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
2019-11-20武术文化 1695人已围观
简介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昆仑派武术在拳术方面有许多独有的拳种: 弹腿:回族拳术之一。因其发腿迅速,有如弹丸射出而得名。弹腿盛行于清代中后期。源于陕西的西安、渭南等地,后流传于宁夏,并改称“踏脚”。清末民初,一些回族拳师赴上海以授拳谋生,弹腿开始流传于上海。1919年,武术家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并聘请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教授弹腿拳术。回族武术家王子平(1881―1973)曾在20世纪20年代用弹腿拳术击败俄、英、德等国大力士,使弹腿拳术名震中外。吴志青曾著有《教门弹腿图说》一书。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
昆仑派武术在拳术方面有许多独有的拳种:
弹腿:回族拳术之一。因其发腿迅速,有如弹丸射出而得名。弹腿盛行于清代中后期。源于陕西的西安、渭南等地,后流传于宁夏,并改称“踏脚”。清末民初,一些回族拳师赴上海以授拳谋生,弹腿开始流传于上海。1919年,武术家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并聘请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教授弹腿拳术。回族武术家王子平(1881―1973)曾在20世纪20年代用弹腿拳术击败俄、英、德等国大力士,使弹腿拳术名震中外。吴志青曾著有《教门弹腿图说》一书。
回回十八肘:它以肘尖和接近肘尖的臂作为进攻和防守的手段。传说该拳术是由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元时传入中原,代代相传,但每代只由一名品德高尚、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继承。清代以来的传人有白锁成、李子光、杨万禄、居奎。回回十八肘以肘为主,有十八个单练套路,其手法、步法、腿法、身法等,都是以肘法派生出来的,或以肘取胜产生的。
汤瓶拳:又名汤瓶七式。因其拳式动作似回民所用汤瓶壶而得名。相传现在流传的汤瓶拳多由河南周口袁凤仪传出。汤瓶七式有花七式、陈七式之分。每套七式,每式又化七式,共四十九式。前者七式是单练套,以金梁起架为起势,翻身吊打为收势;后者四十九式是对练,又叫硬架子对练,以破法、顺法为主,打法有二十七进法,是后发制人的自卫性拳术。汤瓶拳式的歌决为:“金梁起架最难防,左开右进探心掌,合手杀下千斤坠,隔臂打耳破命伤。”
枪法:回族武术中的传统枪法负有盛名。相传明初功臣常遇春善枪法。后常家衰败,后代流落江湖,有以枪法谋生者,因以“常家枪”自号,改称“开平枪”。其法与六合枪相近似,但枪法硬朗,直出直进。明代枪法流派中又有沙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又名沙家竿子,其枪竿长丈八至二丈四,沙家枪之用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马家枪据传系南京回族马家所创,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北青县,明中期有马仲良者善枪法,遂与沙家枪齐名。此两种枪法均属六合枪系统。
刀术:清代武术家李冠铭、其侄李凤岗皆为双刀名家,李凤岗有“双刀李凤岗之称”。清末武术家王正谊,俗称王五,精通拳术及诸般器械,尤精大刀及双钩,故人称“大刀王五”和“双钩王五”。他曾助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后参加义和团反帝斗争而壮烈牺牲。西安武术家铁彦彪善舞大铁刀;济南武术家杨松山学棍法及双手刀法,编有《双手刀法》一书;马正英、白怀礼精通十二趟少林刀、乌龙双刀、春秋刀及普坛双钩等。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伤科圣手万籁声
伤科圣手万籁声,武医万籁声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还是饮誉南国的骨伤科名家。万籁声先生师从赵鑫洲、杜心五、刘百川、杨畏之、王荣标、邓芷灵、刘神仙等奇人异士,不但学习了少林六合门、罗汉门、武当张三丰太极、自然门等上乘的武功武学,还得到了武医伤科正骨的秘授,掌握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伤科秘方。 -
紫砂壶中国十大经典器
紫砂壶中国十大经典器供春壶·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壶盖止口外缘刻有 -
中医药简史
中医药简史中医学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是先秦哲学的两个名词。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被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交替又被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医学中引进阴阳,不仅方便归纳某些孤立的现象,也为解释其中的变 -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181.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