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18中医文化 773人已围观
简介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桂枝【药用】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 川桂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 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有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 身不出汗,配麻黄同 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桂枝【药用】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 川桂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 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有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 身不出汗,配麻黄同 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
2.用于寒湿痹痛及经闭腹痛、痛经等症﹣﹣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 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 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咳喘,以及小便不利等症﹣﹣桂枝性温, 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 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 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此外,桂枝又能助心阳,在临床上常配甘草以治心悸,配瓜蒌、薤白、丹参等药以治心阳不振所致的胸痹心痛。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治外感风寒、头痛 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等症。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治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痛,以及胎死腹中。
现代研究报道:成分:桂枝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和桂皮油。药理: 桂枝能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有发汗解热作用;又能促进唾液及胃 液分泌,帮助消化,故有健胃作用。尚有强心作用。此外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故能缓解腹痛。
桂枝的乙醇浸出液在体外可抑制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属。桂枝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 作用。
按语: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开苦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 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煦,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恶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调和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是中国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名称中元节,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这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
金花捷报
金花捷报(中药秋葵)学名是黄蜀葵,我们福州这边也叫它金花捷报。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 -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rézhīchū xìgběshà xìgxiāgjì xíxiāgyuǎ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 -
中国自然资源与土地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与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