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华夏中医宝典-之中药学一

2024-07-04中医文化 335人已围观

简介华夏宝典之中药品种众多,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例如紫苏可以治疗感冒,大黄可以治疗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疗热疗、疗疮,黄芪可以治疗气虚……,不同的病症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草药来治疗,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特有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疾病有寒性、热性的区别,药性也有寒、热的不同;病势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异,药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区别;疾病发生部位在各个脏腑经络不同,药性也有归入某经的区分等等。

华夏中医宝典-之中药学之一

第一章 中药的性能

华夏宝典中药品种众多,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例如紫苏可以治疗感冒,大黄可以治疗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疗热疗、疗疮,黄芪可以治疗气虚……,不同的病症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草药来治疗,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特有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疾病有寒性、热性的区别,药性也有寒、热的不同;病势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异,药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区别;疾病发生部位在各个脏腑经络不同,药性也有归入某经的区分等等

认识药物的性能,并不是某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天才"地发现的。它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药物治病的丰富经验,并把它上升为理论的结果。这些理论,虽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提高,但长期以来,对中医用药是起着一定指导作用的。因此,中医治疗疾病,除了必须对病员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外,还必须较为熟练地掌握中药的性能,才能正确应用于临床。

 

第一节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又称为"",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 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药性的 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讲的。中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 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同时又能辨别病情,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

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

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 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

 7mg_副本_副本.jpg

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 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缓急和中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 止泻等作用。

(四)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 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 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一)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 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二)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来,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 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俞景耀医师/提供】

 

第二节归经

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龙胆草能归肝、胆经,说明它有治疗肝胆病症的功效;霍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药物归经这一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

各个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入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用药也必须有温(治寒症)、清(治热症)、补(治虚症)、泻(治实症)等区分。但是发病脏腑经络又是不一致的,如第一章中药的性能4热性病症,又有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在用药治疗时,虽然都需要根据 "疗热以寒药"的原则选用性质寒凉的药物,然而还应该考虑脏腑经络的差 异,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就 是由于它们归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同样原因,对寒症也要进一步分肺寒、 脾寒……,虚症要分脾虚、肾虚……,实症要分燥屎里结(大肠实)、痰饮停聚 (肺实)等。在治疗上,温肺的药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药物,未必能清肺; 补肝的药物,未必能补肾;泻大肠的药,未必能泻肺……,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药物归经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气、五 味、补、泻……等药性,同样也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 可能有的属寒、有的属热,也有可能有的属实、有的属虚,那就不能因为重视 归经,而将能归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分地应用。相反,同归一经的药物种类很多,有清、温、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荨芳子都能归肺经,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主要能温肺、百合主要补 肺虚、荨房子主要泻肺实……,在其他脏腑经络方面,同样也是如此。

归经是中药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药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其他还有升降浮沉、补 泻等性能,应该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能,才能在临床上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药。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人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味酸能入肝、味苦能入心、味辛能入肺、味甘能入脾、味咸能入肾。这种归纳,对一部分药物 是符合的,但与客观实际情况亦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要结合药物的性能,全 面来认识。

 

第三节 

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它们的意义如下:

(一)升 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 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 就是轻浮、外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

(四)沉 就是重沉、内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 都有沉的作用。

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重要意义。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又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反而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泻不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联系。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的情况,考虑升浮沉降的药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物来治疗。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 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升降浮沉的药性,一般来说和药物的性味、质地有一定关系。

在药性方面来说,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

在药物质地方面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

但是,上述情况又并不是绝对的,还必须从各种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考虑,例如: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在性味和质地方面,药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来说应是升浮,但因为质重,所以作用为沉降;胡荽子是种子应该沉降,但因为药性辛温,所以作用为升浮等等。此外,通过药物的炮制,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转化,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行等。

2d_副本_副本.jpg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