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薄 荷[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7-31中医文化 1165人已围观
简介薄 荷[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传统中药学: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为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恶寒,而以口渴、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症。 薄 荷(附:野薄荷)薄荷、药食同源,[华夏宝典之一发散风热中药名] 药用:唇形科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 处方用名: 薄荷 薄荷叶 苏薄荷。性味与归经: 辛,凉。入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 一般用量与用法:八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薄 荷[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传统中药学: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为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恶寒,而以口渴、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症。对于风热所致的咳嗽,以及麻疹不透或疮疡初起具有表症者,也可选用。
薄 荷(附:野薄荷)
薄荷、药食同源,[华夏宝典之一发散风热中药名]
药用:唇形科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
处方用名: 薄荷 薄荷叶 苏薄荷。
性味与归经: 辛,凉。入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
一般用量与用法:八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初起有表症者﹣﹣薄荷为疏散风热要药,有发汗作用,主要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常与荆芥、桑叶、菊花、牛蒡子等配合应用;如果风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苏、羌活等同用。
2.用于咽喉红肿疼痛﹣﹣薄荷清利咽喉作用显著,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红肿热痛病症。
3.用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风疹、皮肤瘙痒﹣﹣薄荷轻清凉散,能助麻疹透发,又有祛风止痒作用,对于风热外束肌表,麻疹不透,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临床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俞景耀医生/提供】
此外,本品又稍具疏肝解郁之功,可配合柴胡、白芍等品,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胸闷胁痛等症。
本品含挥发油,用于解表透疹、散风利咽,宜后下;如用于疏肝解郁,则不必后下,可以同煎。
【附药】 野薄荷:草药名"见肿消",上海郊区普遍野生。可用于肾炎、水肿,常配合葫芦壳、合子草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薄荷汤(《普济方》):薄荷叶、牛蒡、甘菊花、甘草,治风热攻目、昏涩疼痛。
现代临床试验报道:
成分:薄荷含挥发油(薄荷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还有醋酸薄荷酯及其他萜烯类化合物。
药理:薄荷油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能使感觉麻痹,故外用有止痛、止痒作用。
薄荷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在试管内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体外试验亦有显
著的抗菌作用。
植物形态特征
薄 荷又名南薄荷、土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60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牙齿状锯齿;轮伞花序腋生,花萼管状钟形,花冠淡紫;雄蕊4,花丝无毛,花药卵圆形,花柱略超出雄蕊,花盘平顶;小坚果卵珠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 薄荷喜阳,略耐阴对土壤要求不高,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多分布于山野湿地河旁,最高可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生长。
薄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 茎:茎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数节具纤细的须根及水平匍匐根状茎,锐四稜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稜上被微柔毛,多分枝。
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长圆形,长3-5(7)厘米,宽0.8-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约5-6对,与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显著,上面绿色;沿脉上密生余部疏生微柔毛,或除脉外余部近于无毛,上面淡绿色,通常沿脉上密生微柔毛;叶柄长2-10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花和果实: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时径约18毫米,具梗或无梗,具梗时梗可长达3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纤细,长2.5毫米,被微柔毛或近于无毛。花萼管状钟形,长约2.5毫米,外被微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10脉,不明显,萼齿5,狭三角状钻形,先端长锐尖,长1毫米。花冠淡紫,长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喉部以下被微柔毛,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较大,其余3裂片近等大,长圆形,先端钝。雄蕊4,前对较长,长约5毫米,均伸出于花冠之外,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小坚果卵珠形,黄褐色,具小腺窝
分布范围
薄荷分布较广,世界范围内分布于热带亚洲,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及北美洲地区。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薄荷的原产范围: 世界分布为西伯利亚中部及东部地区至中国、日本、北美洲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苏联远东地区,中国,朝鲜,日本及北美洲地区 。
中国分布:薄荷在中国南北各地分布广泛,在福建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湖北省,广东省,安徽省,四川省,江苏省,吉林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区均有分布。
薄荷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作用,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等病症。薄荷也是一种具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薄荷植株常用作景观绿化植物,亦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香料等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州白塔
福州白塔,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于山西麓的宫殿式建筑。白塔不仅是福州的重要历史遗迹,还与乌塔、于山、屏山共同构成福州“三山两塔”的城市标志。 白塔寺历经修缮,现已恢复清代风貌,成为宣传佛教文化的活动场所,虽限制游人登塔,但仍全面开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发现:1963年整治塔周环境时,发现唐制青石须弥座束腰石雕刻15方,内容有海国神话、狮子、牡丹等,现竖立于原地。福州白塔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福州的历史变迁,是福州文化的重要象征。 -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
申子荣[著名武术家]申子荣(1904—1983),祖籍祁县申村、后迁居平遥县长寿村,近代著名武术家,心意浑元太极拳创始人,中医内外伤科专家,“西安市四大名医”之一。申从小就读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禀赋颖异,文采出众民,他自幼酷爱武术,随著名镖师王树茂学艺。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跟随马英图学习八极、劈刺等艺。为民国初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生。后在西安师从全国著名武术家、山西汾阳人王新午学习吴式太极拳老架、岳氏八翻手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文水等十县特派员 -
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即寺嵩山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西北太室山南麓嵩山,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也称北少林寺。(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少林村),嵩山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 -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中华美食文化】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中国汉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