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青城派武术
2019-11-20武术文化 1720人已围观
简介青城派武术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
青城派武术
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
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总体来说,都受青城山道教文化影响很深,擅吐纳养生,重实战搏击,步型,身法,手法奇特,与国家竞技武术区别很大,被联合国确定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城派载体有青城武术馆,国际道家功夫联盟网,青城武术文化研究会。
青城派简介: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近人萧天石自称得览《青城秘录》、《青城玉房诀》等,了悉其旨归,在其《道家养生学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阐述。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同时,在静观止念过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与心象,从而与禅宗的参悟法相区别。
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清伡锣舞【非遗民俗】
新厝伡鼓舞 伡鼓舞盛行于东南城市福建省美丽的侨乡福清,在福清市新厝地域每逢佳节或庆典活动,各村都要敲锣打鼓,热闹一番。伡鼓舞系人在大鼓旁边表演,因为环村游行表演时将大鼓置于车上,故名伡鼓舞。伡鼓队表演,更通俗的名称是“镲锣鼓”。顾名思义,就是由镲、锣、鼓等几种器乐组成的大合奏,镲是直径60厘米左右的大钹,之所以把大钹称为“镲”。是因为当地人把各种大小不一、规格各异的钹通称为“钦镲”,又取其省略词“镲”的缘故,锣则分为大锣和凸脐锣两种。鼓是直径约一米的牛皮大鼓。伡鼓乐队通常由一面大鼓,数十对大钹,两面大锣 -
南少林寺(福清)禅武高峰论坛
中国南少林寺(福清)禅武高峰论坛2018年2月25日,福清南少林寺隆重地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家联合会•中国福清南少林寺禅武高峰论坛”,与会的代表有:张良木先生、曾爱民先生、原福建武术院院长郑仁先生及世界武术家联合会会长黄勤龙先生等。会议期间,南少林武术培训基地学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表演了“鸣鹤拳”、“太极拳”、“南拳”“福建地方拳”等三十余种武术。为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书画切艺术,黄瑞霖等老一辈书画家,即兴为南少林留下了大量书画墨宝。非常感诸位老前辈对南少林的关心!南少林寺自古秉承祖庭家 -
冬至的奥秘与养生【中华宝典】
冬至的奥秘与养生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 -
福鼎白茶历史与传说
福鼎白茶历史与传说白茶源自远古,白茶是中国六大类茶之一,但茶分六大类却是现代的事。因此,我们认定一种茶是不是白茶,不应该看它是不是叫白茶,而应该看它是否符合白茶的定义,即“自然萎凋,不炒不揉”方法制作的茶。陆羽《茶经》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结论,告诉我们茶起源于远古。无独有偶,福建太姥山地区也流传一个相类似的神话传说:说尧时有一女子,居才山(今太姥山)种蓝,人们称其为“蓝姑”,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