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9-09中医文化 757人已围观
简介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中医学中之解表药,药用: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升麻或关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 升麻 绿升麻 炙升麻。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临床应用: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一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有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中医学中之解表药,药用: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升麻或关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 升麻 绿升麻 炙升麻。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临床应用: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一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有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 合应用。
2.用于热毒斑疹、牙龈浮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症﹣-本品清热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黄连等配伍;对热病高热、身发斑疹以及疮疡肿痛,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翘、赤芍、当归等同用。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升麻的升举阳气作用与柴胡相似,故两药往往相须为用,并多配补气药如党参、黄芪等以升阳举陷。【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方剂举例:
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治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
升陷汤《衷中参西录》: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宣毒发表汤《痘疹仁端录》:升麻、葛根、前胡、杏仁、枳壳、荆芥、防风、薄荷叶、木通、连翘、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生甘草,治麻疹初期、欲出不出。
现代研究报道:
成分:升麻含苦味素及微量生物碱,还有水杨酸、脂肪酸等。
药理: 升麻在体外实验能抑制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的生长。
按语: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至于它的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毒。
本品生用称绿升麻,简称升麻,用于透疹、清热解毒;用蜂蜜拌炒称炙升麻,用于升举阳气。
应用入药采收
栽培升麻4年左右即可采收,当秋季升麻地上部分枯萎后将根茎挖出。升麻的根茎晒干后可以入药,其味甘、辛,性凉。具有解表升阳、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寒热、口疮、喉痛、斑疹、疮疡、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病症。在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中都含有升麻。
食用价值
升麻可鲜食,也可用幼茎经制作后食用,清香爽口,略带苦味。幼叶亦可作凉拌菜,炒菜或主食菜馅,且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植物形态特征
升麻(Actaea cimicifuga L.)是毛茛科类叶升麻属的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根状茎粗壮,坚实,表面黑色,有许多内陷的圆洞状老茎残迹。茎高1-2米,基部粗达1.4厘米,微具槽,分枝,被短柔毛。叶为二至三回三出状羽状复叶;茎下部叶的叶片三角形,宽达30厘米;顶生小叶具长柄,菱形或卵形,长7-10厘米,宽4-7厘米,有浅裂,具不规则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或无柄,斜卵形,比顶生小叶略小,表面无毛,背面沿脉疏被白色柔毛;叶柄长达15厘米。上部的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无柄。花序具分枝3-20条,长达45厘米,下部的分枝长达15厘米;轴密被灰色或锈色的腺毛及短毛;苞片钻形,比花梗短;花两性;萼片倒卵状圆形,白色或绿白色,长3-4毫米;退化雄蕊宽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微凹或二浅裂,几膜质;雄蕊长4-7毫米,花药黄色或黄白色;心皮2-5,雄蕊多数,密被灰色毛,无柄或有极短的柄。蓇葖长圆形,长8-14毫米,宽2.5-5毫米,蓇葖果密被灰色柔毛,基部渐狭成长2-3毫米的柄,顶端有短喙;种子椭圆形,褐色,长2.5-3毫米,有横向的膜质鳞翅,四周有鳞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高达2米,根茎粗壮,分枝被柔毛;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菱形或卵形,有浅裂,具不规则锯齿;花序具分枝,密被灰色腺毛及柔毛,萼片白色,倒卵状圆形退化雄蕊宽椭圆形,顶端微凹或浅裂,雄蕊多数,密被灰色柔毛,具短柄;蓇葖果密被灰色柔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升麻产于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省地,在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多分布于较为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中。对土要求不严,在各种土壤中均可生长,多喜较高的光照强度,其多生长于阴坡或阳坡的树林边。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对温度要求严格。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豆腐
中国豆腐它可以是宴席珍肴,却也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豆腐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经过日久天长的代代流传,加之各个地区不同水土条件的造就,豆腐已有了千百种吃法,无论你是何种口味,在中国,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豆腐吃法……《舌尖上的中国》曾这样评价豆腐:在蛋白质的世界里,在提供蛋白质上,大豆食品是一种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对于素食者来说,这相当完美。国人用一块小小的豆腐,却能做出酸甜苦辣不同味道! -
茉莉花茶历史发展
茉莉花茶历史发展茉莉花茶发展根据历史汉朝《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之后随印度佛教传到福州。茉莉花在唐朝时被认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气节。人们认为,茉莉花一出,则百花不香,从那时候开始茉莉花就成为了“天香”,与菩提均作为佛家圣物。宋朝时,中国兴起了把香入茶的热潮,因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是药引,茶是药,能够解百毒。在福州本土化中,茶和药都被叫做“da”(福州方言读音),导致香和茶合在一起。宋代时有 -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181.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茉莉花茶【世界名茶】
茉莉花茶【世界名茶】茉莉花茶(JasmieTea),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为福建福州,应用茶叶吸收茉莉花香而制成的茶品的特殊工艺,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茉莉花茶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有150多年历史。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中医的创新促进福州茉莉花茶诞生,宋朝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诞生了数十种香茶。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