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3-14中医文化 660人已围观
简介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处方用名: 鸭跖草。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筱莓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处方用名: 鸭跖草。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筱莓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对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 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痛,可配伍凤尾草、篇蓄、蒲公英等同用。
此外,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 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钱至二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鸭蹈草含剂(江西德兴县卫生办公室方):鸭蹋草、紫苏、马兰根、豆豉、淡竹叶、木贼草、枇杷叶、射干,治流行性感冒。
现代临床试验报道:
成分:鸭跖草含花青素类,为飞燕草次试等;另含粘液质、淀粉。
药理:鸭跖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都有抑制作用。又本品有明显退热作用。
按语: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他清热解毒药配伍。
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本品在上海地区草药店有售,别名叫竹叶水草、鲜竹叶等。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排卵是成熟的卵子从卵泡排出的过程,女性出生后,两侧卵巢约有30—60万个卵泡,但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约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其余退化了。大多数人成熟的卵泡应该是在18-20mm,成熟的卵泡一般达到20mm都会开始排卵。但是也因人而异,因为临床上部分人卵泡可能达到22-23mm才破裂,部分卵泡可能14mm时就破裂。14mm卵泡破裂后也可能有成熟的卵子,而且也能受孕。 -
龙行拳
龙行拳龙行拳,是龙行武术代表套路之一,是融技击、健身、和表演艺术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武术套路运动。顾名思义,就是“龙”的运动。换言之,“龙”,为精神意念,为养性之术;“行”,为肢体活动,为运动之道;“拳”,武术运动的法则。以“龙性”造拳,“贵在取意、取势、取神”。将龙的精神、龙的形象、龙的文化内涵寓于龙行拳套路演练之中,使演练者内在的精神意念与外在的肢体活动高度和谐统一而熔成“拳术化”。达到“神形兼备,内外兼修”的目的。龙行拳的的创编是刘志清他老人家亲身传授的“龙行三穿掌”基础上,将太极、形意、八卦 -
骨碎补[草本中药材]
骨碎补[草本中药材] 骨碎补,草本中药名、药用:水龙骨科常绿草本植物槲蕨的根茎,主要用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苦,温。归肾、心、肝经。 功能和应用: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临床应用:常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与用量:常用量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本品用酒浸汁,外搽可治秃发。 -
传统中医房事养生
传统中医房事养生中医养生历史源远流长,方法丰富多彩,实践卓有成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养生宝典的中医重要典籍。《黄帝内经》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养生智慧,是中医养生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该书中确立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出了审因施养、形神共养等重要原则,内含丰富的针灸、气功、按摩、温熨、天然药物等养生方法,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后世医家和养生家的必研经典,也是我们学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