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金荞麦【肺的解毒之王】
2024-04-04中医文化 593人已围观
简介金荞麦[清肺解毒、修复肺脏之王] 金荞麦即蓼科植物之野荞麦,金荞麦药性:味酸、苦,性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补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止泻、收敛消食、祛风化湿之功。 主治:肺脓疡,或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痢疾、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赤白带下、蛇犬咬伤等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或磨汁涂敷。
金荞麦[清肺解毒、修复肺脏之王]
金荞麦即蓼科植物之野荞麦,金荞麦药性:味酸、苦,性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补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止泻、收敛消食、祛风化湿之功。
主治:肺脓疡,或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痢疾、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赤白带下、蛇犬咬伤等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或磨汁涂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系一种新抗感染药,有抗感染、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它虽然不直接杀菌,但可通过调节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患者在服药后,每见咳痰增多,由于脓痰大量排出,热挫纳增,空洞也随之缩小,液平消失,病灶逐步吸收而痊愈。剧者加黄酒一半,与水共煎煮,可增药效。
金荞麦为蓼科荞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苦荞头。根状茎木质化,黑褐色,茎直立、分枝、无毛、叶三角形、顶端渐尖,两面具乳头状突起或被柔毛,花序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花梗中部具关节,与苞片近等长,花白色,雄蕊比花被短,瘦果宽卵形,黑褐色,无光泽,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金荞分布在中国的陕西、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在印度、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金荞麦喜光,喜生于湿润山区的阳坡或沟谷光照较好的地方,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各种类型的土壤都能生长,尤以肥沃疏松的冲积土或砂质壤土、半沙半泥的熟化土栽培最好。金荞麦繁殖方法为种子、根茎和扦插。
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湿的功效。因金荞麦籽粒营养丰富,医疗价值高,可制成各种营养保健食品或饮品。金荞麦植株中粗蛋白等养分价值较高,还可用作牧草。此外,金荞麦具有明显的固土拦土能力,种植在坡地上能显示出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防治土壤侵蚀。
生长习性
金荞麦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肥力、温度、湿度的要求较低,耐旱耐寒性强。适宜栽培在排水良好的高海拔、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中而不宜栽培在黏土及排水性差的地块。金荞麦属于喜温植物,在15-30℃条件下生长良好,在约-10℃的地区栽培可安全越冬。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使用金荞麦经验录下:
《清肺定喘汤》乃朱师自拟之通治风热久咳方。此方用于治疗痰热蕴肺之久咳、痰多或痰黏阻滞、咳唾不爽之症极为合拍。
[清肺定咳汤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
组成:金荞麦20g鱼腥草[后下]15g白花蛇舌草20g天浆壳12g化橘红6g苍耳子10g枇杷叶[去毛、包]10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临症加减法:高热咽喉肿痛,腮肿目赤,加蝉蜕、僵蚕(借两者疏风热、利咽化痰、抗过敏之用);恶寒者,加炙麻黄3克;高热便秘者,加牛蒡子或生大黄;咳喘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
功用:清肺、化痰、定咳、退热。
主治:风热流感,支气管炎,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尤对风温(肺炎)咳嗽、痰多、发热、痰黏稠或黄脓痰,苔微黄、脉数,并口渴欲饮之症,颇有速效。
清肺定咳汤的方义:
本方中金荞麦,又称天荞麦、野荞麦、开金锁,名出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性味辛、涩,凉。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袪风利湿、活血祛瘀功能。《分类草药性》谓其能补中气,养脾胃,治咽喉肿痛、肺脓疡、肝炎、筋骨酸痛、菌痢、白带等。
本品记载虽早,但临床开拓应用却是近40多年的事,近代实验研究表明,金荞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 考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分类草药性》谓其能去食积,补虚弱,亦是治疗肺及呼吸道感染的良药。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通淋三大作用。
金荞麦与鱼腥草二药相伍,其清化痰热和利湿之功相得益彰,盖无湿不生痰,无热不生痰,湿和热是酿痰之因,湿和热交混蕴结,则痰旋除旋生。今二药相伍同为清热祛湿,湿热二邪分化则痰不再生,不是袪痰,胜似祛痰,痰消则久咳自止。本方中白花蛇舌草,除助其分化湿热二邪和清化痰热之外,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调节免疫功能。天浆壳,亦名萝雌,性味咸平,能软坚、化痰、清肺、止咳、平喘。枇杷叶微苦辛,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气下则火降痰顺,则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咳者不咳矣。二药均镇咳平喘,用量不可过大,此方有宣肃同用之妙。方中苍耳子有抑制流感病毒和抗过敏之作用,又能祛湿升阳通督,朱师喜掺用流感方中意寓扶正;橘红调中化痰,甘草润肺止咳,共奏清肺定咳之功。
金荞麦临床应用记载:
金荞麦这味药是大药,是治疗肺脓肿的特效药,在治疗癌肿方面的功效也不可忽视。
现代相关研究表明,金荞麦在对来源于肺、肝、结肠、白细胞和骨骼的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全展选编·肿瘤》一书便记载有金荞麦治鼻咽癌方。
鲜野荞麦、鲜汉防己、鲜土牛膝各一两。水煎服。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用垂盆草捣烂外敷。
金荞麦这味药,治疗痰热壅肺,效果非常好。它既能泄热解毒也能排脓祛瘀,这样的病右手肺脉亢盛降不下来,咳吐浓痰,一味金荞麦就管住了。
还有一个小孩儿,严重疳积,不单不长肉,还一直消瘦,半年多都不怎么想吃东西,最奇怪的是孩子一吃就腹胀。这是典型的顽固疳积化热在腹中,积不去新不生,要用一味药能够磨化五脏六腑渣滓积滞之物。这时候焦三仙、保和丸力度都不够,金荞麦就可以。
金荞麦善消肠道积滞,肺与大肠相表里,《本草钢目》记载金荞麦,善降气宽肠,磨积滞,所以金荞麦又叫净肠草。这孩子用上金荞麦,几天后居然排泄出大量黑色燥屎,从此胃口大开,身体长肉,气色转为红润。
至于其它病症的治疗,多部医书有记载:
1、喉风喉毒:金荞麦,用醋磨,漱喉,涎痰去而喉闭自开。(《本草纲目拾遗》)
2、治小儿流口水(脾胃虚火):鲜苦荞头30g。熬水服。(《重庆草药》)
3、治头顶痛、后脑痛,年久不愈:天养麦根60-120g(鲜品加倍),野菊花六至七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每日早晚二次分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4、痰核瘰疬:鲜金荞麦,将根捣汁冲酒服;其茎叶用白开水煮烂,和米粉作饼饵食用,不过二三服立消。(《本草纲目拾遗》)痰核瘰疬,包括了颈部累如患珠的包块或是乳腺增生等。
5、治关节肿胀疼痛:天养麦全草60-90克,水煎,饭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6、治脱肛:鲜天荞麦根十两,苦参十两。水煎,趁热熏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华夏中医宝典-编辑/自然浪步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寒水石[矿物石中药名]
寒水石[矿物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泻火 天然层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 处方用名: 寒水石。 性味与归经:辛、咸,大寒。入胃、肾经。 功效: 清热泻火。临床应用: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等症﹣﹣寒水石清热泻火的功效,与石膏相类似,故常与石膏配伍,用于壮热烦渴的症候。如治暑温邪在气分,大热烦渴、苔黄等症,可与石膏、滑石、杏仁、竹茹、银花、通草等药同用。 -
《诗经》国风·周南
《诗经》国风·周南【0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 -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 -
颈椎病诊断鉴别
颈椎病诊断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