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模块 >

细辛[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24中医模块 207人已围观

简介细辛[草本植物中药名] 细辛【药用一发散风寒药】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带根全草。 【处方用名】 北细辛 细辛 炙细辛。【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心、肺、肝、肾经。【功效】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临床应用: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华夏宝典/编辑部】

细辛[草本植物中药名]

细辛【药用一发散风寒药】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带根全草。

【处方用名】 北细辛 细辛 炙细辛。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心、肺、肝、肾经。

【功效】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细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与羌活、荆芥、川芎同用,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的 病症;对于外感风寒、阴寒里盛的病症,亦可应用,须配合麻黄、附子等同用。

2.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细辛止痛力强,对头痛、齿痛都有较 显著的疗效,头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齿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 用于风湿痹痛,以属于寒湿者为宜,可与羌活、川乌、草鸟等配合应用。

3.用于痰多咳嗽﹣﹣细辛因能温肺而化痰饮,所以主要用以治疗肺寒 咳嗽、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常与干姜、半夏等配伍应用。本品又能通鼻窍,疗口疮。用于鼻渊,常配合白芷等应用;用于口舌生疮,可单用一味细辛,研末,加水调成厚糊状,敷于脐部,外盖油纸,再用胶布固定。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一钱五分,煎服。外用适量。【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u=141_副本.jpg 

【附药】杜衡: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带根全草。性味辛温。功能散 风寒、化痰、行气,适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等症。

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方剂举例

温肺化饮汤(原名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芍药、细辛、五味子、干姜、半夏、甘草,治寒饮咳嗽气喘。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治阳虚而兼外感、身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减、神衰欲寐。

 

现代报道】成分:细辛含挥发油约3%,油中主要成分为旅烯、甲基丁香酚、细辛酮等。

药理:细辛所含的挥发油有镇静作用,又能使麻醉猫血压下降,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

细辛所含的挥发油大剂量应用于动物,初时引起兴奋,继则出现麻痹,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逐渐减弱,反射消失,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细辛具有解热作用有局部麻醉作用,对传导、浸润麻醉及粘膜麻醉均有效水煎剂有镇痛、镇咳作用对子宫还有抑制作用。本品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

 

按语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本品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力量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

 

临床应用常用于风寒表症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或者外助麻黄以发汗解表,内助附子以扶阳温肾,治疗阳虚体质的外感风寒、形寒怯冷等症;或者取其兼有止咳、镇痛作用,用于风寒表症兼有头痛、身痛或咳嗽等症。此外,在镇咳方面,可配干美以温肺化痰,配五味子开阖并施,配麻黄宣畅肺气;在止痛方面,可配合白芷治牙痛,配川芎治头痛,配鸟头治痹痛。【华夏宝典/chinese24h.com】

u=141_副本.jpg

4ef_副本.jpg


98c_副本.jpg

f5a_副本.jpg

                         [华夏宝典/编辑部www.chinese24h.com]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