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武当派武术组成
2019-11-20武术文化 1603人已围观
简介武当派武术组成武当武术是由真人张三丰所创,三丰真人集百家之长,融道家养身,以阐功夫真理,扬长道教文化。从武当道教文化母体中所产生的武当武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若行云流水的独特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制,四两拨千斤的技击特点,包含了人生的处事哲学。武当武术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武当派功夫以内家拳为主,是一种集武术养身防身技击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
武当派武术组成
武当武术是由真人张三丰所创,三丰真人集百家之长,融道家养身,以阐功夫真理,扬长道教文化。从武当道教文化母体中所产生的武当武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若行云流水的独特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制,四两拨千斤的技击特点,包含了人生的处事哲学。武当武术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武当派功夫以内家拳为主,是一种集武术养身防身技击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太极拳法,并非是指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一、俩仪拳
又称太乙拳,用来练习手、眼、身、法、步、及混元劲(暴发力、反弹力)的一种拳术。其风格是:快慢相兼,刚柔相成,有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发如雷的武术特点,有后发先制的实战效果,是太极门中的必练长拳。道曰:“阴阳和合为太极,分开曰俩仪”此拳或快或慢,或刚或柔,阴阳各见所长,故曰“俩仪”。
二、太极拳
内合其气,外合其形,位居其中,形气相含,神形俱妙,容武术养身於一体,偕称绝妙玄学。
太极十三势:
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三丰太极拳:
是第二代太极拳法,有108式。相传乃为三丰祖师门下弟子,根据十三势演化而来,虽五步八法,功防精要,五脏八脉,养身特点,没有明显表现,但尽含其中。其它动作特点
要领,内修功法,练习要求,尽与十三势相同。三丰太极拳,亦能通经活络,益寿延年,历为门下弟子普修之法。
三、无极
素闻太极生於无极,无极生於道。无极功,是一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炼精气神人身三宝的道家静态丹法(内丹功),能发人潜能,开人智慧,是修练太极拳法的最高境界。太极拳中,习练俩仪,以壮其彪,修炼无极,以培其本;三者同修,能使其拳,如龙乘云气,虎借风威,相依相托,相辅相成。此三者,是太极拳法的整体,为武当武术的秘宗。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喝茶的益处多
喝茶的益处多茶,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之一。它不仅是提神醒脑的必备饮料之一,而且喝茶能带给您意想不到的预防、治疗效果,保持喝茶的良好习惯,帮助身体排毒预防辐射、提高抗病能力是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如果茶叶使用得当的话,还是防病养生的好帮手。据现代科学分析和鉴定,茶叶中含有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叶绿素、维生素、类脂、咖啡碱、茶多酚、脂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对人体都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1、化解金属中毒如误服银、铝、洋地黄、奎宁、铁、铅、锌、钴、铜、马 -
风火墙【中国传统民居古典建筑】
风火墙【中国传统民居江南古典建筑】风火墙又称马头墙、防火墙、封火墙,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 -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211.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 -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古建筑活化石】福州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