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23中医文化 537人已围观
简介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药用-发散风寒药】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处方用名: 防风 青防风 炒防风 防风炭。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 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以治 疗风湿痹痛等症。【华夏宝典】
防风[草本植物中药名]
防风【药用-发散风寒药】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处方用名: 防风 青防风 炒防风 防风炭。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 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长于祛风,能解风邪,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以治 疗风湿痹痛等症。
3.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作 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又有止泻、止血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 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华夏宝典/编辑部】
方剂举例:
防风汤《证治准绳》:防风、葛根、秦艺、桂枝、甘草、当归、杏仁、黄 芩、赤茯苓、生姜,治感冒骨痛。
凉惊汤《医宗金鉴》:防风、钩藤、青黛、黄连、牛黄、生姜,治小儿痉挛。
【现代报道】 成分: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醺、有机酸等。
药理试验:
防风煎剂对多种痢疾杆菌及枯草杆菌有强烈的抗菌作用;对某些皮肤癣菌 也有抑制作用。防风煎剂有中等度解热作用;对关节有镇痛作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按语:防风一药,顾名思义,是具有祛风止痛作用的药物。它既能祛风寒而且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它微温而不燥,药性较为缓和,故又可用于风热壅、目赤肿痛、咽喉不利等症,可与荆芥、薄荷、连翘、山栀、黄芩等 、同用。至于祛风解痉方面,则力量较弱,如用治破伤风,本品只能作为辅助药物,不能独任其功。与防风常同用以祛风解表,有如麻黄配桂枝以发汗解表,也是取它相须的作用。但荆、防发散之力不如麻、桂,作用较为缓和。至于荆、防两药相比,则荆芥发汗之力较强,而防风祛风止痛之功较好。前人认为,防风能升脾阳,可用于脾虚泄泻。根据临床体会,防风炒用可减弱它祛风的力量,确有止泻的功效。防风炒炭,又可用于崩漏而见血色清淡者,与温经止血的炮姜相比,则功用相似而力较逊。【华夏宝典/编辑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鹤拳【中华武术地方拳种之一】
鹤拳【中华武术地方拳种之一】鹤拳原称白鹤拳,是中华武术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拳系的一种。分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种不同的拳种派系,但又属同宗,是我国南拳中的一朵奇葩。由方七娘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而出的别具一格的拳法,创拳于清康熙(1662-1723)年,方七娘原籍浙江丽水人。始创于福建霞浦发源于永春,多流传于永春、福州、福清、长乐、莆田、连江,宁德一带,正宗的白鹤拳,相传由永春方氏七娘创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即宿鹤 -
昆仑派掌门人周金生
昆仑派掌门人周金生周金生老师,1935年生于山东曲阜。自幼随父学武,1953拜在辽宁抚顺拜一代武林宗师梁焕如(号“小天”,1893——1970)门下学艺。习练宫廷尹氏八卦连环掌和王宗岳武当太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221.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222.采菽】采菽采 -
骨碎补[草本中药材]
骨碎补[草本中药材] 骨碎补,草本中药名、药用:水龙骨科常绿草本植物槲蕨的根茎,主要用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苦,温。归肾、心、肝经。 功能和应用: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临床应用:常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与用量:常用量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本品用酒浸汁,外搽可治秃发。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