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金荞麦【肺的解毒之王】
2024-04-04中医文化 806人已围观
简介金荞麦[清肺解毒、修复肺脏之王] 金荞麦即蓼科植物之野荞麦,金荞麦药性:味酸、苦,性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补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止泻、收敛消食、祛风化湿之功。 主治:肺脓疡,或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痢疾、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赤白带下、蛇犬咬伤等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或磨汁涂敷。
金荞麦[清肺解毒、修复肺脏之王]
金荞麦即蓼科植物之野荞麦,金荞麦药性:味酸、苦,性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补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止泻、收敛消食、祛风化湿之功。
主治:肺脓疡,或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痢疾、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赤白带下、蛇犬咬伤等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或磨汁涂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系一种新抗感染药,有抗感染、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它虽然不直接杀菌,但可通过调节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患者在服药后,每见咳痰增多,由于脓痰大量排出,热挫纳增,空洞也随之缩小,液平消失,病灶逐步吸收而痊愈。剧者加黄酒一半,与水共煎煮,可增药效。
金荞麦为蓼科荞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苦荞头。根状茎木质化,黑褐色,茎直立、分枝、无毛、叶三角形、顶端渐尖,两面具乳头状突起或被柔毛,花序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花梗中部具关节,与苞片近等长,花白色,雄蕊比花被短,瘦果宽卵形,黑褐色,无光泽,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金荞分布在中国的陕西、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在印度、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金荞麦喜光,喜生于湿润山区的阳坡或沟谷光照较好的地方,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各种类型的土壤都能生长,尤以肥沃疏松的冲积土或砂质壤土、半沙半泥的熟化土栽培最好。金荞麦繁殖方法为种子、根茎和扦插。
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湿的功效。因金荞麦籽粒营养丰富,医疗价值高,可制成各种营养保健食品或饮品。金荞麦植株中粗蛋白等养分价值较高,还可用作牧草。此外,金荞麦具有明显的固土拦土能力,种植在坡地上能显示出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防治土壤侵蚀。
生长习性
金荞麦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肥力、温度、湿度的要求较低,耐旱耐寒性强。适宜栽培在排水良好的高海拔、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中而不宜栽培在黏土及排水性差的地块。金荞麦属于喜温植物,在15-30℃条件下生长良好,在约-10℃的地区栽培可安全越冬。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使用金荞麦经验录下:
《清肺定喘汤》乃朱师自拟之通治风热久咳方。此方用于治疗痰热蕴肺之久咳、痰多或痰黏阻滞、咳唾不爽之症极为合拍。
[清肺定咳汤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
组成:金荞麦20g鱼腥草[后下]15g白花蛇舌草20g天浆壳12g化橘红6g苍耳子10g枇杷叶[去毛、包]10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临症加减法:高热咽喉肿痛,腮肿目赤,加蝉蜕、僵蚕(借两者疏风热、利咽化痰、抗过敏之用);恶寒者,加炙麻黄3克;高热便秘者,加牛蒡子或生大黄;咳喘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
功用:清肺、化痰、定咳、退热。
主治:风热流感,支气管炎,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尤对风温(肺炎)咳嗽、痰多、发热、痰黏稠或黄脓痰,苔微黄、脉数,并口渴欲饮之症,颇有速效。
清肺定咳汤的方义:
本方中金荞麦,又称天荞麦、野荞麦、开金锁,名出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性味辛、涩,凉。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袪风利湿、活血祛瘀功能。《分类草药性》谓其能补中气,养脾胃,治咽喉肿痛、肺脓疡、肝炎、筋骨酸痛、菌痢、白带等。
本品记载虽早,但临床开拓应用却是近40多年的事,近代实验研究表明,金荞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 考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分类草药性》谓其能去食积,补虚弱,亦是治疗肺及呼吸道感染的良药。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通淋三大作用。
金荞麦与鱼腥草二药相伍,其清化痰热和利湿之功相得益彰,盖无湿不生痰,无热不生痰,湿和热是酿痰之因,湿和热交混蕴结,则痰旋除旋生。今二药相伍同为清热祛湿,湿热二邪分化则痰不再生,不是袪痰,胜似祛痰,痰消则久咳自止。本方中白花蛇舌草,除助其分化湿热二邪和清化痰热之外,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调节免疫功能。天浆壳,亦名萝雌,性味咸平,能软坚、化痰、清肺、止咳、平喘。枇杷叶微苦辛,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气下则火降痰顺,则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咳者不咳矣。二药均镇咳平喘,用量不可过大,此方有宣肃同用之妙。方中苍耳子有抑制流感病毒和抗过敏之作用,又能祛湿升阳通督,朱师喜掺用流感方中意寓扶正;橘红调中化痰,甘草润肺止咳,共奏清肺定咳之功。
金荞麦临床应用记载:
金荞麦这味药是大药,是治疗肺脓肿的特效药,在治疗癌肿方面的功效也不可忽视。
现代相关研究表明,金荞麦在对来源于肺、肝、结肠、白细胞和骨骼的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全展选编·肿瘤》一书便记载有金荞麦治鼻咽癌方。
鲜野荞麦、鲜汉防己、鲜土牛膝各一两。水煎服。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用垂盆草捣烂外敷。
金荞麦这味药,治疗痰热壅肺,效果非常好。它既能泄热解毒也能排脓祛瘀,这样的病右手肺脉亢盛降不下来,咳吐浓痰,一味金荞麦就管住了。
还有一个小孩儿,严重疳积,不单不长肉,还一直消瘦,半年多都不怎么想吃东西,最奇怪的是孩子一吃就腹胀。这是典型的顽固疳积化热在腹中,积不去新不生,要用一味药能够磨化五脏六腑渣滓积滞之物。这时候焦三仙、保和丸力度都不够,金荞麦就可以。
金荞麦善消肠道积滞,肺与大肠相表里,《本草钢目》记载金荞麦,善降气宽肠,磨积滞,所以金荞麦又叫净肠草。这孩子用上金荞麦,几天后居然排泄出大量黑色燥屎,从此胃口大开,身体长肉,气色转为红润。
至于其它病症的治疗,多部医书有记载:
1、喉风喉毒:金荞麦,用醋磨,漱喉,涎痰去而喉闭自开。(《本草纲目拾遗》)
2、治小儿流口水(脾胃虚火):鲜苦荞头30g。熬水服。(《重庆草药》)
3、治头顶痛、后脑痛,年久不愈:天养麦根60-120g(鲜品加倍),野菊花六至七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每日早晚二次分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4、痰核瘰疬:鲜金荞麦,将根捣汁冲酒服;其茎叶用白开水煮烂,和米粉作饼饵食用,不过二三服立消。(《本草纲目拾遗》)痰核瘰疬,包括了颈部累如患珠的包块或是乳腺增生等。
5、治关节肿胀疼痛:天养麦全草60-90克,水煎,饭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6、治脱肛:鲜天荞麦根十两,苦参十两。水煎,趁热熏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华夏中医宝典-编辑/自然浪步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通背拳【传统武术拳种】
通背拳【传统武术拳种】通背拳又称通臂拳,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在传统武术中源远流长,流传十分广泛。此拳势无定势,行无定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刚柔、虚实、快慢、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转变。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传较广,流派较多,除“白猿通背”外,还有“五行通背”“北派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臂等,较早流传于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属于通背拳系中的一个流派。 -
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水系松花江源头:松花江有南北两源,正源为南源。南源(正源):南源即海拔2744米的东北屋脊长白山天池,这是松花江的正源。自天池流下的西流松花江全长958公里,流域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总面积的14.33%。它供给松花江39%的水量。在它的上游又有两源:南源头道江、北源二道江,均发源于长白山。两源在吉林省靖宇县两江口相汇以后始称松花江。北源二道江的上游有五道自西向东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松花江上中游河谷狭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从正源 -
绿茶主要品种[中华茶宝典]
绿茶主要品种[中华茶宝典]绿茶品种繁多,堪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品种的中华茶宝典,主要品种有: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狗脑贡茶;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峨眉春语;汉家刘氏茶;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黎平雀舌;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 -
擒拿术主要示例
擒拿术主要示例1.拧腕断臂:敌右手抓我胸部,我右手掌压住敌右手背,井抓握其无名指一侧,同时右腿向右斜前方趟进,左臂屈时由左上方向内向下以时压住敌右手腕,随即身体往右稍转,含胸收腹往下沉,敌臂即断。 2.抓腕压臂:敌抓住我左手腕,我右手从上往下压住其手背,我左臂屈时下压,身体上抬,左脚向前上一步,左转身,左腿向左侧趟进;同时右臂从右侧屈时左手反抓敌左臂翻腕,顺敌左腕抱紧向下向左拉抱于左腰际,并用右肩下压敌左时,使敌肘、肩关节脱臼。要点:我右手抓敌腕要抓紧、用全身整劲砸压敌肘。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