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火麻仁[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2024-12-12中医文化 602人已围观

简介火麻仁[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大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果实。 【处方用名】 大麻仁 火麻仁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用于肠燥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火麻仁体润多脂,味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

华夏宝典中医文化中药学--润下药

第二节 润下药

润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滑润作用,使大便易于出,适用于一切血虚津枯所致的便秘。临床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适当地与他药物配伍应用,如热盛津伤而便秘者,可与养阴药配伍;兼血虚者,宜与血药配伍;兼气滞者,须与理气药配伍。

 p0A13_副本.jpg

火麻仁[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大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果实。

【处方用名】 大麻仁 火麻仁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用于肠燥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火麻仁体润多脂,味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俞景耀针灸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

89c3_副本.jpg 

植物形态

火麻仁为一年生草本,高1-3m。茎直立,粗壮,皮层多纤维,多分枝,有纵直沟纹,密生细绒毛,基部稍木质化。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对生,有短绵毛;托叶小,线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窄模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粗糙毛,深绿色,下面密生灰白色锈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集成疏散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黄绿色,长卵形;雄蕊5;雌花丛生于叶腋,绿色,每花外有阔卵形苞片,花被片1,薄膜质。瘦果扁卵形,长4-5mm,灰褐色,有细网状纹,果皮坚硬,灰白色或灰褐色,平滑,有细网纹,胚珠倒生,种子1,灰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药材形态

中药火麻仁呈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气微,味淡。

 

功效与作用

火麻仁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等功效。

润肠通便火麻仁入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可与瓜蒌仁配伍治疗肺燥兼便秘的病症。

滋养补虚火麻仁甘、平,质润,益血补阴,临床常与郁李仁配伍治疗热病后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产后血虚或体虚。

 

方剂举例 麻子仁丸(《伤寒论》);大麻仁、大黄、枳实、芍药、杏仁、厚朴,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

 

现代临床报道

成分:大麻仁含脂肪油(约占30%)、蛋白质、挥发油、维生素 E、卵磷脂、植物甾醇、亚麻酸、葡萄糖醛酸、维生素 Bi等。

药理:大麻仁所含的脂肪油,内服至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分泌增多,蠕动增速,故有缓下作用。

 

中毒与处理大麻仁中含脂肪、覃毒素、胆碱等,食后可致中毒。本文报告先后收治大麻仁中毒患者 14例。食入大麻仁量2~4两,大多在食后1~2小时内发病,食量愈多则症状愈重。中毒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哭闹、失去定向力者8例;呕吐频繁、昏睡半昏迷者5例;抽风昏迷、瞳孔散大者1例。病人入院后(在中毒后1~3 小时),均予洗胃及对症处理,在 24 小时内症状先后消失,均痊愈出院。(《中华内科杂志》1964.12.)

89c3_副本.jpg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