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长江水治理开发
2019-11-20地理文化 1735人已围观
简介长江水治理开发长江流域综合利用任务广泛而复杂,涉及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及流域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1990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治涝、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水土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调、水产、下流沿江城镇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旅游等,并指出流域规划工作要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基本原则,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
长江水治理开发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任务广泛而复杂,涉及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及流域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1990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治涝、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水土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调、水产、下流沿江城镇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旅游等,并指出流域规划工作要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基本原则,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电,整体与局部以及水土和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长江水利
南水北调工程:能改善我国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
东线工程:从长江干流江都三江营抽水,供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天津等省市用水。
引江济淮线工程:从长江北岸裕溪口、凤凰颈、神塘河引水,经巢湖后跨江淮分水岭,送水至淮河,补充两淮地区的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长江治理
荆江分洪工程
1949年11月,林一山同志负责接受伪水利部系统,并安排将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主要部分分期分批迁至武汉并入长江水利委员会,留一部分在南京成立长江水利委员加固了荆江大堤。
分蓄洪工程
1954年,分蓄洪工程建成后,在丹江口工程本建成前经常运用,改变了汉江中下游堤防三年两决口的严重局面。
丹江口工程
1958年9月丹江口工程开工,随着丹江口水利枢纽和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建成,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治理开发取得了初步成绩。随着石泉、安康、黄龙滩、王甫洲及其它干支流枢纽工程相继兴建发挥效益,汉江干支流综合利用将日臻完善,实现汉江流域规划的最终使命。
葛洲坝工程
1971年开工兴建,1994年全部工程胜利完成。在航运方面,长江上最为险要的川江航道中的三峡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航运发展,船闸引航道运行正常。
三峡工程
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1994年三峡工程一期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实现长江二次截流(修建葛洲坝工程时,实现长江首次截流),200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
航道航运
长江流域内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条,总计通航里程约7×10km(其中,0.7m以上水深的等级航5.7×10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各项运网密度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运网密度每万人高于全国平均50%,运网密度每100km为全国平均的3倍多,综合密度和经济相关密度也在全国平均2倍以上,显示出长江水系航运网的优势和在全国内河航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宜宾以上金沙江有分段、季节性通航里程751km,一般通行较小吨位船舶,兼有漂木。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为上游航道,全长1040km,河道平均比降0.22‰,平均流速在2m/s以上。宜宾——兰家沱,长303km,航道尺度(最小航深×航宽×弯曲半径,以下同)为2.7m×50m×560m,可通航1000t级船舶;兰家沱——重庆河段,长81km,航道尺度为2.5m×50m×450m,最大可通航800~1000t级船舶;重庆至宜昌660km,航道尺度为2.9m×60m×750m,单向运输通过能力约1000×10t,通航1000~1500t级船舶组成的3000t级船队,其中,香溪、黛溪以下76km的葛洲坝水库常年回水区,可通行1500~3000t级驳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三峡工程兴建以后,川江航道条件将大为改善,万吨的船队年内约有半年以上时间可直达重庆,航道年单向运输通过能力可达5000×10t以上。
宜昌至武汉为中游航道,全长626km,有主要浅水道18处,航道维护最小尺度:宜昌——临湘416km为2.9m×80m×750m,临湘——武汉210km为3.2m×80m×1000m,可分别通行1500t和1500~3000t级船舶,航道年单向运输通过能力分别为1.7×10t和4.7×10t,“目前”航道能力利用率为9%~23%。
武汉至长江日为下游航道,全长1143km,长江水系97%以上的一级航道主要集中在该河段上。其中,武汉至南京708km河段中,航道维护的最小尺度为4m×100m×1000m,通航3000~5000t级船舶,年单向运输通过能力为7×10~8×10t;南京以下进人感潮河段,航道维护尺度10.5m×200m×1200m,乘潮可通行2×10~2.4×10t级海轮。
按自然条件和经济联系来分,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可分为6个自成体系且又通过长江干流相互联系的地区航道网: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航道网,包括金沙江、长江干流、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渠江、乌江、嘉陵江、赤水河、綦江、横江、牛栏江等,总计通航里程约1.1×10km;以长沙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航道网,包括湘、资、沅、澧和洞庭湖区航道等,总计通航里程约1×10km;以武汉为中心的汉江航道网,包括长江干流、汉江及其他支流,总计通航里程约9300km;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水系航道网,包括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袁河、昌江、鄱阳湖区航道等,总计通航里程约5000km;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水系航道网,包括南淝河、巢湖湖区、饶河、洲河、兆河、得胜河、罗昌河等,总计通航里程约3000km;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包括苏申内外港线、江南运河、长湖申线、丹金溧漕河、锡澄运河、苏浏线、杭申甲线、芜太运河、张申线、六平申线等等,该地区为长江水系航运最发达的区域,总计通航里程约20000km。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武术各流派
中国武术各流派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犹如一部经典的中华宝典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穷毕业生精力能得其九牛二虎之一毛,已属不易。整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坦率的说,由于武术的神秘性,还有许多民间不外传的,所以不可能将所有门派(拳种)概括于本文之中。其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切望广大武林前辈武术爱好者朋友予以指正、补充。 一、少林派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曾一度被民间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 -
现代散打的由来
现代散打的由来徒手搏击也称散手、散打,散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远古年代,古称“相搏”、“技击”、“白打”、“手战”等,武林界民间由于对抗性相搏经常安排在高台上供人观看,所以民间又有“打擂台”之称。进入近代时期,于1933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运动大会”上,散手对抗比赛按体重分级,规定击倒对方为胜,采取三局两胜制。这次的比赛近乎摔跤,有选手消耗时间长达一小时之多,当时的媒体报纸评论说:“国术场变成了斗牛场”。此后,举行的“第二届国术国考”中,散手以“点到为止”,也没有时间限制,结果双方均不敢轻 -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 花(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
中华各时代茶文化
中华各时代茶文化 一、唐宋时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