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地术拳历史渊源
2019-11-20武术文化 1575人已围观
简介地术拳历史渊源地术拳是我国南方稀有拳种,又称“地术犬法”,简称狗拳,系武林奇技,历史悠久。2011年6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庵中尼姑四月神尼创地术拳术,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精湛,清
地术拳历史渊源
地术拳是我国南方稀有拳种,又称“地术犬法”,简称狗拳,系武林奇技,历史悠久。2011年6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庵中尼姑四月神尼创地术拳术,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精湛,清初,由于南少林寺和白莲庵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被清政府下令焚烧寺庵,诛杀僧尼,四月神尼因此受迁连,避难福建永春县陈家,陈家老太待其如家人,四月神尼感其恩惠,将地术拳传授李老太之子陈彪,陈彪经过十年的日夜苦练,精通此术,视为武林秘技,只传子不传女,父子相承,密不外传。
民国初年,传至陈阿银,后因陈打抱不平,打死当地恶棍,逃往新加坡陈依九家。陈阿银老师感其赡养之德,将此拳尽数相授陈依九.陈依九老师自幼酷爱武术,早年学过泰拳、醉拳、龙猴拳等,得陈阿银真传后,专心研究狗拳,武艺更加精猛全面,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名望,人称“铁脚九师”、“神腿九”,曾任过新加坡武术协会会长。陈依九老师于一九四二年回国,定居福州,少林狗拳始福建各地流传.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一、霍氏八极拳源流 霍氏八极拳源于罗疃八极拳,早在清乾隆年间,罗疃人张克明和李大钟自吴家得八极门武功及六合大枪之术。此二人武艺精湛,技艺高超,在武术界名闻遐尔,二人授徒传艺,使八极拳在罗疃得以广泛传播,且历代名人辈出,武林轶事更是层出不穷,在中华武林影响极著。 张克明之徒黄四海曾以高超武艺荣立战功,获六品顶戴。到了同治年间,河北省沧县王南良村(今属盐山县)出现了一名武林奇人李书文。李自幼随黄四海习艺,又得师祖张克明的精心指点,技艺精湛,一时间无有出其右者。他重招势,轻套 -
万籁声与武林典故“五虎下江南〞
万籁声与武林典故“五虎下江南〞,民国武术界最负盛名的“五虎下江南”,指的是万籁声、傅振嵩、耿德海、顾汝章、王少周五位北拳名师南下广州“北拳南传”。192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馆长张之江、副馆长李景林。广东省主席李济深在南京观看了由中央国术馆组织的第一届武术国考。两广总督李济深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强国强种、雪耻救国的工具,亟需在两广提倡。他向万籁声、李先五发出邀请函。 -
雅安黑茶历史
雅安黑茶历史雅安黑茶,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 -
南少林寺【福建福清南少林寺】
南少林寺【福建福清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坐落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据考该寺于清朝嘉庆年间因白莲教占据被清兵焚毁。在1993年6且4日,经科学考古工作者调查、考证和考古挖掘,在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又经福建省、福州市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在南少林寺,遗址中发现“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南少林寺以及石桥、石盂、石槽、石碾(药臼)、石碑、石础、石舂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不胜枚举。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