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9-09中医文化 916人已围观
简介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中医学中之解表药,药用: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升麻或关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 升麻 绿升麻 炙升麻。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临床应用: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一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有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中医学中之解表药,药用: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升麻或关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 升麻 绿升麻 炙升麻。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临床应用: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一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有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 合应用。
2.用于热毒斑疹、牙龈浮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症﹣-本品清热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黄连等配伍;对热病高热、身发斑疹以及疮疡肿痛,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翘、赤芍、当归等同用。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升麻的升举阳气作用与柴胡相似,故两药往往相须为用,并多配补气药如党参、黄芪等以升阳举陷。【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方剂举例:
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治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
升陷汤《衷中参西录》: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宣毒发表汤《痘疹仁端录》:升麻、葛根、前胡、杏仁、枳壳、荆芥、防风、薄荷叶、木通、连翘、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生甘草,治麻疹初期、欲出不出。
现代研究报道:
成分:升麻含苦味素及微量生物碱,还有水杨酸、脂肪酸等。
药理: 升麻在体外实验能抑制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的生长。
按语: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至于它的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毒。
本品生用称绿升麻,简称升麻,用于透疹、清热解毒;用蜂蜜拌炒称炙升麻,用于升举阳气。
应用入药采收
栽培升麻4年左右即可采收,当秋季升麻地上部分枯萎后将根茎挖出。升麻的根茎晒干后可以入药,其味甘、辛,性凉。具有解表升阳、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寒热、口疮、喉痛、斑疹、疮疡、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病症。在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中都含有升麻。
食用价值
升麻可鲜食,也可用幼茎经制作后食用,清香爽口,略带苦味。幼叶亦可作凉拌菜,炒菜或主食菜馅,且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植物形态特征
升麻(Actaea cimicifuga L.)是毛茛科类叶升麻属的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根状茎粗壮,坚实,表面黑色,有许多内陷的圆洞状老茎残迹。茎高1-2米,基部粗达1.4厘米,微具槽,分枝,被短柔毛。叶为二至三回三出状羽状复叶;茎下部叶的叶片三角形,宽达30厘米;顶生小叶具长柄,菱形或卵形,长7-10厘米,宽4-7厘米,有浅裂,具不规则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或无柄,斜卵形,比顶生小叶略小,表面无毛,背面沿脉疏被白色柔毛;叶柄长达15厘米。上部的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无柄。花序具分枝3-20条,长达45厘米,下部的分枝长达15厘米;轴密被灰色或锈色的腺毛及短毛;苞片钻形,比花梗短;花两性;萼片倒卵状圆形,白色或绿白色,长3-4毫米;退化雄蕊宽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微凹或二浅裂,几膜质;雄蕊长4-7毫米,花药黄色或黄白色;心皮2-5,雄蕊多数,密被灰色毛,无柄或有极短的柄。蓇葖长圆形,长8-14毫米,宽2.5-5毫米,蓇葖果密被灰色柔毛,基部渐狭成长2-3毫米的柄,顶端有短喙;种子椭圆形,褐色,长2.5-3毫米,有横向的膜质鳞翅,四周有鳞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高达2米,根茎粗壮,分枝被柔毛;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菱形或卵形,有浅裂,具不规则锯齿;花序具分枝,密被灰色腺毛及柔毛,萼片白色,倒卵状圆形退化雄蕊宽椭圆形,顶端微凹或浅裂,雄蕊多数,密被灰色柔毛,具短柄;蓇葖果密被灰色柔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升麻产于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省地,在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多分布于较为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中。对土要求不严,在各种土壤中均可生长,多喜较高的光照强度,其多生长于阴坡或阳坡的树林边。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对温度要求严格。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鹤拳传奇典故
鹤拳历史渊源白鹤拳在神州大地上相传了近50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代武师们不懈的探索与创新,逐步演变成为“飞、鸣、宿、食”等形式的拳法,究其拳理,万法归宗,不外乎“飞者喜于形、鸣者善运化、宿者多内功、食者好指法”。如今飞鹤拳、食鹤拳几近失传,宿鹤拳、鸣鹤拳也危在旦夕,再不及时拯救,为时晚矣!明末清初,闽福宁府(今福建省宁德地区的霞浦县)北门外方家村,有位武师姓方名掌光字种公(祖籍浙江省丽水市),有女方七娘,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七娘幼时,种公把她许配给邻里亲友的儿子为娃娃亲。两亲家情趣相投 -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rézhīchū xìgběshà xìgxiāgjì xíxiāgyuǎ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 -
《诗经》商颂
《诗经》商颂【301.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 -
点苍派武术
点苍派武术:点苍派是一个神秘的门派,位于云南大理苍山,苍山又名点苍山,古籍中又作“玷苍山”。武侠小说中的点苍派,就是来源于此。该山山色翠绿,只有山顶留有积雪,故得名“点苍”。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理,苍山便被誉为释迦修行的“灵鹫山”,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点苍山自古以来便在武术界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各派武术精华也随之在这里落地生根,点苍武术共有:太极门、八卦门、通臂门、形意门、南拳门、八极门、无极门等十大门派,器械主要有绳镖、十三节鞭、龙凤双刀、铎鞘、单刀、五行剑等近20种,值得一提的是铎鞘,就是今天的霸王鞭。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