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长江历史演变
2019-11-20地理文化 3412人已围观
简介长江历史演变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
长江历史演变 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今长江的形成发在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在长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和川鄂间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四川盆地缓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断发展,云梦、洞庭盆地继续下沉。今3000-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长江流域普遍间歇上升。其上升程度,东部和缓,西部急剧。金沙江两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显著抬升,同时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河流的强烈下切作用,出现了许多深邃险峻的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归并顺折向东流。长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带下沉为平原(如两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阳平原、苏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从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长江溯源浸蚀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东西古长江贯通一起。
沱沱河,长江发源地,山高岸险,终年集雪数十米深,全长374公里。当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树县境内的巴圹河口,称通天河,全长815公里。水势平缓,河谷宽阔,而多沼泽,日照充足,草滩密茂,两岸峰高雪深,景色壮丽、宜人,是长江流域重要畜牧区。 巴圹河口至四川宜滨的岷江口,称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因产黄金而得名。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金沙江,(古名丽水),回环五百余公里,出金有数载,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总落约三千米。险峻的虎跳峡,河段只有16公里长,而水面落差达200米,平均落差为12.5‰,可见蕴藏的水利资源是何等的丰富。 宜滨的岷江至长江的吴淞口全长2803公里,其中宜滨至湖北的宜昌,全长1030公里,又称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矶全长340公里,又称荆江,荆江又有上、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长160公里。下荆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矶全长180公里。 江苏以下江段又称扬子江。江阴以下河段江面逐步开阔,向入海口呈喇形状开展,江阴附近水面宽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时江面宽达80公里,有些学者认为,距今六千年以前,长江大致是在杨州、镇江一带入海,由于江面宽阔,坡度平缓,江流海潮交会,大量泥砂因流速缓慢和海水盐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内外悬移质日日向下沉垫,河底推移质年年向外推动,以致发育成了长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由长江泥砂堆集而成。这个岛的出现,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崇明岛的南端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
流域分段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大黄[草本植物中药名]
大黄[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攻下药,萝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等的根茎。 处方用名:生军 生川军 生锦纹 生大黄 制军 制川军 制大黄 酒川军。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 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临床应用】常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剂,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症,大黄泻下通便、清除积滞,故可用于大便不通及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热结便秘、舌苔黄腻或焦黄起刺、高热神昏等。 -
麻黄[植物草本中药名]
麻黄[植物草本中药名] 麻黄,草本中药名称。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为中药中发散风寒药。 功能作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解表药。本品有促进发汗、平喘、止咳、解热、镇痛、抗炎、抗菌、兴奋中枢、利尿、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多种药理作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
商陆[草本植物中药名]
商陆[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三节峻下逐水药,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商陆的根。 处方用名: 商陆。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大肠经。 【功效】 逐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胀满﹣﹣商陆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长于行水,故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应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
形意拳各流派演化
形意拳各流派演化明末清初姬际可创形意拳,传给山西曹继武:曹继武传马学礼马学礼所传的河南形意拳一支,今称心意六合拳,一般只在回民中流传。曹继武传戴龙邦戴隆邦之两名儿子文龙及文熊兄弟及与戴隆邦之妻侄郭维汉。今称戴氏心意拳。戴龙邦又传贾大俊、吕海根、河北人李洛能等少数外姓弟子,其中李洛能广收门徒,由此迎来形意拳在近代的大发展:这一时期其中代表人物是李洛能的八大弟子:山西的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四人;河北的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亨;这八大弟子各有所长,北方形意拳逐步衍化为具备地方特色的山西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