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茶道文化 >
普洱茶冲泡步骤好坏的辨别
2019-11-20茶道文化 1339人已围观
简介普洱茶冲泡步骤与好坏的辨别: 1、备具: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 2、温壶涤具:先用滚水烫热茶具,主要起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随后放入茶叶; 3、投茶: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 4、润茶:冲入约茶具容量1/4的滚水,然后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并且唤醒茶叶; 5、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6、分茶:头道。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然后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温了就可以喝了。 a.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
普洱茶冲泡步骤与好坏的辨别:
1、备具: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
2、温壶涤具:先用滚水烫热茶具,主要起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随后放入茶叶;
3、投茶: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
4、润茶:冲入约茶具容量 1/4 的滚水,然后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并且唤醒茶叶;
5、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6、分茶:头道。倒沸水冲泡 10 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然后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温了就可以喝了。
a.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
b.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c.茶叶的浸泡时间,视茶叶的情况而不同,一般紧压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长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长些,刚开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长些。
普洱茶好坏的辨别
眼睛看:
普洱茶好不好,一看就知道。我们先用排除法,普洱茶不良品质在外观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条索松泡、轻薄、扁曲、刺手、断碎多者。
2、茶条芽毫少、茶叶瘦小、老嫩混杂者。
3、茶条色泽泛黄、枯、暗、斑杂、色呆滞不润者。
4、茶汤色泽呆滞浑浊、亮度差者。
5、叶底(茶渣)少芽、多茶梗、色斑杂、质地硬脆、长短大小不均匀者。
6、混入非茶类夹杂物者。
选茶时,若遇以上6种情形,可不买。反之,则有可能是好茶。
鼻子闻:
光是看还远远不够,看过之后,鼻子跟上。如果出现以下异味,可判断为不好的茶:
1、干嗅气味透粗老(干稻草味)、“熟闷气”、霉味、杂有烟、焦、馊、酸和其他杂 异气味者。
2、冲泡后热嗅气味杂异、香味不纯、短滞、低闷、香气持续时间短者。
普洱茶舌头品:
普洱茶最终是用来喝的,一款茶好不好,还是嘴巴说了算。走进一个茶店,在决定是否购买之前茶老板一般都会泡上一壶来让你品尝,一般说来,来自不同厂家、不同茶山的茶在味道、口感、香型等方面地的差异很大,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购喜欢的类型,但出现以下几种情形者可不买:
1、滋味淡薄、漂浅无味者。
2、恶苦、钝涩,无回甘生津者。
3、搀杂有其他异味者。
普洱茶好茶的5个视觉指标:
1、条索紧实、厚重、圆直、完整。
2、茶条芽毫多、茶形、大小统一。
3、茶条色泽油润、富有光泽。
4、热汤色泽清澈透亮、出现金黄色或琥珀色。
5、叶底(茶渣)多芽头、少茶梗、质地柔韧有弹性。
普洱好茶的3个嗅觉指标:
1、干嗅气味透着清纯、茶香浓郁;
2、冲泡后热嗅气味纯正、香气持续时间长;
3、嗅杯底,香型明显、醇厚。
普洱好茶的5个味觉指标:
1、滋味醇厚、回味持久;
2、苦涩味无刺激、回甘生津;
3、无异味;
4、入口茶味厚实、无水感;
5、香味、香型稳定;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南少林寺(福清)禅武高峰论坛
中国南少林寺(福清)禅武高峰论坛2018年2月25日,福清南少林寺隆重地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家联合会•中国福清南少林寺禅武高峰论坛”,与会的代表有:张良木先生、曾爱民先生、原福建武术院院长郑仁先生及世界武术家联合会会长黄勤龙先生等。会议期间,南少林武术培训基地学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表演了“鸣鹤拳”、“太极拳”、“南拳”“福建地方拳”等三十余种武术。为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书画切艺术,黄瑞霖等老一辈书画家,即兴为南少林留下了大量书画墨宝。非常感诸位老前辈对南少林的关心!南少林寺自古秉承祖庭家 -
千八攒除疾道功
千八攒除疾道功(道家秘传小八段锦)千八攒除疾道功,亦称小八段锦、但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有抻筋拔骨之意,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 -
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
古法榨油【民间传统手工榨油】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是压榨油菜籽油的时候,老油榨坊整修一新,茶油或菜籽油的浓郁香味飘散,传承了几十代的手工古法作坊又开始运作如初。古法的操作方法:炒、磨、碾、蒸、踩、撞,这是压榨的古老手工制油方法,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古法榨油,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代代口耳相传,一丝不苟,今天人们保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和三百多年前明朝出版的《天工开物》,仍然完全吻合。乡里人称榨油为“打油”,到了打油的时候,农户们挑着脱粒后的菜籽或茶籽果来到油榨,交给打油的师 -
雅安黑茶历史
雅安黑茶历史雅安黑茶,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