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
2019-11-20武术文化 3176人已围观
简介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昆仑派武术在拳术方面有许多独有的拳种: 弹腿:回族拳术之一。因其发腿迅速,有如弹丸射出而得名。弹腿盛行于清代中后期。源于陕西的西安、渭南等地,后流传于宁夏,并改称“踏脚”。清末民初,一些回族拳师赴上海以授拳谋生,弹腿开始流传于上海。1919年,武术家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并聘请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教授弹腿拳术。回族武术家王子平(1881―1973)曾在20世纪20年代用弹腿拳术击败俄、英、德等国大力士,使弹腿拳术名震中外。吴志青曾著有《教门弹腿图说》一书。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
昆仑派武术在拳术方面有许多独有的拳种:
弹腿:回族拳术之一。因其发腿迅速,有如弹丸射出而得名。弹腿盛行于清代中后期。源于陕西的西安、渭南等地,后流传于宁夏,并改称“踏脚”。清末民初,一些回族拳师赴上海以授拳谋生,弹腿开始流传于上海。1919年,武术家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并聘请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教授弹腿拳术。回族武术家王子平(1881―1973)曾在20世纪20年代用弹腿拳术击败俄、英、德等国大力士,使弹腿拳术名震中外。吴志青曾著有《教门弹腿图说》一书。
回回十八肘:它以肘尖和接近肘尖的臂作为进攻和防守的手段。传说该拳术是由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元时传入中原,代代相传,但每代只由一名品德高尚、信仰虔诚的穆斯林继承。清代以来的传人有白锁成、李子光、杨万禄、居奎。回回十八肘以肘为主,有十八个单练套路,其手法、步法、腿法、身法等,都是以肘法派生出来的,或以肘取胜产生的。
汤瓶拳:又名汤瓶七式。因其拳式动作似回民所用汤瓶壶而得名。相传现在流传的汤瓶拳多由河南周口袁凤仪传出。汤瓶七式有花七式、陈七式之分。每套七式,每式又化七式,共四十九式。前者七式是单练套,以金梁起架为起势,翻身吊打为收势;后者四十九式是对练,又叫硬架子对练,以破法、顺法为主,打法有二十七进法,是后发制人的自卫性拳术。汤瓶拳式的歌决为:“金梁起架最难防,左开右进探心掌,合手杀下千斤坠,隔臂打耳破命伤。”
枪法:回族武术中的传统枪法负有盛名。相传明初功臣常遇春善枪法。后常家衰败,后代流落江湖,有以枪法谋生者,因以“常家枪”自号,改称“开平枪”。其法与六合枪相近似,但枪法硬朗,直出直进。明代枪法流派中又有沙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又名沙家竿子,其枪竿长丈八至二丈四,沙家枪之用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马家枪据传系南京回族马家所创,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北青县,明中期有马仲良者善枪法,遂与沙家枪齐名。此两种枪法均属六合枪系统。
刀术:清代武术家李冠铭、其侄李凤岗皆为双刀名家,李凤岗有“双刀李凤岗之称”。清末武术家王正谊,俗称王五,精通拳术及诸般器械,尤精大刀及双钩,故人称“大刀王五”和“双钩王五”。他曾助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后参加义和团反帝斗争而壮烈牺牲。西安武术家铁彦彪善舞大铁刀;济南武术家杨松山学棍法及双手刀法,编有《双手刀法》一书;马正英、白怀礼精通十二趟少林刀、乌龙双刀、春秋刀及普坛双钩等。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崆峒派武术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崆峒派为名门正派,武术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武器。现代弟子演练武功,用剑的反倒稀少。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峙西陲”。而实际上,崆峒派武术流传甚广。在晚清的广东,武术成为抵御外敌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立过战功。崆峒派武术并 -
吃素够营养且更健康
吃素够营养且更健康改变了我的观念吧,在今天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养殖业、种殖业、食品加工业却违背天道生产出让人类生命终结的花样食品,鸡、鸭、猪、鱼等抗生素养大、重金属、农药残 -
闽侯五奇山
五奇山地处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境内,南连永泰西北紧接闽清是两乡三村交汇处,五奇仙山地理位于闽侯县洋里乡梧洋村,地处白沙镇与洋里乡交界处,海拔一千多米,云雾缭绕在山顶之巅有座五奇山仙君殿,因山峦五岳连峰如五指,故称“五奇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险、高、奇、美,雄伟壮观------。 -
活立康蛋白酶
活立康蛋白酶活立康是一种经高科技研发而成的微生物制剂。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是我国的科研火炬计划,活立康荣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238778.5】,并取得了美国、欧盟27国及日本的特许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