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黄河[中国北部最大河流]
2019-11-20地理文化 1285人已围观
简介黄河[中国北部最大河流]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中国北部最大河流]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水系构成
水系分布,黄河属太平洋水系。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河道实际流程为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曲果至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条,组成黄河水系。支流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76条,流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77%;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条,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50%。较大支流是构成黄河流域面积的主体。
黄河左、右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而且沿程汇入疏密不均,流域面积沿河长的增长速率差别很大。黄河左岸流域面积为29.3万平方公里,右岸流域面积为45.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河集流面积39%和61%。大于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左岸96条,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右岸124条,流域面积39.7万平方公里。龙门至潼关区间,右岸流域面积是左岸的3倍。全河集流面积增长率平均为每公里138平方公里。上游河段长3472公里,面积增长率为每公里111平方公里;中游河段长1206公里,汇入支流众多,面积增长率为每公里285平方公里;下游河段长786公里,汇入支流极少,面积增长率仅有每公里29平方公里。
黄河水系,按地貌特征,可分为山地、山前和平原三个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河流,分布于流域各地,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岩性质与地表形态的影响,使水系的平面结构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河网密度各地也不同。
黄河源头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乾隆年间齐召南撰写的《水道提纲》中指出:黄河上源三条河,中间一条叫阿尔坦河(即玛曲)是黄河的“本源”。
1952年黄委会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进行黄河河源及从通天河调水入黄可能性的查勘测量,历时4个月,确认历史上所指的玛曲是黄河正源。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1985年黄委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百家姓》作品背景
《百家姓》作品背景《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姓氏书籍的中华姓氏宝典。其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战 -
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 -
推拿发展历史
推拿发展历史推拿历史由来悠久,有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一种最原始最人性化最不可替代的方法,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跷、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更,而且包含着千百年来,从事中医推拿医术的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它的方法简 -
霍氏八极拳嫡传高手—霍文学
霍氏八极拳嫡传高手—霍文学霍文学(霍庆云之次子),霍文学先生1938年出生于长春市,其家学渊源,对其影响至深,自幼呐于言勤于行,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学到大学积累了丰富的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