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栀子[灌木果实中药名]
2025-03-08中医文化 874人已围观
简介栀子[灌木果实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泻火药, 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树的成熟果实。 处方用名: 炒山栀 焦山栀 黑山栀 生山栀。 性味与归经: 苦,寒。入心、肝、肺、胃经。 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澹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俞景耀/提供文章。
栀子[灌木果实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泻火药, 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树的成熟果实。
处方用名: 炒山栀 焦山栀 黑山栀 生山栀。
性味与归经: 苦,寒。入心、肝、肺、胃经。
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澹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妞、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解热毒的作用。在临床上用治血热妄行,常和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此外,本品与茵陈配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
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俞景耀/提供文章。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外适量。
方剂举例: 栀子大黄汤(《金匮要略》):栀子、大黄、枳实、豆豉,治酒疸、心中懊恢或热痛。
现代报道:
成分:栀子含有黄色素,为栀子试,水解后得α﹣番红花酸。此外,含鞣质及果胶。又有报道从本品分得 D﹣甘露醇、B﹣谷甾醇、廿九烷和两种色素成分。
药理:栀子有利胆和降压作用。栀子煎剂及醇提取物可引起猫、兔持久性降压,对结扎胆管的动物能抑制其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
本品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栀子水浸剂在试管内能抑制多种致病皮肤癣菌。
清热泻火药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此外,本品与茵陈配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
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外适量。
现代临床医学报道:
成分:栀子含有黄色素,为栀子试,水解后得α﹣番红花酸。此外,含鞣质及果胶。又有报道从本品分得 D﹣甘露醇、B﹣谷甾醇、廿九烷和两种色素成分。
药理:栀子有利胆和降压作用。栀子煎剂及醇提取物可引起猫、兔持久性降压,对结扎胆管的动物能抑制其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
本品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栀子水浸剂在试管内能抑制多种致病皮肤癣菌。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红茶功效与价值功能
红茶功效与价值功能营养成分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每100克中含)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可食部100水分(克)7.3能量(千卡)294能量(千焦)1230蛋白质(克)26.7脂肪(克)1.1碳水化合物(克)59.2膳食纤维(克)14.8 -
茶叶与地域名茶
茶叶与地域名茶茶的主要味道来自茶叶,因此地道茶叶对茶的品质影响也是最大的。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主要的茶叶出产地,因此茶叶的品种也特别多。其中有名的品种更是不少,下面所列出的仅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 绿茶类毛尖:产于河南信阳俗称“绿茶之王”。龙井:既是浙江省杭州地名,也是泉名。此地出产的茶亦用此名。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洞庭山。茶叶采于春季,制成品紧密缠绕,带螺旋形。相传康熙年间,洞庭山少女采茶,不带筐子,把茶叶放在乳间,茶得体温而生奇香,名为“吓杀人”茶。清康熙皇帝南巡太湖,喜爱 -
竹瓦寺[藏传宁玛派]
竹瓦寺[藏传宁玛派]竹瓦寺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寺庙距离县城165公里,地处康巴地区历史重镇,具有中国弦子之乡称谓的高原江南——巴塘县辖区内的亚日贡乡曲归西村。竹瓦寺是藏 -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昆仑派武术在拳术方面有许多独有的拳种: 弹腿:回族拳术之一。因其发腿迅速,有如弹丸射出而得名。弹腿盛行于清代中后期。源于陕西的西安、渭南等地,后流传于宁夏,并改称“踏脚”。清末民初,一些回族拳师赴上海以授拳谋生,弹腿开始流传于上海。1919年,武术家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并聘请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教授弹腿拳术。回族武术家王子平(1881―1973)曾在20世纪20年代用弹腿拳术击败俄、英、德等国大力士,使弹腿拳术名震中外。吴志青曾著有《教门弹腿图说》一书。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