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名方《四逆汤》临床应用

2022-03-24中医文化 3800人已围观

简介中医名方《四逆汤》临床应用:中医名方“四逆散”,为和解之方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胁肋痛等症状。

疏肝理气妙方-四逆散

 四逆散歌诀:

四逆散中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中医名方四逆散,为和解之方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胁肋痛等症状。

《注解伤寒论·卷六》成无己: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胁痛在中医里,这个症状在很多病症中都有,那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这个位置和肝胆经的脾经关系最为紧密相连,肝经从上到下,都会经过胁肋部位,胁痛那病因多数和肝胆相关。

《伤寒论》中疏肝理气解郁的四逆散,简单四味药,方组分别是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临床可治疗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输卵管,乳腺等等多种病症。

此方虽然简单,但实际运用中也有君臣佐使,相互配合。其柴胡乃君药,它归肝经和胆经,有疏肝理气第一药的名声,用它先通体内肝经,肝经一通,身体胸协等部位的疼痛就无影无踪。柴胡为君,白芍为臣,同样也是入肝的一味好药,可泻肝火,安脾肺,滋补肝血。柴胡配白芍,一个疏肝,一个滋肝,绝对一对天造地设的好搭档。枳实和甘草,疏肝健脾,四味药共奏好疗效。

四逆散临症可以治疗胆囊炎、肝炎、胆结石等这几种病症,都有胁肋部位疼痛的症状,基本都是肝气郁滞而引起的,所以在临症的治疗中,四逆散的疏肝理气正好对应病机。在妇科临症上面,四逆散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像女性输卵管炎,附件炎等引发的少腹疼痛,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经若不通,气滞血瘀,也会导致卵巢、输卵管出现问题,形成积水、疼痛、胀痛。通过用四逆散疏肝理气,畅通肝经,也就可以解决少腹部位的胀痛问题。

四逆汤的方解:本证多由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阳气内郁所致,治疗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为主。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枳实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原方用白饮(米汤)和服,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p4tc_副本.jpg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