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蔓荆子 [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2024-09-28中医文化 1418人已围观
简介蔓荆子 [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药用: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热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单叶蔓荆的果实。 处方用名: 蔓荆子。 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性味与归经: 苦、辛,平。入肝、膀胱、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主治: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蔓荆子 [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药用: 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热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单叶蔓荆的果实。
处方用名: 蔓荆子。 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性味与归经: 苦、辛,平。入肝、膀胱、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主治: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用法用量:5-10g。
使用注意: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头痛头风头痛等症﹣﹣本品味苦兼辛,有疏散风热、祛风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
2.用于目赤肿痛或头目昏暗多泪等症﹣﹣本品能祛风邪而清头目,以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菊芎饮《上池秘录》: 菊花、川芎、蔓荆子、防风、羌活、石膏、旋覆花、甘草、枳壳,治头痛。
现代试验报道:
成分:蔓荆子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
药理:蔓荆子有镇静止痛作用,同时能镇静体温中枢,故有退热作用。

生理特性: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适应性较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但喜温暖湿润,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较好。耐盐碱,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不良。单叶蔓荆生长海滨沙滩地及湖畔,亦有栽培;蔓荆海边、沙滩、河边、平原及村寨附近。
主要产地:单叶蔓荆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蔓荆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相关文献论述:
①《本草纲目》:蔓荆实,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
②《本草经巯》:“蔓荆实,神农味苦,微寒,无毒;《别录》加辛平温。”察其功用,应是苦温辛散之性,而寒则甚少也。气清味薄,浮而升,阳也。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风头痛、脑鸣、目泪出者,盖以六淫之邪,风则伤筋,寒则伤骨,而为寒热,甚则或成湿痹,或为拘挛;又足太阳之脉,夹脊循项而络于脑,目为厥阴开窍之位,邪伤二经,则头痛、脑鸣、目泪出。此药味辛气温,入二脏而散风寒之邪,则诸证悉除矣。邪去则九窍自通,痹散则光泽脂致。其主坚齿者,齿虽属肾,而床属阳明,阳明客风热,则上攻牙齿,为动摇肿痛,散阳明之风热,则齿自坚矣。去白虫、长虫者,假其苦辛之味耳。
③《本草汇言》:蔓荆子,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前古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其辛温轻散,浮而上行,故所主头面虚风诸证。推其通九窍,利关节而言,故后世治湿痹拘挛,寒疝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奏效,又不拘于头面上部也。
④《本草新编》:“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安居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安居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安居古城,古城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景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内含安居古城核心区3平方公里以及黑龙嘴、琵琶岛、黄家坝、波仑寺等文化旅游功能区块。 古城历史悠久,早在2万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汉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时,已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安居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 -
俞景耀医师-济世助人广峰寺义诊
俞景耀医师-济世助人慈悲为怀,广峰寺义诊"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慈心,便是希望众生得到一切快乐;悲心,便是希望众生离开一切痛苦。当代佛教的慈悲实践,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邀请著名中医针灸医师俞景耀和中医高级推拿师俞建娜等众多专家,罗东镇医院的医生前来坐诊,为广大善信诊疗救治。 -
麻黄汤[发汗解表方剂]
麻黄汤[发汗解表方剂]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临床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等属风寒表实证者。【华夏宝典】 -
普洱茶【茶之祖】
普洱茶【茶之祖】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香港、台湾,如香港喜欢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食料。耐泡是普洱茶的一个优点,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最多可以泡20次以上,其味与汤色会随着泡的次数增加慢慢的减淡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