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螳螂拳[传统武术象形拳]
2022-06-22武术文化 4363人已围观
简介螳螂拳[传统武术象形拳]: 螳螂拳是一种模仿螳螂动作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象形拳法,发源于陕西省淳化县,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流传。 明末清初陕西省淳化县王郎(即王文成)初练少林功夫,在一次比武失败后,当看到螳螂斗蝉中得到启发,回家后苦心钻研,取蛙辫活动的特点,吸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创出“崩补“和“八肘“两套学,并取名“螳螂十八凑“;山东省莱阳县赵家疃人士赵珠,从小攻文习武,王郎见赵珠武艺高强,便把螳螂拳传授给他,赵珠就将拳术带回了莱阳老家,从此螳蜘拳在陕西淳化县一带灭迹,赵珠又吸取了“崩补“和“八肘“及其它拳种
螳螂拳[传统武术象形拳]
螳螂拳是一种模仿螳螂动作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象形拳法,发源于陕西省淳化县,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流传。
明末清初陕西省淳化县王郎(即王文成)初练少林功夫,在一次比武失败后,当看到螳螂斗蝉中得到启发,回家后苦心钻研,取蛙辫活动的特点,吸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创出“崩补“和“八肘“两套学,并取名“螳螂十八凑“;山东省莱阳县赵家疃人士赵珠,从小攻文习武,王郎见赵珠武艺高强,便把螳螂拳传授给他,赵珠就将拳术带回了莱阳老家,从此螳蜘拳在陕西淳化县一带灭迹,赵珠又吸取了“崩补“和“八肘“及其它拳种的精华加以变化,遵循着螳螂拳的劲路特点,编创了“乱截“。编制后对一些拳术攻防组合进行苦练,并在访友习武过程中又不断的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和改进已取得的成果,从而创立了初期的螳螂拳;十九世纪中期,栖霞的螳螂拳进入兴盛期,出现了一批螳螂拳高手,螳螂拳在产生的数百年里,经过历代武术家的总结提炼、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实用性强的特色风格,主要有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等流派。其中太极螳螂、梅花螳螂、小架螳螂在栖霞比较流行。
螳螂拳手法: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类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有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
螳螂拳步法:主要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顶头、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套路演练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
螳螂拳功法:分外功与内功两部分。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
螳螂拳功力:
技法以螳螂手勾擒拿为核心,特点鲜明,针对性强,有分指撑壁、分指铁牛耕地等徒手功法与打拍沙包、抓提坛口等器械功法两类,形式不拘一榕,内容丰富多彩,既可独自操作,又能与人合作。
手法步法:
螳螂拳手法为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要求为”不刁不打,一刁就打,一打几下“的连环进攻。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
手法套路:
螳螂拳手法正迎侧击、虚实相互、长短兼备、刚柔相济、手脚并用,使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用连环紧扣的手法直逼对方,使敌无喘息机会,手法丰富,既有大开大合的长打手,又有短小快捷的偷漏手,既有肘靠擒拿,又有地趟摔打。
身法套路:
身法要求腰部和上肢灵活,臀以下要稳固,即所谓“枝摇根固“、“只动腰、不走胯“。劲法讲究柔缠、刚发,脆快抖弹。一般都是缠圈与抖发结合为用。发劲多通过幌腰抖臂,形於手指。其运动特点取螳螂挡车不畏,勇往直前之意,多短手快打,招势连环。讲究随其势打,寻其隙打,见空就打,出手打,回手也打,以打为守,实劈硬砸。拳法有砸、弹、劈、挑、蹦、勾等。套路结构严谨,衔接巧妙。发劲刚而不僵,柔而不软,短中寓长,快速敏捷,具有螳螂的形象。
螳螂拳派别虽多,但都强调象形取意,重在取意,“重意“不“重形“,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密连而巧妙,稳健而灵活,活中求快,快中求稳,稳中求精。螳螂拳气势要求紧快即眼快,手快,步快,身快,式快,一招变三招,长短兼用,气势逼人,变化莫测。发力时,快速突然,松紧结合,富于弹性,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脆而不短,快而不毛。
器械套路:有螳螂棍、刀、双钩等。
2011年螳螂拳获得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6年12月福山梅花螳螂拳被福山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9年11月螳螂莱阳市文化馆、栖霞市文化馆、青岛市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青岛鸳鸯螳螂拳俱乐部获得螳螂拳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武术各流派
中国武术各流派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犹如一部经典的中华宝典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穷毕业生精力能得其九牛二虎之一毛,已属不易。整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坦率的说,由于武术的神秘性,还有许多民间不外传的,所以不可能将所有门派(拳种)概括于本文之中。其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切望广大武林前辈武术爱好者朋友予以指正、补充。 一、少林派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曾一度被民间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 -
太极拳
太极拳太极拳,中国古老的传统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 -
紫砂壶中国十大经典器
紫砂壶中国十大经典器供春壶·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壶盖止口外缘刻有 -
传递助学爱心 情暖贫困学生
传递助学爱心 情暖贫困学生 ——福建省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石竹助学活动见闻2014年8月30日,福建省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新学年开学的前一天,本会会长李宗明、副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