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三伏灸[时间医学】
2021-11-01中医文化 2553人已围观
简介三伏灸三伏灸即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养生宝典,具体做法是根
三伏灸
三伏灸即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养生宝典,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上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之后也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中医针灸专家俞景耀医师说:通俗讲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中医认为,天人是合一的,在一年中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此时通过选用特定穴位连续三次用一些辛温、温阳、逐痰、祛寒的中药膏剂进行穴位贴敷效果比较好。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极佳。于是三九灸历来是中医家用于强身健体、治疗疑难杂病的好方法。按照这种理论,三伏天的时间是不能随便变的。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代李时珍于公元1518-1593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
天灸疗法治哮喘的历史:文字记载是在清朝初期张璐著《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它是古代传统疗法。
天灸的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西医研究发现,通过天灸疗法以后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血中噬酸性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下降,明显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同时在促进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腺苷单磷酸)的合成,提高CAMP的水平上,能有协调气道平滑肌的功能增强,能抵御风邪的侵入,起到预防的作用。儿童天灸,强身健体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效果比成人更明显。
天灸适应症
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常年感冒者(包括儿童)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颈肩腰腿痛、过敏者等。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平常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伏天灸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群,目前三伏天开展的天灸是针对中医辨证虚、寒为主的人群,适应病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另一类是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等胃肠道疾患。
天灸禁忌症
急性发作期、发烧、咽喉发炎、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患、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天灸注意事项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皮肤出现红晕,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贴药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去医院就诊。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注意事项说明:贴药后有很小的机率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水泡、过敏、破损,由于天灸疗法本身是;发泡;疗法,所以这些反应是正常现象,如果确实需要治疗,中医专家表示可自行在局部涂抹烫三伏天灸伤膏,但费用需要自理。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薰鹅[闽菜之一]
武夷薰鹅[闽菜之一] 武夷熏鹅起源于武夷山岚谷乡,是武夷山人都喜欢的家乡美味,熏鹅味道鲜美,带有一股烟熏的松脂香味。2008年武夷山岚谷熏鹅的制作技艺被评为武夷山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熏鹅制作工艺很讲究,选出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不肥不瘦,重量大约2~3斤的白鹅,宰杀雏毛洗净后用清水煮20~30分钟,煮至七八分熟时将鹅取出锅,沥干水分,再把辣椒粉小茴香等做成的特制香料酱均匀地抹遍鹅全身,然后将鹅固定好,放到专门的备有糯米、茶叶的烤箱熏制,熏至七八个小时,这时鹅肉融入了各种香料味,香气扑鼻,鹅皮金黄透亮 -
万籁声与刘神仙及杜心五合影照片
万籁声与刘神仙及杜心五合影照片1928年北京的报刊刊登一张照片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是一张当时被称为“武林文星”的武术家万籁声先生和传其道功的刘神仙及传自然门内功的杜心五先生三人合照。报刊以《武术家》为题头,内容如下:自晨报北京版刊载《武术汇宗》后,想见著者万籁声之丰彩者颇不乏人。今假得万君与其二师合影亟刊于此。左图中立者为万君,右为自然门内功名师杜心五先生,左即世所知名之刘神仙,道功名师也。刘杜平日均不摄影,此係破题儿第一遭,尤为足珍。燕赵自古多奇人,世有留意者乎。刚看到此照,也是惊喜万分,但仔 -
肉豆蔲[草本中药名称]
肉豆蔲[草本中药名称] 肉豆蔻[草本植物成熟果仁],英文名:Myristicae Semen。 别名:肉豆叩、肉果、玉果、顶头肉、迦拘勒。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大肠经、胃经、脾经。功效与作用:温中行气、行气止痛、涩肠止泻。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
中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任何国家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