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3-14中医文化 294人已围观
简介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处方用名: 鸭跖草。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筱莓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鸭跖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 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处方用名: 鸭跖草。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筱莓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对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 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痛,可配伍凤尾草、篇蓄、蒲公英等同用。
此外,还可应用于毒蛇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 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钱至二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鸭蹈草含剂(江西德兴县卫生办公室方):鸭蹋草、紫苏、马兰根、豆豉、淡竹叶、木贼草、枇杷叶、射干,治流行性感冒。
现代临床试验报道:
成分:鸭跖草含花青素类,为飞燕草次试等;另含粘液质、淀粉。
药理:鸭跖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都有抑制作用。又本品有明显退热作用。
按语: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他清热解毒药配伍。
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本品在上海地区草药店有售,别名叫竹叶水草、鲜竹叶等。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豆豉[豆科植物黑豆发酵品]
豆豉[豆科植物黑豆发酵品]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黑色的种子(即黑大豆),经加工发酵而成。豆豉即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处方用名: 淡豆豉 清豆豉 炒香豉。 性味与归经: 辛、甘、微苦,寒(因炮制方法不同,又有偏于辛微温者) 入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疏风解表、清热除烦、解毒。 -
峨眉派
峨眉派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鳖头。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
酱香回锅肉
酱香回锅肉酱香回锅肉的制作食材:中五花肉400克、香蒜20克、洋葱20克、黑木耳5克、蒜片、姜末2克。调料:食盐3克、白砂糖2克、鸡精1克、甜面酱20克、食用油、料酒适量、干辣椒1个。辛香料 -
福鼎白茶冲泡技法
福鼎白茶冲泡技法1、杯泡法:适合一人独饮,用杯泡法,用200ml透明玻璃杯,取3-5g用约90度开水,先洗茶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白茶,冲泡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自由掌握。2、盖碗法:适合二人对饮,取3g福鼎白茶投入盖碗,用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然后象功夫茶泡法,第一泡30-45秒,以后每次递减,这样能品到福鼎白茶的清新口感。3、壶泡法:适合三五人雅聚,大肚紫砂壶茶具最佳或大容量飘逸杯,取5-6g福鼎白茶投入其中,用约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45秒后即可品饮,特点:毫香醇厚。4、大壶法:适合群体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