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甘 遂[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2-09中医文化 502人已围观
简介甘 遂[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 处方用名:制甘遂 生甘遂。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病等症﹣﹣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逐饮祛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甘 遂[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
处方用名:制甘遂 生甘遂。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
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病等症﹣﹣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逐饮祛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
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症﹣﹣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
俞景耀中医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方剂举例】
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饮胸膈,胸胁隐痛。
甘遂通结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黄,治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成分:甘遂含三菇成分(大戟醇)、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尚有报道,甘遂的有效成分为不溶于水的黄色树脂状物质,故作丸散用较好。
药理: 甘遂生用泻下作用较强,毒性亦较大,经醋炙后毒性及泻下作用均相应减小。
临床:用甘遂散外敷治疗小便不通患者8例,外敷1次即排尿的5例,外敷2次排尿的2例,外敷2次再热敷1次排尿的1例。
用量和用法:甘遂三钱研细末,面粉适量,麝香少许(无麝香用冰片代),加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于中极穴处,方圆约2寸,一般30分钟后即能小便通利,无效时可继续使用或再加热敷,疗效更速。(《新医学》1972.11.)
按语:本品药性峻烈,非气壮邪实者禁用,孕妇忌服。内服用制甘遂(上海地区系用清水漂3~5天,再用豆腐同煮至内无白心为度);生甘遂有剧毒,只供外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空手道起源与由来
空手道起源与由来空手道是日本传统格斗技结合唐手发展出来的。日本传统武术结合唐手,形成了“からて(karate)”,空手道的发祥地是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今琉球群岛),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 -
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
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鼓山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 -
跆拳道
跆拳道跆拳道(韩文:태권도,英文:Taekwodo),朝鲜半岛徒手格斗术。起源于朝鲜半岛,早期是由朝鲜三国时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来的,韩国民间流行的一项技击术。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跆拳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朝鲜民族古时以农业及打猎为生,在抵御野兽、对抗入侵与祭祀活动的舞艺中,逐渐演变成有意识的攻防技巧及格斗自卫武艺的雏型。在两千年前的高句丽皇室墓葬的壁画中,画有两名男子在用跆拳道攻防姿势互相争斗。所谓跆拳道,跆(TAE),意为以脚踢、摔 -
茶叶的养生功效
茶叶的养生功效茶的营养成分在化学元素周期表所列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目前已发现在自然界存在的约为九十二种,茶树的各器官中曾经发现约三十三种。已知只有二十五种左右,是一般生命物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