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
2019-11-20民俗文化 4060人已围观
简介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是压榨油菜籽油的时候,老油榨坊整修一新,茶油或菜籽油的浓郁香味飘散,传承了几十代的手工古法作坊又开始运作如初。古法的操作方法:炒、磨、碾、蒸、踩、撞,这是压榨的古老手工制油方法,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古法榨油,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代代口耳相传,一丝不苟,今天人们保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和三百多年前明朝出版的《天工开物》,仍然完全吻合。乡里人称榨油为“打油”,到了打油的时候,农户们挑着脱粒后的菜籽或茶籽果来到油榨,交给打油的师
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
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是压榨油菜籽油的时候,老油榨坊整修一新,茶油或菜籽油的浓郁香味飘散,传承了几十代的手工古法作坊又开始运作如初。
古法的操作方法:炒、磨、碾、蒸、踩、撞,这是压榨的古老手工制油方法,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古法榨油,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代代口耳相传,一丝不苟,今天人们保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和三百多年前明朝出版的《天工开物》,仍然完全吻合。乡里人称榨油为“打油”,到了打油的时候,农户们挑着脱粒后的菜籽或茶籽果来到油榨,交给打油的师傅们,油榨坊里人声鼎沸,热闹起来了。
山茶果山茶油,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采摘茶果,11月晾晒脱壳,12月份就可以销售茶籽或收购茶籽,来年一二月份榨油,所以通常山茶油是季节性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山茶果山茶籽小批量的不好储存,储存不良的山茶果山茶籽的出油率会降低,所以人们一般就每年3月份前把茶籽都榨成毛油,而毛油就可存放的时间长些。
【古法手工榨油方法如下】
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炒籽。炒籽的锅和一般的锅不太一样,斜着安在灶台上,这是为了方便散热和翻动。炒菜籽需要师傅不停翻动,并随时掌控火候。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车师傅捏起一把菜籽碾开在灶台上,凭菜籽芯的颜色来判断起锅的时候。热乎乎的菜籽起锅了,马上转移阵地,这个小小的石磨,是专为碾菜籽而定制的。
不同于油茶籽,烘干后可以直接倒入碾槽,菜籽圆滑细小,必须把每粒菜籽磨成不规则形状,叫“不出整籽”。圆圆的木盆底下连着磨口,均匀使力,菜籽自然下滑,重点是石磨高低左右要平,师傅调整了好几次,才顺利开磨。
古法榨油的每一项工序都带着温度,磨好的菜籽趁热又赶紧倒入碾槽。这里的碾轮高达1.5米,还是个独轮,能拉动它的必须是位大力士。
牛拉动碾轮,一圈圈地转着,一根木条卡在碾轮上,把黏在轮子上的菜籽刮下。榨油用工具从大处到小处,处处都经过研究衡量,不断改进,长年的劳作实践下来,几乎没有一处是无用的设计,也没有一处会对参与劳动的人和物有所妨碍。
菜籽碾完了,就要上锅蒸。在蒸之前,还要先过一遍筛,确保菜籽粉末均匀。灶里火势正好,开始蒸坯了。蒸粉用的蒸锅是专用的,外形如蜂筒,将碾好的菜籽粉俗称叫“坯”倒入其中,让粉末充分吸收水汽,蒸熟蒸粘,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
接下来就是最考验师傅技巧的环节了——包饼。包饼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腰力、臂力,还要有相当的巧力、准力,能不能出油,出多少油,全部由包饼的师傅掌握。
俗话是这样说的:一坯二碾,三包四打。包枯也要包得好,不包平就不出油,油就藏在里面。就要踩得四周一样平,要踩平,中间不能藏芯。
包好的坯饼,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统一运到榨槽里撞油了,这是榨油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榨槽,重超千斤,用一根或两根大硬木如柞木或樟木凿空制成,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将胚饼竖着放进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两排木楔,师傅们调整好桩头位置,就可以开榨了。
开榨时,掌锤的师傅,执着悬吊在空中的油锤,对准油槽中的“进桩”用力撞去,沉闷的撞击声,成了一种师傅们熟谙于心的韵律,起步退步,拖后进击,油饼的稻草闪闪发亮,油槽里金黄的清油如暴雨般喷洒而出。
三个人都要同时着力,拉绳的人要拉得好,后面掌尾的人要掌握方向,要(往上)打就往那边打,要(往下)打就过来一脚,这就是民间的人文古迹。
菜油味美养生,浑身是宝,榨完油后的菜枯,也有很多用处。菜枯不论施肥什么东西(都好),(比如)给稻谷施肥。打经济算盘,就愿施(化学)肥料,按质量来说,就愿放菜枯。(放菜枯)的谷子又黄亮,又开胀,谷子又饱满。还有一些你们知道的,现在瓜棚里种的西瓜为什么不好吃,为什么淡味,就是没用菜枯,完全靠化学肥料。
三四十分钟的撞油结束后,师傅们开始卸下油饼,在茶油制作中这就是全部工序完成了,但是菜油和茶油的程序有很大区别,师傅们说接下来还要复枯。
打复枯就是重新再打一次,到榨里再撞一次,包一次,碾一次。等于油没打干,毕竟是人工(打的)。如果打油时有没有碾到的,(打复枯时)再进行第二次碾,第二次碾了以后再上去打,那么里面的油就全干了。
菜油要打两次,一天就是打一榨油,就是打三百多斤籽。碾碎油饼,过筛,上蒸,包饼,撞油,相当于于重复所有榨油程序。撞油声又开始响起,和机械化的作坊比较起来,手工作坊费时费力,考验手艺,确实不易。现在用榨油机就是人轻松一点,(手工)一日又要备籽又要炒籽又要磨籽又要来碾,这样就要(累)一点。现在人都是图轻快,实际上油就是这种油好。
古法榨油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古法榨出的菜油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口感绵香四溢,这也是古法压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一间小小的油榨坊,延续的不仅是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他们生存的经验,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本文图片由著名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处方用名: 鸭跖草。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筱莓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排卵是成熟的卵子从卵泡排出的过程,女性出生后,两侧卵巢约有30—60万个卵泡,但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约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其余退化了。大多数人成熟的卵泡应该是在18-20mm,成熟的卵泡一般达到20mm都会开始排卵。但是也因人而异,因为临床上部分人卵泡可能达到22-23mm才破裂,部分卵泡可能14mm时就破裂。14mm卵泡破裂后也可能有成熟的卵子,而且也能受孕。 -
绿茶历史
绿茶历史据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绿茶据传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 -
千八攒除疾道功
千八攒除疾道功(道家秘传小八段锦)千八攒除疾道功,亦称小八段锦、但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有抻筋拔骨之意,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