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香附的临床应用
2022-11-06中医文化 3361人已围观
简介香附,草本植物,味辛、微苦。归经循行:入肝经、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本草纲目》曰:“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
香附的临症应用
香附,草本植物,味辛、微苦。
归经循行:入肝经、三焦经。
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本草纲目》曰:“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临症经验应用:生香附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香附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香附则止血,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入肾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临症配伍应用各有奇妙。
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功效,可用于胁肋胀痛、脾胃气滞、消化不良、嗳气吞酸的治疗;香附还具有痛经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经闭痛经的治疗;此外,香附有很好的消炎杀菌、降温解热的作用,针对感染引起发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配伍:香附的临床配伍方式很多,辨证论治下取适量香附与人参、当归、丹皮、甘草、白术、茯苓、赤芍、半夏、南星、石膏、栀子、黄连、白芍、熟地、川芎等中药配伍,用水煎服即可。
注意事项: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适宜人群:气血不畅、郁结于心患者。
禁忌人群:血虚内热、气虚无滞的人群、孕妇。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
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大约距今200~3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发现。约200万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被称为“巫山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亦称元谋猿人)为早期猿人阶段的晚期,比北京猿人更原始,可能已会用火。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头骨化石,距今约300~400万年。以上发现证明长江上游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长江中下 -
武夷岩茶养生价值
武夷岩茶养生价值:营养成分:含有人类身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A、D、E、K、B1、B2、B3、B5、B6、H、C、P和肌醇等,除A、D、E、K较难溶于水外,其他均为水溶性维生素,泡茶时可充分利用;含有多种矿物质,如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钾,保护牙齿的氟及其他磷、钙、镁、铁、锌、钠、硼、硫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人类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营养的补充有所作用,它可溶于水的糖分极少,属于低热量饮料。 -
螳螂拳[传统武术象形拳]
螳螂拳[传统武术象形拳]: 螳螂拳是一种模仿螳螂动作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象形拳法,发源于陕西省淳化县,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流传。 明末清初陕西省淳化县王郎(即王文成)初练少林功夫,在一次比武失败后,当看到螳螂斗蝉中得到启发,回家后苦心钻研,取蛙辫活动的特点,吸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创出“崩补“和“八肘“两套学,并取名“螳螂十八凑“;山东省莱阳县赵家疃人士赵珠,从小攻文习武,王郎见赵珠武艺高强,便把螳螂拳传授给他,赵珠就将拳术带回了莱阳老家,从此螳蜘拳在陕西淳化县一带灭迹,赵珠又吸取了“崩补“和“八肘“及其它拳种 -
国医大师吉良晨
国医大师吉良晨——吉良晨,男,生于1928年2月,北京市人,满族,国家级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农工党员,国医大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尤对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之术颇有研究。吉大夫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酷爱医学及武术气功,40年代从祖父学医,其学业纯属出于家传、师授、自学:启蒙于其祖父乌里布额尔吉氏程吉顺(子玉),之后随其师袁鹤侪(晚清御医)、陈慎吾(伤寒大师)、韩琴轩(民间世医)、宗维新(金匮大家)拜读内、难、伤寒、金匮、本经等经典名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