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福清伡锣舞【非遗民俗】

2021-12-03民俗文化 3133人已围观

简介新厝伡鼓舞 伡鼓舞盛行于东南城市福建省美丽的侨乡福清,在福清市新厝地域每逢佳节或庆典活动,各村都要敲锣打鼓,热闹一番。伡鼓舞系人在大鼓旁边表演,因为环村游行表演时将大鼓置于车上,故名伡鼓舞。伡鼓队表演,更通俗的名称是“镲锣鼓”。顾名思义,就是由镲、锣、鼓等几种器乐组成的大合奏,镲是直径60厘米左右的大钹,之所以把大钹称为“镲”。是因为当地人把各种大小不一、规格各异的钹通称为“钦镲”,又取其省略词“镲”的缘故,锣则分为大锣和凸脐锣两种。鼓是直径约一米的牛皮大鼓。伡鼓乐队通常由一面大鼓,数十对大钹,两面大锣

新厝伡鼓舞

伡鼓舞盛行于东南城市福建省美丽的侨乡福清,在福清市新厝地域每逢佳节或庆典活动,各村都要敲锣打鼓,热闹一番。伡鼓舞系人在大鼓旁边表演,因为环村游行表演时将大鼓置于车上,故名伡鼓舞。伡鼓队表演,更通俗的名称是镲锣鼓。顾名思义,就是由镲、锣、鼓等几种器乐组成的大合奏,镲是直径60厘米左右的大钹,之所以把大钹称为。是因为当地人把各种大小不一、规格各异的钹通称为钦镲,又取其省略词的缘故,锣则分为大锣和凸脐锣两种。鼓是直径约一米的牛皮大鼓。伡鼓乐队通常由一面大鼓,数十对大钹,两面大锣和两面凸脐锣组成。

现今新厝镇有16个行政村,其中的14个村有28支伡鼓队,而该镇新厝村一个村就拥有4支伡鼓队呢。全镇服务于伡鼓队的队员人数高达1500多人,每逢节庆活动时刻,各村都要敲锣打鼓热闹非凡……表演时作四个梯队如下排列:

由两旗手持一横幅作前导,表明是哪个村或是哪个宫庙的队伍。

由四名身材高挑体力强壮的少妇擎凉伞居二。

③32名钹手排成纵队,分列凉伞之后成第三梯队。

鼓手处于殿后位置,牛皮大鼓置于一特制的带轮子的鼓架上,由两名车手推着前行,整支乐队,活脱脱就是一幅古时将士出征图。


d51e_副本.jpg


伡鼓舞传说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据称,明嘉靖年间的倭寇之患,是伡鼓产生的最初原由。当时戚继光将军率兵从浙入闽,赶赴兴化府平倭,由于兵力分散追剿残倭,戚将军邀民间壮勇负鼓擎旗参战,以疑惑敌兵,时鼓声如雷,喊声震天,使残匪吓破了胆而束手就擒。于是,当地人从此爱上了具有战鼓之威风的伡鼓,并且传承至今,在各个民间节日里表演。为了印证传说的可信度,记者进行了一番考古,果然还不是空穴来风。据《明史·戚继光》记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在福安横屿大破倭寇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今福清市龙田镇)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今龙田镇辖区)登陆,击斩二百人。文中不但有赶赴兴化府平倭记载,而且还夜四鼓抵贼栅呢!另据其他史料考证,戚继光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福清平倭寇,四十三年(1564年)撰《福清瑞岩寺新洞碑》,隆庆元年(1567年)镌刻瑞岩卅七洞天,说明戚继光在五年内驻于或多次驻于福清瑞岩山一带。以上史实记载,从侧面印证了伡鼓在福(清)莆(田)仙(游)久盛不衰的成因。

伡鼓原来由青年男子来表演,如今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同时因大多男子出外谋生,留守者多为女性,因此演变成专门由青壮年妇女组成的伡鼓队。现今农村农事不多,平日里村姑们就被组织起来咚咚锵一番,既学艺又健身,何乐而不为。因此,参加伡鼓队组织的人员络绎不绝。伡鼓队表演时花样、队列不断变幻,左右开弓的熟练鼓手能够击出许多节奏不一的鼓点。敲鼓梆时,宛如蹄声乍起;震鼓边时,恰似闷雷滚过;击鼓心时,俨然大炮连轰。钹手随着鼓点的轻重缓急,收腹挺胸,把双钹翻飞到最大的弧度再猛力合击,击出富有韵律的喧天巨响,并且组成各种图案向观众亮相,雄健浑厚的鼓点与铿锵清脆的铜响相互交错,不但敲出当年将士奋勇歼倭、势不可挡的冲天气势,也敲出了著名侨乡新厝人民欢庆胜利的漫天喜悦,如今逢年过节、祝捷迎宾、迎神庙会、奠基落成、开业剪彩等种种盛典喜事,都少不了伡鼓队的参与,都可以看到伡鼓手们飒爽的英姿。

2006314日,福州市第七届老运会在福清市隆重开幕,作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田径之乡的福清,以2000多人参加的场面恢宏、高规格的老年健身项目,再一次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和精彩的体育魅力。入场式上,新厝镇的伡鼓队作为领头羊,以其磅礴的气势、饱满的精神风貌,引领各大方阵入场,还作为重头戏在主席台前面表演了40多分钟,受到2000多名观众的好评。“3.15”是政府行为的纪念活动,而每年的活动场面上,也常常可以看到新厝镇伡鼓手们矫健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新厝镇这些由青壮年妇女组成的伡鼓队,年纪小的20

岁,大的都过了半百。可是当她们上场表演时,人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美少女!她们涂口红、描秀眉,头上簪大红绢花,身着红袄绿裤,脚踏绣花软鞋,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鼓手的指挥下,钹手、锣手踩着或急似流星,或缓若淌水,或不急不缓酷如行云流水的鼓点,蹈出种种舞步,敲出种种声响,不断变换队形,在彩旗、凉伞中穿梭往来,如游鱼,似飞蝶,像翔鸟,不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反映了国泰民安、普天同庆的壮丽景象,而且使得一个个村妇们焕发了青春,直看得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目前,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以其观赏性、大众性、独特性,深受福清侨乡人民的喜爱。

新厝镇伡鼓队的荣誉:

2002年该镇大澳村伡鼓队曾经获省第二届鼓乐队比赛铜牌。

2003年又获福州市第九届文艺百花奖民间文艺比赛银奖。

2007年,福清新厝伡鼓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125日和524日,新厝村伡鼓队分别被《福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拍摄成专题片予以报道。

来源参考:《福清侨乡报》郭成辉,编辑:自然浪步人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