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程莘农【国医大师】
2025-02-23中医文化 2750人已围观
简介程莘农【国医大师】 程莘农(1921年8月24日—2015年5月9日),原名希伊,号莘农,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医、针灸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晋升教授;1990年7月起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国医大师】
程莘农(1921年8月24日—2015年5月9日),原名希伊,号莘农,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医、针灸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
程莘农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本科班;1978年晋升教授;1990年7月起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中国国内外先进水平,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

中医人物生平
民国十年(1921年8月24日),程莘农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父亲程序生为清朝末期科举秀才。在程莘农6岁时,其父就为他讲授《四书》、《五经》的含义和哲理,同时还让他练习书法。10岁时,父亲教程莘农学习《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内经》《难经》等中医学书籍。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拜当地著名老中医陆慕韩为师。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独立挂牌行医。加入中医师工会为会员,并任清江市(淮阴)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股股长。
民国三十五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6—1948年),任职于淮阴仁慈医院。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程莘农获得“中华民国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
1949—1954年,在清江市中医研究组工作。1953年,清江中西医进修班结业。
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进修班深造,得到孙晏如、李春熙在针灸方面的指导。1956年毕业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后留校,任针灸教研组组长。
1957年程莘农服从中国国家需要,又调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任针灸教研组组长,负责针灸教学和科研;同时兼任该校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组长、副主任,主攻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中风、三叉神经痛等病。
1975年北京中医学院并入中医研究院后,转调中医研究院工作,任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主任,针灸教学研究室主任,针灸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等。
1976年程莘农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任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主任、针灸教学研究室主任、针灸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1980年2月,程莘农当选为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
1993年,被中国国家科委聘为中国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首席科学家。
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9月8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0年,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
2015年5月9日上午9时,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4岁。
中医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程莘农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医针灸的文献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重点放在了经络问题上。他在262医院的协作下,共同完成的“体表循行81例研究”为中国早期经络研究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改革开放后,程莘农多次主持国家级、部级课题。其中作为主研人进行的“循经感传和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获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学术观点上,以《灵》《素》《难经》为主,反对玄学,提倡务实创新,对针刺“三才法”的改进颇有新见。许多学术观点、方法,诸如针灸理法方穴术辨治理念、六阴经有原论、八脉交会统一论等,并创立了在临床上所特有的“一窍开百窍法”、“通调四关法”、“八穴镇痛法”等,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尤其是经络归经辨证,依据经脉循行,将病候归经辨证,据证立补泻、温清、升降六法,依法定君臣佐使、大小缓急奇偶复,确立了“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的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作为主研人进行的“循经感传和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曾获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十四经穴点穴法”获卫生部科技乙等奖,参与的“经络的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医主要论著:
代表论著:《难经概述》、《难经语释》、《中国针灸学概要》、《针灸精义》、《简明针灸学》(主编)、《中国针灸学》(主编)等。发表了《八会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有关‘五腧’的几个问题》等论文。
人才培养:
截至2011年11月,程莘农共培养出了20多名针灸硕士和博士。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已成为中国针灸学科的学术骨干。程莘农的学生不仅有中国人,还有日本、巴西、美国、英国等106个国家的人。学生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才教授。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国家区域地理【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区域地理【国家地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国家地理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世界地理的东半球和北半球,中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
青城派武术
青城派武术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 -
佛跳墙菜品文化
佛跳墙菜品文化菜名由来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 -
决明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决明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医学-中药学-清热药-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处方用名:决明子。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 清肝明目。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的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