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心血管必知的五种方药
2022-02-08中医文化 2796人已围观
简介心血管必知的五种方药:1,脑安胶囊[活血化瘀,益气通络]。2,益脑宁片[益气补肾、活血通脉]。3,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行气止痛、消食化滞]。4,乐脉颗粒[行气活血、化瘀通脉]。5,逐瘀通脉胶囊[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心血管必知的五种方药
脑安胶囊[活血化瘀,益气通络]
方组: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
方解:方中川芎活血祛瘀行气,为君药。当归养血活血,红花活血祛瘀通经,人参大补元气,补气以助血行,三味为臣药。佐以冰片芳香开窍。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之功。
临床应用:使用于由气虚血瘀,脑络阻滞所致的中风,症见肢体活动不利,或松懈瘫软,手足肿胀,肢体发凉,伴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舌体胖大,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弦,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另外,临床尚有用于卒中高危人群预防的文献。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脑安胶囊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能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能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脑血流量,增加脑膜恢复血流的毛细血管数并增大动脉管径,改善脑部微循环;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可减轻急性脑缺血病理损伤,改善行为学;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可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沉速度、红细胞压积,延长凝血时间;尚具有增加颈动脉的血流速度、减轻血管内膜增厚、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认知功能、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益脑宁片[益气补肾、活血通脉]
方组:炙黄芪、党参、制何首乌、灵芝、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天麻、钩藤、丹参、赤芍、地龙、山楂、琥珀、麦芽。
方解:方中炙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行滞活血,促进血行,共为君药。何首乌滋补肝肾,填精益脑;灵芝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丹参、赤芍、地龙、山楂活血通脉、化浊降脂,共为臣药。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天麻、钩藤平肝息风,琥珀安神定志,麦芽健脾消食、行气开胃,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肾、活血通脉之功。用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謇涩,肢体肿胀或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伴气短乏力,自汗出,下肢酸软,行走不稳,饮水呛咳,视物不清,头晕耳鸣,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临床尚有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报道。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行气止痛、消食化滞]
方组: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绞股蓝、山楂、大蒜、三七、天然冰片、植物油、山梨酸、蜂蜡。
方解:方中银杏叶可以活血化瘀、止痛,丹参善能通行血脉、养血安神,灯盏细辛活血通脉、祛瘀止痛,以上三药为本方君药。山楂具有行气散瘀、消食化滞之功;绞股蓝益气健脾,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降糖、降脂、减轻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与山楂、绞股蓝共为方中臣药。大蒜具有温中健胃、行气导滞的功效,辅助臣药行气活血为佐药。天然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为使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之功。用于因气滞血瘀所致胸痹,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唇舌紫黯,脉涩,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梗死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减轻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病理学改变,减轻非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能减低梗死后左室重量及心脏重量指数,改善梗死后的心室重构;具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性,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灶体积。
乐脉颗粒[行气活血、化瘀通脉]
方组: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山楂。方中丹参活血化瘀、清心安神、通脉止痛为君药。辅以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赤芍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红花活血通经、化瘀止痛,共助君药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合为臣药。香附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木香健脾和中,调气止痛;山楂消积化脂,活血化瘀,佐助君药增强行气活血通脉之能,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瘀通脉之功。
临床应用:用于因气滞血瘀,瘀阻清窍,脑失所养所致的眩晕,症见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健忘,心悸,失眠,舌黯或瘀斑,脉细涩,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因气滞血瘀,瘀阻脑络所致的头痛,症见头痛如刺时有发作,舌黯,脉弦细涩,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因气滞血瘀,脑脉瘀阻所致的中风,症见肌肤不仁,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利,舌质紫黯苔少,脉细涩;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乐脉颗粒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能降低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含水量、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并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逐瘀通脉胶囊[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方组:水蛭、虻虫、桃仁、大黄。方中水蛭味咸走血,善破血逐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为君药。虻虫味辛能开,其逐瘀破积通经,力大功宏,与水蛭相须而用,为臣药。桃仁、大黄能破瘀、通经络,更助君、臣药物破血逐瘀之力,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之效。
临症应用:用于因血瘀所致的眩晕、头痛,症见头晕,头痛,耳鸣,舌质黯红,脉沉涩,原发性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见上述证候者。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逐瘀通脉胶囊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能降低脑缺血指数和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含量;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能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能减轻体外血栓长度。文章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章整理:自然浪步人】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建地术拳传承
福建地术拳传承地术拳一代宗师陈依九 陈依九(1903—1997)福州市晋安区西园村人,人称“铁腿九师”。自幼酷爱武术,到处寻师习武,先后学会“狮拳”、“龙形拳”、“虎形拳”、“罗汉拳”等当地盛传的民间武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了进一步拓展武术视野远渡重洋到了新加坡,先后又学了“泰拳”、“柔术”等。在一次缘遇隐居在新加坡地术拳传人陈阿银后,拜他为师,勤学苦练得真传,不传之秘始传承。在陈阿银师傅的精心传授下,结合吸收所学的武艺,练就成世上唯一的铁腿功(双 -
拳击[对抗性体育运动]
拳击[对抗性体育运动] 拳击是一种两人对抗的体育运动。是两人使用拳头击打对抗中各自使用各种技巧如:直拳、摆拳、勾拳等技术与身法、步法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技术击中对方,以点数和击倒或KO等手段获取最终胜利的竞技运动。拳击不能简单理解为戴拳击手套进行的对抗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
十谷长寿粥
十谷长寿粥 有机原材料: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麦、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和红薏仁等分量混合而成。以上十种可同时煮熟。作法1:晚上时,将十谷米一杯用水洗净,加水七杯,放入闷烧锅内锅中烧开再煮十五分钟,放入外锅中加盖,翌日早晨上班前即可食用。可多煮一点,供三四天食用。 作法2:晚上时,将十谷米三杯泡水4小时,放入电饭锅中,再加水5杯煮成干饭,待冷却后,放入冰箱。翌日早晨上班前,取酌量加水四杯煮成稀饭。 备注:小孩子若因口感不喜欢吃时,可加入 -
国医大师吉良晨
国医大师吉良晨——吉良晨,男,生于1928年2月,北京市人,满族,国家级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农工党员,国医大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尤对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之术颇有研究。吉大夫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酷爱医学及武术气功,40年代从祖父学医,其学业纯属出于家传、师授、自学:启蒙于其祖父乌里布额尔吉氏程吉顺(子玉),之后随其师袁鹤侪(晚清御医)、陈慎吾(伤寒大师)、韩琴轩(民间世医)、宗维新(金匮大家)拜读内、难、伤寒、金匮、本经等经典名著。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