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福州金山寺
2019-11-20地理文化 1464人已围观
简介福州金山寺金山寺是福州闽江上的著名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仓山区洪塘镇洪塘大桥江心,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金山四周水流汹涌,白浪滔滔,有“砥柱中流”之势,俗传它能“从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盖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塔前有观音阁,
福州金山寺
金山寺是福州闽江上的著名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仓山区洪塘镇洪塘大桥江心,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金山四周水流汹涌,白浪滔滔,有“砥柱中流”之势,俗传它能“从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盖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塔前有观音阁,塔后有大悲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名“怡怡斋”。
历史典故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抗倭名将福州人张经,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右名“借借室”。爱国学者、莆田人林龙江倾囊捐助掩埋了被倭寇杀戮的受难者尸体之后,来这儿著书立说。他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向附近村民借来的,所以人们称他借寓的这个斗室曰“借借室”。他自己还在门上署一副对联:“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就在这“借借室”里,他撰写了《防倭管见》等书,提出保国安民的良策。林龙江每年夏天都设坛纪念被倭寇杀害的乡亲,他逝世后,乡民便在附近的龙腰山下盖了龙江寺,表达对他怀念之情。
景点古迹
殿前原有两株古榕。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川按察使曹学佺因著《野使纪略》揭露魏忠贤所制造的“梃击”案而被诬谄,削职南归。他回乡时,就在这两株榕树间盖起一座房子,仿古巢居,命名禅楼,如今人去楼废,而古榕尚存一株,老树扶疏,岿然独存。
金山寺规模虽小,但胜迹颇多。塔寺四周依旧可寻古代遗留下来的八景风光: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水岊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人们踏踪觅迹,访古探幽,别有情趣。如果在金山寺凭栏远眺,可见碧波上浮着风帆,沙洲处掩映着蔗林,“四周九山如群龙,矫若云海来相从”。现在新建成的全省最长的公路大桥——洪塘大桥,从金山寺的上游不远处跨江而过,为这座江中古寺增添了现代化的一景。
交通信息
乘39、55、150、168、181、506、510、528路等公交车在金山寺站下车步行约400米可达。
从洪山桥头乘坐39路公交到金山寺站下车往前到洪塘桥头左侧有条路下去后就可见到金山寺,渡口在下坡路往前50米左右的地方,乘船前往。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天花粉[藤本植物中药名]
天花粉[藤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三节清热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枯楼的根。 天花粉即以蒌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 处方用名: 天花粉 花粉 瓜蒌根。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酸,微寒。 入肺、胃经。 功效: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 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对于治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俞景耀/提供文献。 -
崆峒派武术
崆峒派武术崆峒(KOGTOG)派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著名五大传统武术流派。始祖是飞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 -
惠安女[传统文化]
惠安女[传统文化]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而闻名海内外。因为她们奇特的文化,所以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其实惠安 -
鸣鹤拳【传统武术】
鸣鹤拳鸣鹤拳是流传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港澳台地区乃至东南亚等地的一种中华传统武术,是鹤拳的一种,鸣鹤拳的源流始于白鹤拳,形象似鸟衔理羽毛状,善用掌,常发声,以声助力,故有“鸣鹤”之称。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拳势激烈,上肢动作较多。发力时劲由足跟起,气沉丹田,腰、腿、臂贯串一气,力求顺达,讲究蓄劲。鸣鹤拳其精辟的拳论和丰富多姿的拳法,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鹤,阳鸟也,而游于阴……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其头赤。食于水,故其喙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大喉以吐,修颈以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