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8-28中医文化 861人已围观
简介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 花(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 花(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菊花礁风使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
2.用于目赤肿痛﹣﹣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奖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等症﹣﹣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 为外科要药, 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疗疮肿毒尤有良好疗效 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
4.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等症﹣﹣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钩藤等配伍应用。[俞景耀医生/提供]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
1.野菊:为菊科植物菊花脑的茎、叶。各地都有野生。性味苦辛凉。功能清热解毒,可治鼻炎、支气管炎、风火赤眼、疮疗痈肿、咽喉肿痛。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治疗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用三至四两,煎汤熏洗,或鲜草打烂外敷。
2.野菊花:即野菊的花。性味功效与野菊相同, 而清热解毒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还有降血压作用, 可以治疗高血压。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
菊花茶调散(《和剂局方》):菊花、薄荷、荆芥、川芎、防风、羌活、昔草、白芷、细辛、僵蚕,治头目眩晕、偏正头痛、目赤鼻塞。
菊花散《和剂局方》:白菊花、白蒺藜、羌活、木贼、蝉蜕,治肝受风毒、眼目小肿、鲁暗羞明、多泪涩痛、渐生翳膜。
现代试验报道:成分:菊花含菊贰、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黄酮类及量置的维生素 B1。全草含挥发油。
药理:菊花有降血压作用,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汗菌、人型结仙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在体外均有抑制作用。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冠津用。
按语: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盖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装筒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前及目停肿痛等症,两药往往配合同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裸哺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菊花有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茶菊;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但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被视为日本的国花。由某些野生菊经种间杂交演化而来的;茎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单叶互生,多卵圆形,边缘具粗大锯齿或深裂;头状花序,外围为舌状花,大小、形状变化很大,有平瓣、匙瓣等多种;中心为筒状花,常稀少或阙如;不同的瓣形,形成不同的花型、颜色、品种。花序下为总苞,舌状花多为雄性花,筒状花为两性花,雌蕊柱头两歧。
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一些省(市)还选菊花为省(市)花,如北京市。相继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或成立菊花协会,出版菊花书刊,每年举办菊花展览会,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识和交流了艺菊经验,为中国的菊花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黑茶【中国六大茶系之一】
黑茶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黑茶属于后发酵茶,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名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雅安藏茶和滇桂黑茶。对于喝惯了清淡绿茶的人来说,初尝黑茶往往难以入口,但是只要坚持长时间的饮用,人们就会喜欢上它独特的浓醇风味。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茶叶通过高温火焙,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黑茶也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 -
名医华佗
名医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
茶水服药禁忌知多少
茶水服药禁忌知多少?日常中生病在所难免,正确的吃药步骤非常重要,您掌握了正确的吃药方式了吗?你吃药的时候喝的是什么水?很多人对这个细节没有注意,吃药的时候许多人不管什么水直接送服,有的用饮料,有的用咖啡,有的用茶叶水,这些做法正确吗?对药效有那些影响您知道吗? -
西红柿对人体的九大好处
西红柿对人体的九大好处西红柿营养非常丰富,平常多吃西红柿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6,叶酸,钾,镁,丰富的硫胺素,烟酸,铜和磷。这些都是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关于西红柿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钠和热量的含量都非常低。你可以在你的三明治,沙拉,调味汁,冰果露和汤中用上西红柿。下文会让你爱上西红柿。西红柿又名番茄(学名:Lycopersicoesculetum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