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鹤拳传奇典故
2019-11-20武术文化 2044人已围观
简介鹤拳历史渊源白鹤拳在神州大地上相传了近50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代武师们不懈的探索与创新,逐步演变成为“飞、鸣、宿、食”等形式的拳法,究其拳理,万法归宗,不外乎“飞者喜于形、鸣者善运化、宿者多内功、食者好指法”。如今飞鹤拳、食鹤拳几近失传,宿鹤拳、鸣鹤拳也危在旦夕,再不及时拯救,为时晚矣!明末清初,闽福宁府(今福建省宁德地区的霞浦县)北门外方家村,有位武师姓方名掌光字种公(祖籍浙江省丽水市),有女方七娘,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七娘幼时,种公把她许配给邻里亲友的儿子为娃娃亲。两亲家情趣相投
鹤拳历史渊源
白鹤拳在神州大地上相传了近50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代武师们不懈的探索与创新,逐步演变成为“飞、鸣、宿、食”等形式的拳法,究其拳理,万法归宗,不外乎“飞者喜于形、鸣者善运化、宿者多内功、食者好指法”。如今飞鹤拳、食鹤拳几近失传,宿鹤拳、鸣鹤拳也危在旦夕,再不及时拯救,为时晚矣!明末清初,闽福宁府(今福建省宁德地区的霞浦县)北门外方家村,有位武师姓方名掌光字种公(祖籍浙江省丽水市),有女方七娘,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七娘幼时,种公把她许配给邻里亲友的儿子为娃娃亲。两亲家情趣相投,时常谈拳论武。有一天,他们酒后切磋武艺,方种公不幸被对方失手误击,伤势严重,后不治身亡。七娘悲愤万状,誓报父仇,终因女流,力不从心,报仇无门,只得不时仰天痛哭。
七娘与白鹤的三次较量中,鹤以静制动,用巧妙的身法,即醉身、吞挪、提裆缩骨躲过七娘诸般杖法的进攻,又后发制胜,以精湛的招数,即承接、掩扫、弹踢使得七娘前仆、后仰、东倒西歪。白鹤拳里从“三战”转“四门”的技击精微尽在其中。 七娘如获至宝,日夜揣摩,颖悟鹤法,经三载苦练,武艺已十分娴熟,便来到夫家讨战。她的公公再三赔礼道歉,恳求宽恕,七娘报仇心切,怒不可遏,右手早已虚晃闪击,对方迫于无奈,急忙左拳架起右拳冲出,七娘就势缠住提拳,左侧身挪过边门,避开直拳,上张膀开翅,下铲踹弹踢,对方受创踉跄后退,七娘飞腾而人,大喝一声,滚身送出连环穿心掌,顷刻之间,仇人倒地毙命。
父仇虽报,但七娘的生活更不平静。由于封建伦理的束缚,以及亲人们的劝解,她还得依照婚约嫁到夫家。洞房花烛之夜,七娘和衣就寝。新郎掌灯看书,好不容易熬过子夜,怨恨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了。他飞快地拔出挂在壁上的宝剑,看准七娘的脑门狠劈下去,谁知七娘早有戒备,倏地绻缩转身,以褥挡剑,躲过锋芒,被窝里飞出一脚踢中剑把,再崩一脚命中心窝,真是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熟,可怜新郎不堪一击,命丧黄泉。
此时的七娘,悔恨交集,自觉罪孽深重,从此深居简出,修心养性,改过自新,后拜一位道人为师,始创白鹤拳,被邻里乡人誉为“白鹤仙姑”。白鹤拳里的经典拳法有鹤道共鸣、里应外合的“八步连”套路。该套路以恢弘磅礴的气势,意气风发地演示了吸气扬清、贯气增氧、理气和脉、养气蓄锐、吞津润泽、呼气净浊、荡气舒筋、振气生力、闭气握固、开声助威的有氧气功。白鹤拳的传统拳法还有动感灵气、活泼生机的“中框”套路,此套路以中低架势,形象逼真地展示了飞鸣宿食、吞吐浮沉、横直顶的(出控制)、搓摩抬撞、蹦扑穿插、洗翅抖翼等白鹤的生活习性以及刚柔相济、腾挪闪展、手似弓矢、步如风驱的“柔箭”等技击法,从而世代传承。
清朝雍正年间,北少林寺被毁,众僧各自逃生,铁珠长老几经周折到了福建省闽侯县的青口镇,最终落脚在福州市郊区义序乡高盖山高官堂,回归佛门广收弟子传教少林罗汉拳。时光流逝,到了十八世纪初,高官堂出了一位高僧能飞檐走壁,绰号“铁脚长老”,八闽大地无人不知。且说永春县的白鹤拳嫡传林世咸,素知“铁脚长老”身手不凡,专程来拜访。他趁着雨夜上山借宿高官堂。林世咸发现寺庙的后墙墙沿十分光滑,推测是长老时常越墙进出寺庙留下的痕迹,又发现寺庙里的石柱、石墩油光发亮,而且屋顶的瓦片十分稀疏,认定是长老练功扫踢撞击震动所致,便对长老说:“石墩是呆物,任人摆布,人可运劲,见动以气行力,不妨试试。”于是站桩运气,让长老扫踢,果然落地生根,丝毫未动。再经一番切磋,长老未占半点便宜,心里非常佩服,愿与林世咸结拜兄弟。这一幕幕竟被他的爱徒潘屿八看得真切。数天后,林世成告别返乡,潘屿八代师送行,到了乌龙江边,眼看林世咸就要渡江,潘屿八慌忙下跪拜师,殷情难却,林世成回转潘家。
潘屿八的家在福州市郊区潘屿村,家境富裕,林世成在潘家执教多年,师徒如父子。潘屿八先学罗汉拳,后得白鹤真传,加以天资聪明,将南北拳法合而为一,创出了别具一格的鸣鹤拳。其拳法中除保留白鹤拳的经典套路外,融入了罗汉拳“二十八宿”套路,增创了南北综合拳“七景”以及对练等技击法,人巧物开,他终于成为鸣鹤拳一代宗师,从而推动了传统武术在福州地区的沿承与发展,可谓后功至伟。
潘屿八教徒广众,其中谢崇祥尤佳。谢崇祥(1852~1930年),福建省长乐市首占乡岱边村人,七岁随父母搬迁到福州市星安桥畔居住。谢自幼拜潘师习武,勤学苦练,他练就的马步有“三角马、四维马、七星步、不丁不八马、包臁马、犁头马、雀跳、蝙蝠腿、虾弹跳”等,进退神速,虚实分明。他把掌法称作“箭”法,有“钹箭、对箭、洗箭、赶箭、双单箭、上下箭、长短箭、阴阳箭、醉身连环箭、滚身套下箭、摇身过山箭、吞身回龙箭”等,达到“一触即发、一发如箭”的境界。他的“借力听劲、弃力化劲、见力生劲、找向引劲”以及“摇、搅、劈、抖、弹、扣、顶、撞、脱、搭、穿、插、缠、碾、锁、剪”等技击基本手势,惟妙惟肖,令人感悟到传统武术的魅力。鸣鹤拳的头、肩、肘、膝、臁、臀、腿、脚各有所司,取法自然。
谢崇祥的弟子层出不穷,他的高徒日本那霸“手中兴”(古武道)鼻祖东恩纳宽亮(1853~1915年),那霸西边村人,1877年持义村御殿函渡海来榕拜谢为师,三年学成回国,开设武馆,传教中国传统武术,流传至今。他的贤徒陈世鼎(1898~1976年)字麻伙,匠心独具,古技新作,所编的“鸣鹤化八拳”把白鹤表现得栩栩如生。他的爱徒黄性贤(1910~1992年),八岁习武,艺高胆大,1934年荣获福建省武术擂台赛亚军。二战时期,黄性贤先生曾活捉日本兵阿部正雄,传为佳话。后来黄氏旅居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授徒,名扬天下。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武夷大红袍功效作用
武夷大红袍功效作用功效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 -
附子[草本四君药之一]
附子[草本四君药之一] 附子[中药名称]。入药部位植物的肥大块根。性味: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效: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通十二经脉之功能。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乌头的母根就叫乌头,乌头的块根叫天雄,这是一家三口,三年生为附子,四年得乌头,五年为天雄。附子、天雄是同一种植物,一般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是附子。附子是幼小根为侧子,附子未生幼根者称为天雄。 -
商陆[草本植物中药名]
商陆[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三节峻下逐水药,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商陆的根。 处方用名: 商陆。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大肠经。 【功效】 逐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胀满﹣﹣商陆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长于行水,故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应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
杨明远【全真道龙门派传人】
杨明远【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杨明远,青城全真道龙门派第20代传人、道家最玄妙神奇的结幡第一人杨明远道长,结幡礼乐仪式荣获金奖,全国道教法事(医术、学术、高功)比赛中荣获铜奖,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