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松花江水文特征
2019-11-20地理文化 4036人已围观
简介松花江水文特征径流量松花江平均年径流量达762亿立方米。其中,嫩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27.3亿立方米;支流甘河年均径流量36.4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65.64亿立方米(1989年),最小径流量8.86亿立方米(1979年),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支流雅鲁河2月份为枯水期,流量约0.68立方米/秒,8月份为丰水期,流量约2570立方米/秒,平均流量718立方米/秒;西流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09.6毫米。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34.3毫米,折合径流量
松花江水文特征
径流量
松花江平均年径流量达762亿立方米。其中,嫩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27.3亿立方米;支流甘河年均径流量36.4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65.64亿立方米(1989年),最小径流量8.86亿立方米(1979年),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支流雅鲁河2月份为枯水期,流量约0.68立方米/秒,8月份为丰水期,流量约2570立方米/秒,平均流量718立方米/秒;西流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09.6毫米。
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34.3毫米,折合径流量为733亿立方米。以干流以南地区较大。山区最大值可达500毫米左右,如第二松花江的上源头道江流域。其次是牡丹江支流海浪河、呼兰河支流依吉密河、汤旺河支流永翠河流域,年径流深均在400毫米以上。而松嫩平原年径流深仅有20~30毫米。年径流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松花江流域的水量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融水补给为辅,因此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的特征。各河流的来水量90%以上集中在畅流期4~10月份,其中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80%。洪水多集中于7~8月,干流可延至9月初,洪水历时长达60天左右。由于流域面积大,因此洪水传播时间长。松花江流域洪水主要由于暴雨引起,其次是由于几条支流同时涨水而形成洪峰所致。春季季节性融水补给,各河普遍形成程度不等的春汛,其4~5月份径流量约占全年的15~30%左右,而以冬季径流量最小,形成夏季水量丰沛,冬季枯水的明显特征。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并呈明显的连丰连枯和丰、枯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但周期长短不等。流域内年径流变差,CV值一般在0.4~1.0,第二松花江上游地区较小,仅0.2~0.5;而以西部地区最大,乌裕尔河、双阳河、洮儿河等内流少水区内可达0.9~1.0。丰枯水期径流量相差几倍至几十倍。如双阳河双阳站,集水面积1861平方公里,丰水期的1969年水量为2.36亿立方米,枯水年的1968年仅0.0419亿立方米,丰枯年的水量之比为56.3之多。
洪水特征
1998年入汛之后,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先后发生了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第三次洪水发生在8月上中旬,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受各支流来水影响,嫩江干流水位迅速上涨,同盟、齐齐哈尔、江桥和大赉水文站最高水位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0.25、0.69、1.61、1.27米。在嫩江堤防6处漫堤决口的情况下,齐齐哈尔、江桥、大赉站的洪峰流量都超过了1932年。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8月22日出现最高水位120.89米,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0.84米,流量16600立方米/秒,为20世纪第一位大洪水。松花江流域洪水的产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汛期笼罩面积较大的暴雨所产生;其二是汛期在流域内某个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时间可长达1个月或以上,在这连阴雨天中出现暴雨而形成洪水。
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包括春汛和夏汛两种洪水,春汛洪水与初春河流开江时的凌汛洪水时间基本上相同,约发生在每年的4~5月份,凌汛洪水经常出现冰坝。据依兰站统计,1956~1976年的21年中,有13年发生冰坝,冰坝高度一般为4~6米,最高达15米,冰坝长度5~10公里。夏秋大汛洪水则出现在6~8月份,有时延期到9月份。
水力资源
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80.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合计为851.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34.7亿立方米,其中嫩江为227.3亿立方米,占30.9%;松花江正源为172亿立方米,占23.5%;松花江干流334.8亿立方米,占45.6%。
松花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并以西流松花江干流、嫩江、牡丹江较为集中。流域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河道有71条,总的理论蕴藏量为659.85万千瓦,其中西流松花江干支流为139.82万千瓦,占全流域的21.2%;嫩江干支流为227.12万千瓦,占34.4%;松花江干流及其支流为292.91万千瓦, 占44.4%。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鹤拳渊源与发展
鹤拳渊源与发展鹤拳又名永春白鹤拳。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地方拳种之一,是明末开始发展的福建省汉族拳术之一,原无系统,渐次发展出四个派别,依其外形姿势特性等,分为飞、鸣、宿、食等四类。统称为白鹤拳。相传由福建省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七娘后嫁给福建永春县人曾四,在福建永春授徒。故也称为永春白鹤拳。鹤拳注重两臂弹抖之劲,出手如弓发箭(掌法),实进虚退,借势使力。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采用不丁不八步。讲究摔弹,抖震等吞吐浮沉技法。各枝鹤拳有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套路和不同的名称及 -
佛跳墙菜品文化
佛跳墙菜品文化菜名由来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 -
上乘梅花拳法
上乘梅花拳法上乘梅花拳宗渡传法表里金言上下前后左右静似松动如风攻知守隙守以攻藏进直斜能契退园曲善带虚承春意盎然实就秋果绽断力行分合移八卦劲发驰聚游太极幻化引渡虚中裹实变动 -
鸣鹤拳大师-阮东
鸣鹤拳大师-阮东阮东大师(1933年8月9日-2010年7月8日)男,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镇前屿村人,是福建省福州鸣鹤拳主要传人和代表性人物,鸣鹤拳的大师级人物。阮东大师曾任福建省福州武术协会鸣鹤拳研究会副会长及顾问,福州东方国术馆馆长,福州市晋安区武术协会会长,福建海峡自然门研究院顾问,福建省福州市鸣鹤拳委员会会长,福建少林武术馆副馆长兼教练,福建省武术协会常务委员,福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委员兼教练等职,中华武术七段,入选中国武术精英大典。阮东自幼喜爱武术,8岁随乃父阮传水(如师亲传弟子)习练鸣鹤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