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梅惠志【武术技击家】
2019-11-20武术文化 1333人已围观
简介梅惠志【武术技击家】梅惠志先生是全国武林界享有盛名的武术技击家,梅惠志先生自幼练习过八卦、行意,后又学习过拳击,年轻时学习过中国式摔交,并成为北京摔交队的主要成员。退役后留在什刹海体校做摔交教练,70年代成为我国第一批柔道教练员。自从国家体委开展散打运动以来,他组成了全市第一个半专业的散打搏击队,并将武术、搏击和摔交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北京武警散打教练黄建福,连续11次获得国际和全国冠军。首都北京是全国开展散手运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梅惠志【武术技击家】
梅惠志先生是全国武林界享有盛名的武术技击家,梅惠志先生自幼练习过八卦、行意,后又学习过拳击,年轻时学习过中国式摔交,并成为北京摔交队的主要成员。退役后留在什刹海体校做摔交教练,70年代成为我国第一批柔道教练员。自从国家体委开展散打运动以来,他组成了全市第一个半专业的散打搏击队,并将武术、搏击和摔交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北京武警散打教练黄建福,连续11次获得国际和全国冠军。首都北京是全国开展散手运动最早的地区之一。80年代初,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开始试点开展散手运动,在北京什刹海有一批武术的拓荒者,为散手运动的普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群人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被誉为北京散打第一人的梅惠志先生,在他的培养下,北京涌现出像:张新正、杜振高、马海松、李京华、陈顺强、杨广军、张力华、特学刚、李瑞东等几代优秀的散打运动员。
梅惠志先生不仅是散手运动的推广人,也是将传统武术同现代搏击结合大胆的尝试者。他同他的学生曾多次同传统武术进行过交手比试,对传统武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辛勤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培育数万名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为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华武术在福建发展与传承
中华武术在福建发展与传承一、国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国术即中华武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创立、传承、交流、研发而形成具有世人所共识和推崇的又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防身健体之武术,誉称国术。早在原始社会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与生殖,必须人与自然斗、人与物斗、人与人斗。为了优殖而“争雄”(动物争雄而斗角)人类还要琢磨“新招”,制服对手,这叫“勾心”。在出土文物中有石器时期的石锛、石斧、石钺等。早期象形文字“争”字即武器上头有把刀,“斗”字即双方执着有枝叉的树木杆为对打武器,“新招”即武术刍形。据《吕氏春秋• -
传统中医房事养生
传统中医房事养生中医养生历史源远流长,方法丰富多彩,实践卓有成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养生宝典的中医重要典籍。《黄帝内经》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养生智慧,是中医养生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该书中确立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出了审因施养、形神共养等重要原则,内含丰富的针灸、气功、按摩、温熨、天然药物等养生方法,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后世医家和养生家的必研经典,也是我们学 -
怪志小说相关典故
怪志小说相关典故相关典故简介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逐渐盛行,鬼神迷信的说教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特别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 -
赵堡太极拳层次
赵堡太极拳层次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九代正宗传人杜元化在他的太极经典论著《太极拳正宗》一书中精辟地总结出修炼太极拳的七条规则:1、空圈。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如此做去,方为合格。2、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三者何以能直?细分之是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成真。3、四顺。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四者何以能顺?细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随之去,腿向左去,脚亦顺之去。惟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随势而动,切记不可抬高称动身之重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