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自然门功夫
2019-11-20武术文化 1376人已围观
简介自然门功夫自然门武术是一门由博而均而精的功夫。是武林之奇葩之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瑰宝,于内外家之中点,即兼内外功之长,而无其弊端,以意导气、空处用功、不加丝毫气力、不着色相、意到手到,意止手止、使气纯养归根、以气为本、以气为归,功成掌需断石,骈需穿板,跕需破竹,手如刚钩,身如铁石,硬如钢软如膠,重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动则万变、神乎于无形、飘乎于无声、械息渺茫、愈练体愈健、老来愈康外观羸瘠内实充盈,腾闪刺札,气不上浮、刚柔相济、自有神勇,"扣如刚钩刺如刀、缝如铁石粘如膠,闪
自然门功夫
自然门武术是一门由博而均而精的功夫。 是武林之奇葩之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瑰宝,于内外家之中点, 即兼内外功之长,而无其弊端, 以意导气、空处用功、不加丝毫气力、不着色相、意到手到,意止手止、使气纯养归根、以气为本、以气为归,功成掌需断石,骈需穿板,跕需破竹,手如刚钩,身如铁石,硬如钢软如膠,重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动则万变、神乎于无形、飘乎于无声、械息渺茫、愈练体愈健、老来愈康外观羸瘠内实充盈,腾闪刺札,气不上浮、刚柔相济、自有神勇,"扣如刚钩刺如刀、缝如铁石粘如膠,闪如清风,躲如抽鞘,相对如婴儿,举手下能逃"。初功以内圈手为练气之本,继而矮裆步、鬼头手顺逆成环习之、再加踢腿,两年半始歇火性尽祛外功刚暴之劲,上桩,子母球,鸳鸯环,虎口棒,铁沙包,竹刷,骈板,跕竹,走簸箩、三角椿、地奔子等等功法, 技击特点,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妙神至上乘,手出一条线,打出人不见. 自然门总诀: 动静无始 ,变化无端, 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
自然门取之自然, 则练时自以自然为旨,一切如自然生育万类而不居, 欣欣向荣而不显之过程.但需知一艺之成,其始固由不自然而渐入自然,苟初基不蹈规矩,不下苦功,焉能有自然痛快之日, 所以讲究练时不着相听其自然,练功缓缓功成, 只操功夫,不问打法,功成自然会打; 不固执以求气而气自成,不着相于用力, 而无处不力.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万法反之也是归一, 所以有句话叫"万变不离其宗" , 道统一切, 抓其一而万法就, 所以"大道至简" , 自然门就是这样的一门功夫!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 泻下药,大戟科常绿乔木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 处方用名: 巴豆霜.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劫痰,蚀疮。 临床应用: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 为温通峻下药, 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壮实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水肿腹水,可与杏仁等同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是中国地理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中国国家地理的说法是541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内河港。闽江 -
夏枯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夏枯草[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花序及果穗。入药部位: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处方用名: 夏枯草 夏枯花。 别名:九重楼、铁色草、大头花等。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入肝、胆经。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俞景耀/提供文章。 -
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
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大约距今200~3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发现。约200万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被称为“巫山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亦称元谋猿人)为早期猿人阶段的晚期,比北京猿人更原始,可能已会用火。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头骨化石,距今约300~400万年。以上发现证明长江上游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长江中下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