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2025-02-19中医文化 878人已围观
简介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 泻下药,大戟科常绿乔木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 处方用名: 巴豆霜.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劫痰,蚀疮。 临床应用: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 为温通峻下药, 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壮实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水肿腹水,可与杏仁等同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 泻下药,大戟科常绿乔木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
处方用名: 巴豆霜.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劫痰,蚀疮。
临床应用:
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 为温通峻下药, 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壮实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水肿腹水,可与杏仁等同用。
2.用于小儿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症﹣﹣巴豆对痰壅咽喉、气急喘促、胸膈胀满、窒息欲死,内服配胆南星等,有豁痰开咽的功效;如症情危急,也可用巴豆霜少量灌服,促使吐出痰涎而通闭塞。
3.用于肺痈、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巴豆祛痰作用甚强,用治肺痈,常配合桔梗、贝母等同用。
4.用于痰迷心窍、癫痫痴狂﹣﹣巴豆攻泻劫痰,治癫痫痴狂,常与朱砂、牛黄等药同用,以祛痰而治窍闭。
5.用于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巴豆外用有腐蚀作用,故可暂用于疮疡脓熟而未溃破者,如验方咬头膏以巴豆配伍乳香、没药、木鳖子、葩麻子等药,外贴患处,能腐蚀皮肤,促使溃破。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内服每次一厘至三厘,一般不入煎剂,多配入丸散应用。外用适量。本品有大毒,故非急症必需时,不得轻易使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方剂举例】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巴豆、大黄、干姜,治寒滞食积阻结于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暴厥者。
三物小白散(《伤寒论》):巴豆、贝母、桔梗,治寒实结胸。
万应保赤散(验方): 巴豆霜、胆星、朱砂、六釉,治小儿痰壅。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成分:巴豆含脂肪油(巴豆油)约40%,油中的泻下成分为巴豆树脂约2~3%,系巴豆醇与甲酸、丁酸及巴豆酸所形成的酯。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约18%,其中有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尚含有巴豆试1~3.8%及一种类似葩麻碱的生物碱。
药理:巴豆的毒性在油,如内服巴豆油1/4滴,1~3小时后发生峻下,20滴致死。内服巴豆油至肠内遇碱性肠液,析出巴豆酸,刺激肠粘膜,使之发炎并增加分泌物及肠蠕动,而产生剧烈泻下。
巴豆毒素,为原浆毒素,能溶解红血球,使局部细胞坏死,但遇热即失去毒性。
巴豆油触沾皮肤,即烧灼成脓疱状红疹、发泡,可用冷水洗涤以解其毒。
据报道,用巴豆浸出液杀灭姜片虫的中间寄主扁卷螺及血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有效。
【中毒与处理】
症状:皮肤敷药﹣﹣局部烧灼,发炎,24小时后发泡,愈合不留癫痕。入眼﹣﹣腐蚀结膜及角膜。内服数滴﹣﹣口喉肿痛,呕吐,肠绞痛,腹泻,大便水样,里急后重。如内服较多,更有肠壁腐蚀,出现霍乱样米汤样大便;头痛,眩晕,皮肤冷湿,脱水,虚脱,呼吸或循环衰竭死亡。
处理:内服中毒者给饮鸡蛋清、面糊等。以温水洗胃,动作要轻巧,以免食道及胃粘膜受损加重。对症及支持疗法,如输液、强心剂等;腹痛剧烈,可注射15毫克盐酸吗啡,佐以0.6毫克硫酸阿托品。民间疗法:(甲)大豆一斤煮汁饮服。(乙)捣烂芭蕉叶榨汁饮服。(《金华科技》1973.1.)
按语:巴豆别名为"刚子(江子)",是一味峻泻药,用它逐水、攻痰,确有特殊的功效。由于它起泻下作用主要是所含的油,为剧毒之品,且有腐蚀作用,不宜直接内服。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为安全计,故先经过压榨,去掉它大部分油,以剩下的残渣,名巴豆霜,配入丸散应用。是以巴豆霜所发挥的功效仍是微量的巴豆油的作用,而这种实践经验,确有其宝贵之处。但巴豆霜仍有毒性,故只能少用、暂用,不能多用、久服。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戳脚翻子门功法拳械
戳脚翻子门(包括拳、长短器械)共有上百个传统套路。戳脚拳九趟,燕青翻子十八趟,大翻子八趟,寸翻子六趟,八闪翻八趟,地功翻子六趟,金刚捶八趟小翻子六趟,地行拳八趟,醉八仙拳(文武各一趟)。传统器械有五虎断门枪、五虎点刚十二枪,绝命十三枪,正把罗丝枪,左把罗丝枪,四门枪、奇枪、卡枪(五龙卡)、锦枪(双头蛇)、大昆仑刀、小昆仑刀、金背缥刀、金背连环刀、双刀(带缥)、双手带、连环剑、七星剑、青云剑、武子十三剑、乾坤剑、炎焰剑、双剑、虎头双钩、牛头档、小双挡、锁手棍、齐眉棍、九节鞭、刀里加鞭、虎尾鞭、走线锤、双流星 -
商陆[草本植物中药名]
商陆[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三节峻下逐水药,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商陆的根。 处方用名: 商陆。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大肠经。 【功效】 逐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胀满﹣﹣商陆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长于行水,故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应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
鸣鹤拳【传统武术】
鸣鹤拳鸣鹤拳是流传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港澳台地区乃至东南亚等地的一种中华传统武术,是鹤拳的一种,鸣鹤拳的源流始于白鹤拳,形象似鸟衔理羽毛状,善用掌,常发声,以声助力,故有“鸣鹤”之称。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拳势激烈,上肢动作较多。发力时劲由足跟起,气沉丹田,腰、腿、臂贯串一气,力求顺达,讲究蓄劲。鸣鹤拳其精辟的拳论和丰富多姿的拳法,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鹤,阳鸟也,而游于阴……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其头赤。食于水,故其喙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大喉以吐,修颈以 -
决明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决明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医学-中药学-清热药-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处方用名:决明子。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 清肝明目。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的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