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的精髓与密秘
2024-06-10中医文化 489人已围观
简介中医的精髓与密秘: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总称,她包括问诊、辨证、针刺、艾灸、正骨、推拿、伤科、、砭石、中药、刺络放血、点穴疗法、祝由术等等许多有效的疗法在内的一大体系,如:武医、苗医、道医、佛医、藏医等等,仅把“中医”等同于“中药”,把中医的范围“看窄了”,把中药的含义“看小了”,中医的精髓在民间、中药的精髓在于精准组方和用量。
中医的精髓与密秘
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总称,她包括问诊、辨证、针刺、艾灸、正骨、推拿、伤科、、砭石、中药、刺络放血、点穴疗法、祝由术等等许多有效的疗法在内的一大体系,如:武医、苗医、道医、佛医、藏医等等,仅把“中医”等同于“中药”,把中医的范围“看窄了”,把中药的含义“看小了”,中医的精髓在民间、中药的精髓在于精准组方和用量。
临床实践感到,“中药不传之秘”至少有4个方面,每一条都像“扣衣服扣子”一样,只要扣错一个,后面就全错了。中药起效治病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会引起反作用。
这4个方面包括:一.药材加工:很多人感觉现代中医在走下坡路,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多少好的药工了,需要道地药材,种植也不要偏离地域,古言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养一方人。一个懂种植、识药、辨药、会炮制、有原则的药工,在中医行业是“国宝级”的存在。
中药材的炮制,是秘不示人的,或者“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正确的炮制中药能减毒、增效、保存、使用,这是“中药不传之秘”的第一道关口。中药的加工方法很多,大致分为生晒、炒制、炙制、煮制、蒸制、炖制、发酵、干燥、熬膏、制丸等十多种方法,每一种加工方法都有不同的手段,每一种方法对应的药材功效是根本不同的。
如:黄芪切片生晒可清肺利水止汗固表,蜜炙可治血弱补肺虚,炒制能调理脾虚,酒炙是治肺寒和中气下陷的。
如:鸡内金生晒,是消食化瘀的,炒制是消积导滞的,醋蒸是健脾疏肝的。药材加工不给力,或者加工搞错了,后面很可能全部错了。【华夏宝典】
二、用药比例:我们看中医典籍,大量药方是标注了剂量的,但临床应用总感觉效果未充分发挥出来,除了古代的计量方式与现代有差别,需要换算之外,很多人归咎于药材不好、辨证不准、中医不行等原因,其实还有一个“用药比例”的关键秘诀。换句话说,用药比例不对,药方效果就打折扣了,甚至与治疗意愿背道而驰。
比如:同样是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材组成的药方,如果没有比例,就没有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小承气汤的区别了。 如:桂枝与白芍同用,是药方很常见的组合,当桂枝与白芍等量,是解肌发表的、桂枝加倍,是温阳降逆的、白芍加倍,是解表和里的,根本不一样。
比如:麻黄汤的麻黄、桂枝比例多见于3:2,枳实丸里的白术、枳实之比是2:1、白虎汤里的石膏与知母之比是3:1、当归补血汤里的生黄芪与当归之比是5:1等等。而且,用药比例还有一个“药用部位”、“药材年龄”、“雌雄有别”的秘密设置,如:当归分为头、身、尾、全株等4部分,每个部分入药效果不同;陈皮和青皮同出一物,但年龄不同,效果不同;地鳖虫只有雌体可入药,雄体不行,等等。
三、引经药:引经药又叫“药引”,它厉害之处是在药方用量很少,但能“四两拔千斤”,这是中药里重要的一项“不传之秘”。
引经药是在中医详细问诊、正确辨证的基础上使用的。比如,同样是头痛症状,不同部位的引经药是不同的:头两侧位置疼痛,用川芎为引。额头疼痛,用白芷为引。鼻和额头部位疼痛,用辛夷花、苍耳为引。整个头顶发沉发疼,用藁本为引。头颈部或后脑勺疼痛,用葛根为引。引经药还有很多,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药,能事半功倍。
四、配伍的巧妙:同样的病症,药方不同,效果大不一样,这里面就涉及到中药配伍之秘,一样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临床上多见于3种:1、配伍相对,寒热、补泻、收散、升降不同,以相反促治疗相成,如:黄连+肉桂,寒热之间,治心肾不交。白术+枳实,补消之间,能健脾除痞。桔梗+苏子,升降之间,除胸膈气滞。紫苏+白芍,收散之间,能疏肝泻热。
2、配伍相辅:如理气又化湿,发汗又通阳,内外、上下、表里结合,如:半夏+陈皮,化痰理气。黄芪+防己,有名的黄芪防己汤。 附子+茯苓,温肾利水。
3、配伍相同强化药效,如:附子+肉桂,回阳温肾。沙参+麦冬,润肺生津。柴胡+升麻,理气行气。总之,中医不传之秘,绝不仅仅限制于中药的剂量,它有很多类别、多个场合的设置,只有用心学习运用才能有收获,取得患者认可,擦亮中医的名片。而且,通过这些不传之秘,筛除那些不学无术、学艺不精的混事中医。【华夏宝典编辑部】华夏宝典Chinese24h.com.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惠安女[传统文化]
惠安女[传统文化]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而闻名海内外。因为她们奇特的文化,所以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其实惠安 -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申子荣(1904—1983),祖籍祁县申村、后迁居平遥县长寿村,近代著名武术家,心意浑元太极拳创始人,中医内外伤科专家,“西安市四大名医”之一。申从小就读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禀赋颖异,文采出众民,他自幼酷爱武术,随著名镖师王树茂学艺。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跟随马英图学习八极、劈刺等艺。为民国初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生。后在西安师从全国著名武术家、山西汾阳人王新午学习吴式太极拳老架、岳氏八翻手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文水等十县特派员 -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解表药之发散风热,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处方用名:春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细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秋柴胡。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平、微寒。入心包络、肝胆经、三焦经。 功 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禁 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
鹤拳【中华武术地方拳种之一】
鹤拳【中华武术地方拳种之一】鹤拳原称白鹤拳,是中华武术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拳系的一种。分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种不同的拳种派系,但又属同宗,是我国南拳中的一朵奇葩。由方七娘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而出的别具一格的拳法,创拳于清康熙(1662-1723)年,方七娘原籍浙江丽水人。始创于福建霞浦发源于永春,多流传于永春、福州、福清、长乐、莆田、连江,宁德一带,正宗的白鹤拳,相传由永春方氏七娘创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即宿鹤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