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8-30中医文化 472人已围观

简介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解表药之发散风热,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处方用名:春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细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秋柴胡。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平、微寒。入心包络、肝胆经、三焦经。 功 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禁 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解表药之发散风热,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处方用名春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细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秋柴胡

性味与归经 味辛、、微寒。入心包络、肝胆经、三焦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等症﹣﹣柴胡功能解表,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2.用于寒热往来,疟疾等症﹣﹣柴胡有较佳的透表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呕恶等症,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对疟疾,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黄芩等配伍应用,是取它退热截疟的功效。

3.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柴胡具有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是治肝气郁结的要药。对胁肋疼痛无论内由肝郁、外因伤仆者,皆可应用,常与青皮、枳壳、郁金等药配伍;凡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等药同用。

4.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柴胡药性升浮,配党参黄芪等补气药物,对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有升举阳气作用。【俞景耀医师/提供】

 W02_副本.jpg

方剂举例:

小柴胡汤《伤寒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治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症。

 

四逆散《伤寒论》: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治肝气郁结、胸胁腕腹疼痛或兼有泄涛。

 

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生姜,治肝气抑郁、血虚火旺、头痛目眩、两胁作痛、月经不调。

 

清胰汤(天津南开医院方):柴胡、黄芩、胡黄连、白芍、木香、延胡、生大黄、芒硝,治急性胰腺炎、腹中阵痛或串痛、拒按、口渴、便秘、尿赤等症。

 

现代研究报道:成分:柴胡含挥发油(内有柴胡醇)、脂肪油、植物甾醇;茎中含有芦丁;南柴胡还含皂试。

 

临床药理:柴胡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还有利胆及抗脂肝作用;此外,尚有促进肠蠕动等作用。

柴胡在体外对结核杆菌及流感病毒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于抑制疟原虫的发育,也有一定作用。

 

按语 柴胡一药,具有轻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点。既能透表退热、疏开解郁,又可用于升举阳气。因此,它在临床上是一味既可用于实症,又可用于虚症的药物。由于配伍不同而可发挥它各种不同的功效,如:配葛根、羌活,则发汗解表;配黄芩、青蒿,则透表泄热;配常山、草果,则截疟退热;配香附、郁金,则疏肝解郁;配党参、黄芪、白木、升麻等,则升举阳气。但阴亏津少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

柴胡与葛根,轻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热时常同用。但各有特长,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气药可升阳举陷,用于子宫脱垂、脱肛等症,然无生津解渴的功效;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升发脾胃清阳,可用于泄泻,然无疏肝解郁的功能。

 

生理特性

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主要产地: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炮制方法:

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柴胡片每100kg,用鳖血12.5kg

 

相关文献论述:

《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

《本经逢原》: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痘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胁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