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俞娟推动不传之秘入选非遗
2022-07-19武术文化 4119人已围观
简介俞娟:推动“不传之秘”入选鼓楼非遗,自幼时便秉承自然门习武,数十年勤学苦练,已是知命之年的俞娟(俞景耀)做了一件大胆的事,将武林泰斗万籁声的“不传之秘”公之于众,推动岳武穆八段锦、罗汉门武术入选鼓楼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强身健体之法与中医运动康复相结合进行公益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俞娟:推动“不传之秘”入选鼓楼非遗
记者刘珺/文 石美祥/摄
自幼时便秉承自然门习武,数十年勤学苦练,已是知命之年的俞娟(又名:俞景耀)做了一件大胆的事,将武林泰斗万籁声的“不传之秘”公之于众,推动岳武穆八段锦、罗汉门武术入选鼓楼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强身健体之法与中医运动康复相结合进行公益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昨日,俞娟坐诊的中医馆刚开门,便有病患前来就诊,望闻问切、正骨推拿、针法艾灸、运动康复疗法等手段细致认真为病患者祛除病痛。期间不时有病患发信息咨询,他都抽空一一耐心回复。“凌晨2点,一个中风恢复期患者说睡不着老想吃东西,我指导他服中药、调了药膳糊,并讲解半夜进食的弊端,病人得到细心诊疗迅速好转”。
从事中医多年,医者父母心在俞娟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患者求助随时帮忙,丝毫没有因为休息时被打扰而不耐烦,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让他有了将武学“不传之秘”公之于众的念头,“我承自然门习武数十载,在身体、精神方面都受益匪浅,我之所学能让更多人从中受益这是一件美事,也是弘扬和传承自然门武术人前辈的遗志。”
俞娟祖籍福清高山,生于传统武医家族,在长辈们武医熏陶下,其中叔叔俞国进最为拔萃。1945年自然门一代宗师、武林泰斗万籁声定居福州,俞国进有幸成为万老的入室弟子。“万老对入室弟子要求很严格,叔叔跟随他学艺二十多年,自然门武学、岳武穆八段锦、罗汉门武术、万氏武医伤科等深得真传。”俞娟说。
俞娟小时候身体比较弱,叔叔便将他收入门下将所学技艺倾囊相授,他成为万老的再传弟子。“叔叔常说,习武不仅能锻炼身魄,更能锻炼你的精气神,让你成为社会有用的真正男子汉。”在叔叔的鼓励、教导下,俞娟勤加练习很快就掌握了自然门武学、万氏武医伤科、岳武穆八段锦、罗汉门武术等技艺,此后常年不辍对几门功法进行修习,深悟其中精髓,成为两门功法修习者中佼佼者。他把中医和武术有效相结合,其中罗汉门武术内外兼修,注重腿功腿法,更适合现代人亚健康症康复,人类因长期使用汽车、冷气等阳气受损,人末老腿先衰将为常见病,罗汉门武术更是强健下肢和身体的最佳运动,岳武穆八段锦古称“健身导引术”,它可以增强免疫力,通经脉壮气血、调和五脏六腑功能。
提地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痨七伤往后瞧……岳武穆八段锦功法是古圣贤的智慧结晶,锻炼方法针对气、血、水液通道等一定部位而设计,每一个歌诀都明确其动作要领、作用、目的,该功法运动强度和动作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简单易行健身防病效果明显。
罗汉门武术罗汉神打素有“秘传八法”之称,古往被视为不传之秘。修习者初步先学五种模式,而后学各种单式打法、用法,其八种腿法尤为精妙。“罗汉门武术拳法腿法形式简捷,着眼于实战,非常符合现代搏击术特色。”俞娟说。
学习两门功法有何好处?免疫力增加、筋骨易于常人、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注意力更集中,俞娟的二儿子小俞有话要说:“我同学体育中考高分,第一个要感谢我爸,以前我个小、自从学了罗汉门武术每年高十公分、现在我185cm身高……”小俞的同学们得知俞娟是“武林高手”,央求他开班。俞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为孩子们授课,不少孩子练习两个月,身体素质有所提升,其中一名上楼都费劲的小胖子坚持练习大半年,在中考体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今,岳武穆八段锦、罗汉门武术入选鼓楼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俞娟将功法完整记录进行线上分享的同时,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将强身健体之法进行公益推广,弘扬传统文化展现非遗魅力。
(来源:福州晚报 记者刘珺/文 石美祥/摄)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诗经》国风·邶风
《诗经》国风·邶风【26.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 -
《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郑风【75.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 -
俞景耀【中医针灸医师】
俞景耀简介:俞景耀中医针灸医师、国家高级按摩技师、湖北太禾春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万籁声自然门、六合门、罗汉门传统武术及武医传人、中华武术六段,“罗汉门武术”,“岳武穆八段锦”两项目非遗传承人。 -
古传杨家枪谱
古传杨家枪谱:枪为“百兵之王〞。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也是枪术的基本动作。谚语:“强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枪不但能扎一条线,同时也能“棍”打一大片,但由于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故此也有:“年棍,月刀,一辈子枪”之说。古代车战时代称作矛,为捅刺类兵器,枪的长度一般约相当于个人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随着冷兵器车战的消退,枪随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故枪形、枪法皆类似于矛,只是枪柄比矛短了些,但仍属于长兵类器械。枪的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变化莫测,劈、砸、扫,拦、拿、扎,点、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