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8-28中医文化 430人已围观

简介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 花(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菊花礁风使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

2.用于目赤肿痛﹣﹣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奖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等症﹣﹣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 为外科要药, 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疗疮肿毒尤有良好疗效 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

4.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等症﹣﹣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钩藤等配伍应用。[俞景耀医生/提供]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40hh_副本.jpg

【附药】

1.野菊:为菊科植物菊花脑的茎、叶。各地都有野生。性味苦辛凉。功能清热解毒,可治鼻炎、支气管炎、风火赤眼、疮疗痈肿、咽喉肿痛。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治疗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用三至四两,煎汤熏洗,或鲜草打烂外敷。

2.野菊花:即野菊的花。性味功效与野菊相同, 而清热解毒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还有降血压作用, 可以治疗高血压。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

菊花茶调散(《和剂局方》):菊花、薄荷、荆芥、川芎、防风、羌活、昔草、白芷、细辛、僵蚕,治头目眩晕、偏正头痛、目赤鼻塞。

菊花散《和剂局方》:白菊花、白蒺藜、羌活、木贼、蝉蜕,治肝受风毒、眼目小肿、鲁暗羞明、多泪涩痛、渐生翳膜。

 

现代试验报道:成分:菊花含菊贰、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黄酮类及量置的维生素 B1。全草含挥发油。

 

药理:菊花有降血压作用,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汗菌、人型结仙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在体外均有抑制作用。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冠津用。

 

按语: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盖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装筒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前及目停肿痛等症,两药往往配合同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裸哺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sc97_副本.png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菊花有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茶菊;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但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被视为日本的国花。由某些野生菊经种间杂交演化而来的;茎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单叶互生,多卵圆形,边缘具粗大锯齿或深裂;头状花序,外围为舌状花,大小、形状变化很大,有平瓣、匙瓣等多种;中心为筒状花,常稀少或阙如;不同的瓣形,形成不同的花型、颜色、品种。花序下为总苞,舌状花多为雄性花,筒状花为两性花,雌蕊柱头两歧。

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一些省(市)还选菊花为省(市)花,如北京市。相继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或成立菊花协会,出版菊花书刊,每年举办菊花展览会,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识和交流了艺菊经验,为中国的菊花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