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巴西柔术[海外武术]
2024-06-13武术文化 911人已围观
简介巴西柔术[海外武术] 巴西柔术,海外地域性武术。以地面技术为主,灵活运用杠杆原理,是一种专攻降伏,以擒技见长,综合格斗竞技与系统自卫于一身的武术。从竞技和实战角度出发,总结出以摔、拿为基础技能,循环、渐进式降伏为基本战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为指导性战略方针的柔术新流派。如今巴西柔术更成为综合格斗(简称:MMA)摔、拿等技战术中的组成部分,因此享誉全球、风靡武林。[华夏宝典/编辑部]
巴西柔术[海外武术]
巴西柔术,海外地域性武术。以地面技术为主,灵活运用杠杆原理,是一种专攻降伏,以擒技见长,综合格斗竞技与系统自卫于一身的武术。
巴西柔术(葡萄牙文:Jiu-Jitsu Brasileiro、英文:Brazilian Jiu-Jitsu)二十世纪初,肩负拓殖巴西使命,来自日本讲道馆嘉纳治五郎门下的前田光世,将包括(讲道馆柔道)寝技(降伏)战术在内的柔道技术,传授给了巴西人卡洛斯·格雷西(葡萄牙文:Carlos Gracie)与鲁伊兹.佛朗萨(葡萄牙文:Luiz França)。此后,前者家族中的名将——艾里奥·格雷西,从竞技和实战角度出发,总结出以摔、拿为基础技能,循环、渐进式降伏为基本战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为指导性战略方针的柔术新流派。如今,巴西柔术不但占据降伏式摔跤(英文:Grappling)战技的半壁江山,更成为综合格斗(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简称:MMA)摔、拿等技战术中的基本元素和组成部分,因此享誉全球、风靡武林。[华夏宝典/编辑部]
巴西柔术起源
巴西柔术源于日本柔道,寓意“柔的法则”。它适用于所有日本武术体系,“柔”即利用灵活性。柔术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杠杆,而非与对手抗力、比力。柔术练习者会选择使用技术,让对手屈服或耗尽其体力,最终将其制服。然而,在古时柔术被视为次要的格斗术。因为多数武士首先使用刀剑,并将刀剑术视为最重要的武术。因此,日本柔术形成多种打斗体系,各自体现一部分最原始的技术及策略。有两个例子,柔道,侧重于摔;而空手道则重视踢、打。
在德川幕府时期,随着内战的结束,柔术开始流行。经过几百年的战争,武士们已精通武术,在战争中使技艺更精湛。劳动阶层出现了,柔术成为日常的必需品,许多技术开始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情况,曾在战场上使用的自卫术现在在赌馆、市场、茶楼中使用。十九世纪,柔术已成为成形的徒手格斗术,用来对付持械或徒手的对手,有些侧重于地面扭斗,有些则重视踢打。十九世纪以来,日本共有700多种柔术门派。
战争对柔术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将打斗术变成武艺,并带来技术的革新。由于缺少实战机会,很多柔术派别逐渐失去了实用性。没有了战争,武士阶层及战斗性武术也不再需要,剩下的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自卫术。很多柔术学校开始推行现实的训练方法,而其他的柔术学校只有关门了。在明治维新后(1868~1912),战斗性质的柔术已在日本几乎消声灭迹,令人感到幸运的是,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将柔术从失传的边缘拯救出来。
巴西柔术溯源人物
柔道大师前田光世将地面格斗的法则介绍到巴西。前田被誉为“打斗伯爵”,是柔道专家。前田非常擅斗,并参加各种比赛检验自己的技术,他经常参加全接触的打斗赛。他是个小个子,身高5英尺5英寸,体重154镑,尽管如此,他的技术精湛,据说在他一生中只输过一次。1914年,受日本政府委托,前田来到巴西,帮助日本移民建立移民地。此时他受到卡斯托·格雷西的帮助,后者是拥有很强政治背景的成功商人。前田同这个苏格兰移民成为好朋友,于是,将自己的柔术知识传给了格雷西的几个儿子。
卡洛斯·格雷西(1902~1994),当时17岁,为卡斯托的长子,接受前田的训练。记录上显示卡洛斯同前田学习的时间有限,可能只有两年至四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想成为一个柔术大师,似乎不可能。从历史记录看,前田对格雷西两兄弟传授了柔术基本技术、扭斗者应掌握的总体策略及赢得和控制打斗的方法。这些策略是前田自己在参加无限制格斗中获得的体验。此外,格雷西们采用了前田的训练方法——自由格斗训练,和用真打实斗作为验证技术实用性的哲学思想。但很多柔术及在实战中的应用,是由格雷西们自己发展的。卡洛斯传授柔术给他的兄弟奥斯瓦多、卡斯托、若阿、尤葛和艾里奥。在1925年,格雷西们在Rio De Janiero建立了格雷西学校。前田在巴西继续旅行并周游世界,而年轻的格雷西们研究出技术的细节,前田不会想到格雷西会脱颖而出,成为现代最伟大的格斗体系。卡洛斯退休后,开始为其兄弟做经纪人,“成为营养学家”,研究出“格雷西瘦身法”。
艾里奥·格雷西(1908至今)是兄弟中最小的。他非常瘦弱,经常头昏。大夫不允许他进行激烈运动。艾里奥受卡洛斯的管教,经常看哥哥们练柔术。一天,卡落斯未能给一位学员进行单独训练,艾里奥自愿为哥哥代课,艾里奥利用技术来弥补自己力量上的不足。这个学习者被艾里奥的技术折服,从此要求艾理奥正式教他。在教授时,艾里奥发现很多以小克大的技术。
巴西柔术技术的奠基人Helio Gracie,当时,有很多技术在真实打斗中没有检验过。艾里奥对这些技术进行改造,使之适合像他这样的小个子格斗者(140磅)。他添加新的技术,去除那些需要用很大力量或实战中不实用的技术。同前田一样,格雷西兄弟对所有门派公开挑战,无论体重,不限时间。有一次,格雷西竟在巴西最有名的报纸上登广告:“如果您想头破血流,骨断筋折的话,你可联系我们格雷西。”
无限制格斗几乎没有规则与时间限制,无限制格斗只有击倒对手或让他投降后才结束。格雷西接受了众多挑战,并用所学技术在实战中检验。以艾理奥为首,格雷西兄弟不断掌握最直接有效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艾理奥成为兄弟中最厉害的选手——家族冠军。他成为改革者,发展了新的技术和策略,完成了从“日本柔术”至“巴西柔术”的演化。
艾里奥参加了职业的比赛,他挑战过日本柔道、柔术选手,职业摔跤手,拳击手及马路打架专家。他是第一个在西方世界于1932年打败日本柔术大师Namiki的柔术家。华夏宝典/编辑部
[华夏宝典chinese24h.com]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岩茶[中国名茶之一]
武夷岩茶[中国名茶之一] 武夷岩茶是六大类茶中之一一青茶,也是中国华夏传统名茶,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双世骨遗产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也是华夏文化的宝典。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
香附的临床应用
香附,草本植物,味辛、微苦。归经循行:入肝经、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本草纲目》曰:“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 -
杜心五小传(自然门宗师)
杜心五小传(自然门宗师)杜心五(1869一l953),名慎媿,著名的武术家,爱国义侠,有"关东大侠", “南北大侠",“中华第一保镖",“神腿杜心五”,“自然大侠”等称号,为自然门武术一代宗师。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家世业儒有祖业千担田租,父杜佳珍,曾任清军都司,官居四品。一八五九年在抗击英法联军的大沾口战斗中,力主开炮还击敌舰,并英勇率部迎战,曾光荣负伤,但因清廷腐败,终至丧权失地,都司愤而告假,长归故里,作隐君子。母康夫人 -
红茶加工工艺
红茶加工工艺萎凋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