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
2019-11-20武术文化 3439人已围观
简介申子荣[著名武术家]申子荣(1904—1983),祖籍祁县申村、后迁居平遥县长寿村,近代著名武术家,心意浑元太极拳创始人,中医内外伤科专家,“西安市四大名医”之一。申从小就读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禀赋颖异,文采出众民,他自幼酷爱武术,随著名镖师王树茂学艺。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跟随马英图学习八极、劈刺等艺。为民国初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生。后在西安师从全国著名武术家、山西汾阳人王新午学习吴式太极拳老架、岳氏八翻手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文水等十县特派员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
申子荣(1904—1983),祖籍祁县申村、后迁居平遥县长寿村,近代著名武术家,心意浑元太极拳创始人,中医内外伤科专家,“西安市四大名医”之一。
申从小就读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禀赋颖异,文采出众民,他自幼酷爱武术,随著名镖师王树茂学艺。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跟随马英图学习八极、劈刺等艺。为民国初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生。后在西安师从全国著名武术家、山西汾阳人王新午学习吴式太极拳老架、岳氏八翻手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文水等十县特派员。他还特别注重拳法的研究及力学在拳法上的应用,尤以浑元一气功(金钟罩、铁布衫硬气功)最为独到,1956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十二个单位武术表演大会上获太极拳最优奖。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一直被聘为国家级武术裁判,一生以行医为业,以中医内科、妇科、伤科、按摩见长,解放后任西安中医研究所所长,被誉为“西安市四大名医”之一。
申子荣一生对武术追求不懈,锲而不舍,从不满足。为此,他四处寻访各家高手,与之交流切磋,并博取众家之长,使自己的武技不断丰富,日臻完善。一生酷爱武术的申师,少随其舅父习少林拳,白猿通臂拳等。并入少林寺三年,习练铁砂掌,铁裆功,功成而返,得山西车姓异人传授浑元一气功,人称“铁罗汉”。为山西心意拳宗师戴逵所器重,收为关门弟子,尽得心意精髓,惜严遵师训,其浑元一气功,心意拳传人甚少,仅在陕西,山西传授数人而已,有同乡王新午先生乃太极拳实践家、理论家许禹生之高足,许禹生先生曾从师董海川之八大弟子之刘风春学八卦掌,又随杨健候习杨式太极拳与杨澄甫为师兄弟,又同吴鉴泉等人同习宋书铭传武当37式太极拳,后又同陈发科宗师交流过陈式太极拳,可谓兼收并蓄,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式图解》一书,其中阐述的太极拳理论极为翔实而丰富,王新午尽得其精髓,柔化刚发,吞放自如,以瘦小身材,常发人于丈外,功力精纯令人折服。申子荣与王新午既为同乡,又为同行(中医专家)。从而学之,亦师亦友,得其倾囊相授,另在南京国术馆期间有幸得到杨澄甫宗师倾心指点。195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新午著的《太极拳实践》一书中收入了大量的申子荣先生的拳照,申子荣的太极拳在继承许禹生、杨澄甫之“势势贯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招招相随,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作连贯舒展大方;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朴实无华,气势腾然的风格基础上,将心意拳的承转开合,结构严谨、势沉步活、顺随流畅,手运八卦,脚采五行、进退屈伸皆合易理,奇正相生顾打相兼,浑元一气,精神饱满等特点有机地融入其中,更加丰富了太极拳的内涵,并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及训练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人称为“心意浑元太极拳”。
申子荣先生参加过南京国术馆国考,名列前茅,后留馆任教,并担任过裁判长。1956年后作为陕西武术总指导出席全国和省市运动会,多次获第一名和一等奖,中、晚年在陕西、山西等地推广太极拳及太极推手,常遇车轮大战。因其功力深厚,罕有人敌。特别是在西安与师傅王新午朝夕相伴数十年,为其养老送终,得其真传。王的拳法拳理、推手散手、浑元气功悉数传与了他。
70年代,武术同仁在澡堂偶遇申子荣,想见识见识申的“缩阳功”。申推托不过,当场运起气来,将睾丸吸入体内并让几个年轻人拳打脚踢,几个年轻人轮番踢打,汗流如柱,申却面不改色,岿然不动,在场目击者无不惊叹。 “文革”期间,申子荣回到家乡,授徒传艺。据说,当时有一位山东拳师专程慕名前来拜访,谈论间提出要与申切磋技艺,一较高低。申说:“要比高低,咱们就到汾河对岸宽敞的地方去。”说着在院里拿了十二片板瓦分别夹在两胁,让徒弟给来访者也拿了十二片,众人皆感纳闷。不一会儿来到河边,此时正值初夏,河中尚有尺余深的流水。只见申子荣将板瓦从胁下轻轻往水面上一丢,一只脚便踩在将要入水的瓦片上。左一片,右一片,放得快,走得快,踩着瓦片到了对岸而水不湿鞋,好似“蜻蜓点水”。来访者见申子荣身怀如此轻功,自叹不如。于是,头顶板瓦,涉水过河,将板瓦献于申子荣足下,跪拜称师。
申师他集高超医术和精湛武技于一身,但他为人谦和,善于处事,与师为朋,相敬如宾;与徒为友,亲如父子。他常以自己总结的九字秘诀告诫同仁,即“颂师傅,捧徒弟,和平辈”,正因为他能够如此,所以成为深受人们尊敬的武术家。申师在陕西、山西等地,培养出多名省级优秀教练员,为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申师弟子众多其中有:山西张希贵、李三元、顾海平、常立东、张育仁、陕西马振邦等,享誉全国的有陕西的马振邦(其弟子赵长军:多次获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徐毓如(1960年获全国太极拳比赛冠军)、张希贵(中华武林百杰)、郝国栋(获全国武术观摩交流硬气功表演奖)、张育人(获全国形意拳老年组第一,全国武术挖掘整理雄狮奖)等。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福鼎白茶是福建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人体免疫力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白茶品种中福鼎白茶独特而 -
生姜[草本食同源中药名]
生姜[草本食同源中药名] 生 姜(附:生姜汁、生姜皮、煨姜)。华夏宝典之中药学--发散风寒药。 药用: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
拳击[对抗性体育运动]
拳击[对抗性体育运动] 拳击是一种两人对抗的体育运动。是两人使用拳头击打对抗中各自使用各种技巧如:直拳、摆拳、勾拳等技术与身法、步法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技术击中对方,以点数和击倒或KO等手段获取最终胜利的竞技运动。拳击不能简单理解为戴拳击手套进行的对抗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
黑芝麻[草本植物脂麻种子中药名]
黑芝麻[草本植物脂麻种子]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黑芝麻,黑芝麻的黑色来自一种黄酮类物质,药食同源中药材名称。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临床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