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龙行武术的由来与发展

2019-11-20武术文化 2328人已围观

简介龙行武术的由来与发展龙行武术的雏形是“龙行剑”。而“龙行剑”启蒙于“三穿掌”。刘志清老师在“健身功法——三穿掌”基础上,经长年不懈地探讨、实践,首先创编了“一路龙行剑”。早在一九二六年,刘志清戎马生涯中随冯玉祥的部队在山西省五台山下的桃花浦驻扎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相识了铁林寺内的峰清长老。长老见刘志清有扎实的武术功底,便把自己长年演练的“健身功法——三穿掌”传授给他。并口授要诀:“此掌,掌法虽简单,久练能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融会贯通,变化无穷。此为要诀,切记心中。”刘志清将此“要诀”铭记在心。

龙行武术的由来与发展
龙行武术的雏形是“龙行剑”。而“龙行剑”启蒙于“三穿掌”。刘志清老师在“健身功法——三穿掌”基础上,经长年不懈地探讨、实践,首先创编了“一路龙行剑”。早在一九二六年,刘志清戎马生涯中随冯玉祥的部队在山西省五台山下的桃花浦驻扎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相识了铁林寺内的峰清长老。长老见刘志清有扎实的武术功底,便把自己长年演练的“健身功法——三穿掌”传授给他。并口授要诀: “此掌,掌法虽简单,久练能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融会贯通,变化无穷。此为要诀,切记心中。”刘志清将此“要诀”铭记在心。
经过数十年的苦练,刘志清已将学到的“三穿掌”演练得尽善尽美,行若游龙。有时,他按照“三穿掌”的路线和练功的方法而手持长剑云,舞,穿,挂,翻转起落也练得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观者赞扬说:“真是一身若龙,恰似一条翻江倒海、腾云驾雾的游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志清心想如果能将中国先人们所赋予 “龙”的那些美好的形象,那种飞舞盘旋,上下翻腾,身无定形,体无常态,来无影去无踪,见首不见尾、变化莫测;那种雷厉风行,潇洒飘逸,气吞山河的精神和气势寓意于武术特有的攻防动作和技击手法中去,那么,这样的武术运动不仅有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运动价值和防身御敌的技击作用,而且还有着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以艺术的魅力给人一种美的精神享受,达到“形美感目,意美感心”的效果。岂不是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促进了传统武术运动的发展吗?龙的精神燃起了他对武术改革、创新的思想火花。刘志清在继承的基础上凭着对“要诀”的领悟所产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多年习武经验,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于一九五二年仲秋首先创编出“一路龙行剑”。并给剑按上了长同剑身的彩穗,使剑穗不仅有着妙趣横生的表演效果,而且,在实践中还能象软器械那样抽打、鞭击对方,和迷散对方的视线,缠绕对方的器械或手腕。长穗剑在套路演练时,要求既有剑的运用,又要有剑穗的运用。由于剑与穗、身与械的协调配合运用,因此,又增加了演练技术的难度。刘志清不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为了使龙行剑的套路更加完美。他苦思冥想,在内容上进一步综其所学,博采众长,将各家剑法中的穿,云,撩,挂,劈,崩,带,点,砍,截,刺,剪,圈,绞,推,抹等剑法有机地组合起来,融会贯通于动与静,快与慢,起与伏,刚与柔,虚与实…多种不同矛盾的变化之中,时而前穿后挂,左右翻转,时而弧形疾步,上云下盘,犹如蛟龙戏水…… 。穗随剑行,剑随身转,身随步往,步随意行。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一套古朴、典雅、大方的“二路龙行剑”又完成了。此套剑术演练起来真是矫如飞凤,气如游龙。其布局开阔,圆直穿插,纵横交错。演练者身、械协调配合,使整个剑术套路显示出气贯长虹的独特风格。令人观之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刘志清的龙行大弟子张仁正,武术六段,现在虽说已是年过七旬的耄耋老人,但仍然是精神抖擞地从事着龙行武术的传承工作。早在一九五七年六月,他曾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评奖观摩大会”上首次将龙行剑公布于众。一套以展示“龙”精神气势的剑术套路在预赛中轰动全场。赛会期间的清晨和夜晚,许多参赛运动员都争先恐后地找张仁正学习龙行剑,张仁正的腿都累肿了,他疲惫不堪,但还是坚持参加了比赛,并获得大会优秀表演二等奖;一九五八年九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会”上他又以龙行剑赢得了海内外武林人士的一致好评。一时间,学习龙行剑的人不仅有来自各省的武术运动员,还有中央和地方文艺团体的演员。从此,龙行剑套路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刘志清的又一得意弟子于立光,武术八段,原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术系主任。曾连任16年香港联合武术队总教练,为香港武术队培养了十七名世界冠军。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委员,国际级武术裁判。他拼驰武林近六十余载,不仅自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当代武术名家,而且为武术走向世界,为武术的事业发展和技术提高倾注了智慧与心血。他先后参与编写国家体委对外推广的《长拳》、《太极拳》电化教学录相工作;多次参与国家武术研究院举办的“全国武术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训练班”和“国际武术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训练班”的授课工作;也多次在全国各种形式的武术运动会中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总裁判长、和国际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他是中国第一支国家武术队队员,曾出访过前苏联、缅甸、捷克斯洛伐克;曾作为中国武术专家赴瑞典、意大利、英国、墨西哥考察讲学;一九九一年,被国家任为中国武术代表团团长,访问日本。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国内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武术人材,并为龙行武术的再发展和后继有人又培养了优秀人材如:岳剑光、邢舟、刘晓梅、朱凤、李玉荣,、刘传勤、张延辉、徐慧琴、金平……等人。为龙行武术的辉煌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一九五八年九月,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会”上他演练的龙行剑,获得了赛会优秀表演一等奖;一九五九年三月,“全国青少年武术运动大会”上,于立光又荣获全能第二名和优秀表演一等奖;同年九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会”于立光又以龙行剑获得短器械第三名;一九六零年九月,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武术锦标赛会”上于立光演练的龙行剑,技艺娴熟,荣获了短器械第二名。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下旬,龙行剑又以优秀项目跟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赴缅甸访问演出,深受邻邦友人的赞扬。国家体委武术司在编排甲组规定剑术套路时也吸纳了龙行剑左右、背后、穿挂翻转、云剑等动作。这些都激励着刘志清老师,使他更加坚定地在武术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决心创建一个完整的,自成体系的武术拳种——龙行武术。一把满载荣誉的“龙行剑”撩开了龙行武术的序幕。
刘志清本着“存门户之别,除门户之见”、 “既要独树一帜,又不排斥他家”的思想将武当剑、太极剑、八卦剑、形意剑等多家剑法融会贯通。在原一、二路龙行剑套路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反把剑,倒把剑,串把剑,左右反把连环穿挂、舞花和撒手剑等稀有的独特动作。原来练剑总是右手持剑,这套剑术要左右手轮番使剑,并要求左手要像右手一样进行劈、刺、撩、穿、点、挂、云及前后穿挂等难度大、变化多的复杂动作。左手使剑也有效地使左手得到了充分锻炼和发挥,增加左半身的活动。大大增加了大脑右半球的活动量,促进了不太发达的右半球的功能。另外,在圆弧穿插,弧形疾步,原地盘旋,上云下盘等剑术不断地行进运动中,时而运用倒把剑,时而又是反把剑、串把剑一会儿前刺,一会儿后挂、一会儿又翻转舞花或突然握住剑穗向前或向身后脱手将剑抛出,出其不意地刺击远距离目标,真是变化莫测,令人猝不及防,眼花缭乱。可谓走中练,练中变,剑在两手随意换,时而表现出疾风暴雨、银光电闪;时而又似闲庭信步、悠闲自得,犹如仙女下凡,翩翩起舞。使这套以“龙”字冠名的剑术套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一个更加潇洒奔放的剑术套路在刘志清老师的匠心独运下又诞生了,取名为“云龙剑”受到行家里手们的一致认可和喜爱。
,刘志清老师的创意犹如决堤的洪水,滚滚而来,他带领弟子们一起创编了龙行拳和其它许多器械套路。即短器械有:龙行剑,云龙剑,龙行刀,二路龙行刀,龙行碎步剑。长器械有:盘龙棍,龙行枪,骑龙大刀,龙行方便铲,龙行梢子棍。双器械有:龙行双刀,龙行双钩,龙行双戟,龙行双斧,龙行双头枪,龙行双锤,龙行双匕首,龙行双环。软器械有绳鞭,流行锤。对练有:龙行对剑,龙行对刺剑,对劈刀,空手夺枪。拳术有龙行三掌,龙行掌和龙行拳。刘志清老师又将这二十多项龙行套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因材施教,分别传授给学生们。因此,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在短短的几年内,龙行弟子前后就有十五名(8男7女)进入省,市武术专业队,成了专职武术运动员。同时,还为业余体校武术班输送了大批队员。这些人员都曾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武术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九六二年七月,在哈尔滨市体委和道外区体委的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刘志清首次创办了黑龙江省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暑假武术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人数多达一千四百余名。一时,龙行武术的传承地哈尔滨市第四武术馆,学习武术的学生络绎不绝。
一九七九年五月,九十四岁高龄的刘志清老师带着“发展龙行,为民所用”的多年夙愿,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市首次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并以其精湛的技艺表演了龙行刀,荣获了本次赛会金牌—壹等奖。也因此,他成为大会上的主要新闻采访对象。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奇功异彩》和《中华武术》纪录片中他给世人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和令其弟子终身难以忘怀的镜头。
一九八零年五月,刘志清代表黑龙江省又参加了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演练了“骑龙大刀”又荣获大会金牌—壹等奖;一九八三年九月,他又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五届运动会—武术赛会”。在大会上又表演了“龙行刀”再次引起中外武林名士的瞩目与震撼。
《龙行之父—刘志请》传遍国内外。龙行弟子们也犹如一颗颗耀眼夺目的珍珠,在武林之中大放奇光异彩。
龙行武术第二代弟子先后有张仁正、于立光、李凤岭、郭增来、孙铭九、王国霞、张稳、盛松芬等数名运动员曾多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全国性的大型比赛,并获得大会的奖牌。
刘志清开创的龙行武术,犹如长江水,一浪逐一浪。三代龙行弟子刘晓梅、李玉荣、张延辉、金平、徐桂琴、葛彤、王喆、钱慧、孙文婷等;四代龙行弟子王鹏跃等人都多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性各种形式的武术比赛。并获得优秀奖牌。有些弟子因种种客观原因虽然没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武术比赛,但他们都有很深的功底和娴熟的技艺,是黑龙江省内的武术佼佼者。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武术比赛中都多次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一九八五年五月,在省,市,区三级体委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成立了“龙行武术研究会”。
龙行弟子们在刘志清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龙行武术的理论研究和文字整理工作。弟子李国治,哈尔滨市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他首先协助刘志清老师对龙行刀进行了文字整理,1984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龙行刀》一书。1987年该书被选入《中华武术词典·武术书刊》于立光和刘恩明整理的《龙行剑》、《龙行对剑》也在黑龙江体育报上连载。三代传人刘晓梅也在《哈尔滨学院学报》发表“剑法规范的研究”论文。此外,《龙行武术系列丛书》也正在酝酿之中。二〇〇八年六月,第二代龙行弟子刘胜荣带领众多师兄弟们,为了缅怀恩师刘志清老师,又成立了黑龙江志清龙行武术俱乐部。第二代龙行弟子张仁正也成立了“张仁正龙行武术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武术馆是龙行武术的传承地。几十年来,硕果累累。曾先后有数十名龙行弟子参加黑龙江省或全国武术比赛。据黑龙江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统计,1957年至1987年,三十年来黑龙江省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的金牌总数的一半以上,是龙行武术弟子所取得的。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家都在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奋斗的同时,健康与快乐便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龙行武术不仅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人的品位,而且于锻炼中即能使习武者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祛病延年,又能陶冶性情,培养愉悦的心情,得到美的熏陶,岂不乐哉!
龙行武术传人李凤岭受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孙国梁邀请,从深圳回哈举办了“龙行武术套路培训班”。这也是恢复老字号武术馆以来,哈尔滨市第四武术馆首次活动。祝愿凝聚着刘志清老师一生心血和智慧的龙行武术,再创辉煌。

 

 

 

 

Tags: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