、打、摔、拿、地面技、器械防守、解脱、押解、捆绑、日常物品的防身使用等。桑搏(Sambo、самбо)一语来自俄罗斯语“самозащитабезоружий。”意思就是“不带武器的防身术”即徒手防身术。所以被称为“徒手格斗”技术,并分为运动式桑搏(一种国际性的摔跤运动)和格斗式(即实战 -
西施壶
西施壶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壶,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